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已经是高寿的武则天眯了眯眼,有点不敢相信幕中女子所说的话。平均不到九年。这些皇帝,不务正业,连自己都养不好吗?这般更替,朝堂自然不稳,那大唐江山如何稳?可为何会如此呢?这些人是招了什么反噬?唐,元和年间。李恒!李纯笑得难看,果不其然是他这个太子啊!发动宫变害死自己,然后他当皇帝,不过几年就被毒死,这就是报应吗?他给了身旁内官一个眼神,内官会意退下带人往东宫而去了。【而这些皇帝中大多都不行,敬宗李湛就是其中很不行的一个,他虽然没有施行暴政,搞什么骚操作,但是只知道玩乐,最后也只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害死了,但是这儿我们还得说他爸,他爸跟他爷一样,爱好修仙吃丹药,但是也不是一开始就爱修仙的,他即位的时候才二十多岁,也是一个纵情享乐的帝王,但是一次去打马球,因为内官坠马之事受了惊吓,中风了。】唐,元和年间。等等。他爸?是自己的儿子?他爷,是自己?爱好修仙。所以……是这问题。各朝各代的人也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巨幕。历来他们都是想要修仙长生的。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但凡吃得上饭的,都曾有过那么一个长生梦。然而这大唐,怎么好像是因为修仙而走向衰败的?那安史之乱的唐玄宗好像也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吧?公元前113年,秦始皇三十年。嬴政表情凝重,这是他从未想过的。追求长生竟还会害了人的性命不成?为了长生反倒短命?可那些丹药,是有人害他们吧?他自己也是服用那些丹药的,有时成丹少便不舍让人试药。如今看来,其他的不说,但凡要入口的,还是得让人试。【中风并没有让李恒死,但是却让他意识到生的可贵,于是他就想啊,还是得长生不老啊,所以就开始沉迷丹药,最后被丹药毒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岁。】【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敬宗李湛已经十六岁了,也就是说他十四岁就生了儿子,在我们现在看来好不可思议啊,十四岁还是个小屁孩呢,再算上怀孕时间,十三岁就有娃了……】小屁孩?许多男子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十三岁怎么了?十三岁怎么就是小屁孩儿,怎么就不能生孩子了?这后世好生奇怪啊!【这年纪太小,身心各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就算古代人早熟那也只是心理上,因为古人寿命比较短,咱们也可以理解,但是那么小的孩子生孩子,生出来不一定健康不说,也带不好啊。】生出来不一定健康?这话倒是让很多人放在了心上。有这回事吗?大夫是不是有提过呢?【咱们话说回来,反正在敬宗即位后,白居易就被命为苏州刺史,离开洛阳去苏州了,我们为什么说白居易在洛阳应该还过得不错呢,因为他走的时候写的一首《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白居易【《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中,很明显能感觉到白居易觉得自己年迈不愿奔波以及对洛阳的不舍。】唐,元和年间。年迈。五十多岁,确实也不年轻了。莫说是五十多岁,哪怕就是如今的白居易,其实也已经不是很想奔波了。不对,即便是年轻,谁又想在外奔波呢?若是需要他,他自然乐意去。可他被陷害去的,心中便怎么也不痛快了。【“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落花像雪纷飞,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有些颓废的,像他这首诗虽然没有刻意地表现对朝廷的失望,或者是表现出社会的消极面,但是我们却能结合他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感受到,这才是真正的意在言外,相对于他前期的那些讽喻作品,我个人是更喜欢这种的。】【但是正如我们之前说的诗歌就是诗人的人生,他的诗风的变化也体现了他人生的变化,心境的变化。】这道理元白二人自然也明白。但是很多东西不写得清楚明白些,便会有很多人不懂,那便达不到他们先时的目的了。白居易蹙眉想了想。这好像又变成难题了,若想将诗写好,那势必要有些意在言外。可若旁人看不懂,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是否可以两者兼顾呢?突然,他想起了苏轼,又想起元稹给自己写的那些信。或许写序言是个不错的方式。序言帮人看懂,诗保持着原有的味道。【“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我”都老了,却还要去做那苏州的刺史,只好在这春日告别洛阳城了,毫不掩饰的留恋之情。】【“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这两句也比较好理解,他之前是从杭州回来的,现在又去苏州,因为挨得很近,而且走的水路应该是差不多的,所以说“今重去”,而我们刚刚提到他有些《洛城东花下作》,现在要走了,再去城东看看那花儿就此告别。】【“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告别那些花何须要人陪伴,那些年迈的黄莺会劝我饮上一杯,我觉得这个“残莺”就理解为他自己自拟就行,不愿离去的,已经年迈的,都可以。】“此女的解释可真是随意。”元稹感叹道。白居易未置可否却点了点头,随即他顿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是啊,他怎么没想到呢?虽然幕中女子理解得随意,但是对她理解自己的心思却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知不知道残莺是什么意思,于他想表达的,想让人知道的又有多大关系呢?同理,他想在诗中表现民生疾苦也不是非得让所有人的理解每一个词,只要大体是能明白的,再留一些未尽之言,或许还能激起他们探究自己诗句的兴趣。【整首诗的感慨颇深,读完之后,我们的脑海里或许都能浮现出那样的一副场景,春天,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一个两鬓霜白的大叔立于繁花之下,眼神与繁花相对却又穿透繁花,不知看向了何方。】【而我们了解了白居易,就知道他大概是想起了自己的前半生,想起了自己去到苏州也不会有什么建树,各种情绪累积在一起,化作一声长叹,与满树鲜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有时候写的东西越发美好,心底却不一定好受,这是李白最清楚的。他写了这么多的诗,写诗时的情绪他是很懂的。其实幕中女子所说的道理,他们应该没有人不懂的,只是他们平日里几乎没人去归纳。【我看到他的这首诗心中其实很难受,其实你要说白居易的一生有多坎坷好像对于屈原、对比杜甫、对比李白、对比苏轼、对比李煜,似乎也不算是很坎坷,尤其是在仕途上,但恰恰是他的仕途看似不坎坷,所以才会更让人觉得孤独。】唐,元和年间。这么一想好像也是。元稹和白居易都认同,他们比之幕中女子曾经提到过的那些人,所遭受的苦难实在算不得什么。但为何会让幕中女子难受孤独呢?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李煜想,还是自己最坎坷吧。古往今来,做皇帝做到他这般下场的委实是少数了。自己如今看着自己的那些诗都觉得是字字泣血,难道还不足以让幕中女子感到难受吗?可真是令人费解。【像屈原、李白、杜甫等人他们的结局都让我们觉得十分惋惜,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太大的希望,虽然他们都曾有过远大的理想,屈原的美政,杜甫的“致君尧舜上”,李白的“扶摇直上九万里”,但是他们一直追求却是几乎没怎么看到过希望,他们所拥有的就只是一生的追逐和一生的失望,李杜二人甚至科举都没能成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岁岁常欢愉(校园H) 帝魔(穿越)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道阻且长(古代) 被告白十次后 侍玉(女尊) 别哭了,为夫心疼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娇养 h 【HP】大丽花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正气冲宵 妇画眉[纯百] 请叫我推土机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心跳越轨+番外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积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