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笔趣阁 > 第256页(第1页)

第256页(第1页)

【当然了,人啊,复杂的动物,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我也不能说我的评价就是对的,大家当个参考就行。】白居易点点头,表示赞同。也不能全然听幕中女子的,他得仔细再想想。元稹见他一会儿一个表情,问道:“怎么了?”“无事,想通些道理。”【“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白居易认为梁、陈时期的作品就更没意思了,就是风雪花草罢了,但是《诗经》中没有风雪花草吗?当然有,他自己举例了。】【“北风其凉”那是借风讽刺威虐,“雨雪霏霏”那是可怜被征役的百姓,“棠棣之华”是讽喻兄弟之道的,而“采采芣苢”那是祝贺妇女有孩子的。这些都是正面例子,他还举了他认为的反面例子。】【“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这两句出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很不巧,白居易不认同的这话,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但白居易却说,这两句还有鲍照的“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写得虽然好,但不知道表达的是什么。】此话一出,众人傻了。古往今来,谁不认为“澄江”一句是神句,白居易居然觉得不行?但是了解了白居易的思想,众人也明白了他为何如此认为。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欧阳修抿抿唇,说道:“私以为白乐天并非不知,但他既站此观点,那自然要强调此观点。”为了让人跟从他的观点,难免矫枉过正了。不过他这般,虽说于朝堂政事有益,却也确实于文坛无益,也还是不妥的。他们不能完全学习。【有时候啊,看不懂的才是最好的呢,开个玩笑。这几句其实比较简单,那就是写景,但是谁说写诗就不能写景之美呢?你有你的怨你有你的愁你有你的补察时政,那我不能欣赏美景吗?但这又与齐梁宫体诗有所不同,因为虽然齐梁宫体诗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但是它所带来的社会的写作导向不太对,我个人认为它类似于文学上的一种畸变。】【正常情况下,文学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但是到了齐梁这里,过于流行那种浮糜诗风,对于文学来说是一种病态的发展,所以后面那么多人反对,他们反对的其实就是整个大趋势,但反过来想一想,若是整个文学走向都按照白居易所想的方向发展,那之后我们会看到什么,我们可能要从严肃的报告文学中挑喜欢的作品。】白居易【说到齐梁,接下来自然就是唐朝了,在元和年间,大唐已经走了三分之二,有了两百年左右的历史,期间诗人无数,白居易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陈子昂的《感遇》二十首,鲍防的《感兴》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他认为唐朝诗人就这几个不错,口气挺大。】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忍不住想反驳。他并不是觉得其他文人不好,他只是在谈论《诗经》六义罢了。但如今再争论这个也没什么意思了。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想法中的缺漏之处,他虽然没大明白幕中女子先时说的报告文学具体是何意,但他大抵也猜到了。百花齐放确实是应该的,若只有一种诗,连他自己也会觉得没有意思。【但这还不算完,他这里是在欲抑先扬,“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这是我们讲过的,他认为李白是很不错的,但是“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李白反映现实的作品还是少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没有太将这个白居易的话放在心上,显然幕中女子是不认同白居易这样的想法的。而他自己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认同自己,不认同他的人多着呢。做自己方才是最好的。【后来呢,他说杜甫,我们先时说了他是很推崇杜甫的,他说杜甫的诗很多,传下来的就有千余首,确实,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就有一千四百多首,白居易认为“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格律纯熟,尽善尽美,夸的是杜甫的律诗,要说杜甫的律诗比李白的律诗好,我们也是可以承认的,虽然李白的律诗也不差,但杜甫的律诗那是极好的。】然而听到这话,李白还是挑了挑眉。罢了,他也得承认杜甫的律诗好,不过心里还是告诉自己,其实自己的律诗也不差。自己也是各种体裁都能写。而白居易觉得杜甫比自己好,不过他个人喜欢罢了。他如今与杜甫,他们既是好友也能时常较量一番,这是能使他们更快进步的。【所以凭这一句说白居易扬杜抑李是不行的,主要还是在他推崇现实主义的方向上。】【然而他也不是完全夸赞杜甫,他认为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芦子关》、《花门》这些作品是很好的,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话简直绝妙,但是这样的也不过三十四首。“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杜甫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如杜甫的诗人?】杜甫也看出来了,这白居易推崇的是什么。就是幕中女子一直提及的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是什么,就是幕中女子方才提到的白居易强调的文学的社会功能。写的是当时发生的社会上的现实的事情,而不是一些附庸风雅的作品。幕中女子虽说看起来不认同白居易的观点,但是之前她在评说时,也是不赞同那些完全没有内涵而只是写景赏物的作品的,只是幕中女子欣赏的诗歌中的诗人情感比白居易所欣赏的更多些罢了。【他常常感叹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有时候啊,他就想废寝忘食马上恢复诗道,但这显然不太可能,于是只能将自己的苦告诉元稹。】春秋时期。这后世白居易竟与他有了同样的体验,孔子想。孔子比较认同这个白居易,他认为白居易真正地懂了他的道理。他也常感叹礼乐崩坏,而他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马上恢复周礼。而他的这苦又能与谁言说呢?【评论了一番前辈们之后,白居易开始讲说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这古代的教育还是挺卷的哈,后来他知道可以考进士,就努力读书,导致口舌生疮,早生白发,后来考中进士又考分科考试,家中贫困多变故,但他也没有放弃写诗,朋友们都说他写的诗好,可他觉得不好。】【后来他的阅历更丰富了,开始明白,“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和诗歌都应该反映现实,这是找到了自己的追求,他说那个时候皇帝刚刚即位,“屡降玺书,访人急病。”屡次下诏书,访查民生。这里说的应该是唐宪宗,唐宪宗一开始还是不错,干了点实事,我感觉他就有点像低配版的李隆基,前期做了点功绩就开始飘了,因为做的功绩不大,飘得不远,造成的结果也没那么严重,反正他后期也是不怎么行的。】唐,元和年间。白居易想,他还是要坚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但是如今他要加上一个“为文而作”,太宗爱上官仪,玄宗喜李太白,不是因为他们写的诗文优美吗?若是他们在诗中添上人间疾苦,上者爱听,其行可行也。而自己只需将诗文写美,而不变其宗,岂不比他们更简单?唐宪宗:“???”他是低配版的玄宗?这是……这显然不是在夸他。他没有玄宗的功绩大?玄宗虽说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却差点葬送大唐,那是过大于功的,自己那可算是力挽狂澜了,也没做让大唐走向灭亡之事,他还不如玄宗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侍玉(女尊)  娇养 h  帝魔(穿越)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别哭了,为夫心疼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正气冲宵  积点德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道阻且长(古代)  【HP】大丽花  被告白十次后  请叫我推土机  心跳越轨+番外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岁岁常欢愉(校园H)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妇画眉[纯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