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笔趣阁 > 第314页(第1页)

第314页(第1页)

过敏?众人不懂。但众人明白这浪漫过敏肯定跟浪漫是相对的,也就是说王安石这个人不浪漫。大家把王安石的诗文和李白的诗文甫一对比,心中对浪漫的理解便更加清晰了。【公元720年,开元八年,王维参加吏部的考试,落第,没考上,就我们之前说了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很难的,在做官之前要参加吏部的考试,过了才有机会当官,王维就是在这考试中失败了。】【那个时候失败是常事,他只能找另外的办法入仕,或者是继续提高自己的名声继续考试,在这里他常常跟着岐王一起宴游,写了不少的宫廷宴饮诗,《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和《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岐王?许多人想,不愧是世家大族,一结交便是皇亲国戚。能与王爷结交,那仕途肯定就更平顺了啊!【王维的这诗很大程度上也就相当于李白、杜甫的求谒诗,但是王维的求谒诗就写得有水平多了,像这首《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表面上是在夸赞九成宫,但是暗里却夸赞了岐王,这种不着痕迹的夸赞才是最让人欢喜的。】【不像李白,什么“玉真之仙人”,还有在宫里夸杨贵妃的什么“云想霓裳花想容”,虽然夸得也很好,但是就太直白了,你想这送礼走后门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这样招摇,那不就明摆着人家就喜欢这样被夸吗?会说虚荣!】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顿住,饶是洒脱如他,表情也有些绷不住了。自打他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少有被如此不看好的。即使是那些不喜欢他的人也得赞一句他的诗好,可现在幕中女子明明说他是诗仙,竟这般评价他的诗。就算是说了一句“虽然夸得也很好”,也让李白有些难以接受。【而像王维这样不着痕迹的话,大家就是对夸赞心照不宣,拿出去宣扬的时候也可以说自己是欣赏他的文笔,他夸这九成宫夸得太好了!我们这就来看看,王维是怎么含蓄地夸领导的。】李白饮下一杯酒,认真地看着。他倒是要看看王维写得能有多好。【首先是标题,《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敕就是下令的意思,敕借就是下令借,相当于赏赐,九成宫在陕西宝鸡,始建于隋文帝时期,九成在这里代表九层的意思,唐代一度被称为万年宫,关于这个宫殿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幕中女子将一幅碑帖放在了巨幕上。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有些惊喜地看着巨幕上的碑帖。欧阳询不愧是他看好的人,这字真是看一次能夸赞一次。【这个碑帖其实是由魏征所作,而后欧阳询手书,最后刻碑,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书法作品,我们之前说过,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而其他的三个人,除了明代的赵孟俯,就是唐朝的颜真卿和柳公权,除此之外,唐朝有名的书法家还有褚遂良、虞世南等人,为什么唐朝时期的书法这么发达呢?】李世民心中暗喜,这其中想必有他的功劳吧。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这么喜欢,手底下也那么多善书者,有这些人领头,唐朝的书法能差吗?【说到书法,那首先得提一下魏晋时期的书法,二王也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通常是咱们学习书法的一个源头,咱们要学习谁的作品,基本都会看到他从二王,那为什么魏晋时期的书法那么发达呢?】【首先第一个原因当然是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而且那个事情毛笔等工具的发展。】众人纷纷点头,纸的发明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以往用竹简实在太过笨重,他们就是想写也不想拿,那写得自然也就少了。有了纸那就便利太多了。东晋。王献之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和父亲应该会比较有名。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是源头式的人物。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屈原已经离开郢都。大王的反应他虽早有预料却还是心中失落。但他相信,如今大王盼着他离开夺他的权,用不了多久就会需要他。纸张他们已经造出来了,虽然跟幕中女子展示出来的差了很多,但却也真真实实让他们写字变得方便了许多。日子总会像这些纸一样,会慢慢的好起来的。【第二个原因是九品中正制的实施,魏晋时期好像大家什么都喜欢分个三六九等,像诗就有《诗品》,而九品中正制最开始也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就按门第来排序,其实一开始家世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另一个条件被称之为行状,也就是品行和才能,这个书法自然就成为才能的一部分。】西晋。左思出身寒门,从小受这门阀制度的影响。他受够了这样的制度。可是他却也很清楚,要想改,除非改朝换代,否则就太艰难了。书法再好有何用,品行再好又有何用,都抵不过权贵一句话。【第三个原因是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宗教的发展带起了经文典籍的发展,还会刻碑。】【另外,皇室的重视、玄学清谈的兴起等等原因就促进了书法的发展。】【而到了隋唐时期,南北文化的交融促进文化的发展,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其中书学就在官学之中,另外隋文帝还下诏求遗书,就是求古代那些书,然后诏书法很好的人修补残书,这可是一个很好地平步青云的机会,潜移默化之下就提高了书法的重要性。】许多百姓听到这些都忍不住感叹,这隋文帝确实是个不错的,即便他也有缺点。但人非圣贤谁能完美呢?可惜就是有那么个儿子。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觉得这个隋文帝跟自己是同一类人。不过他的儿子可比隋文帝的儿子强多了。虽然幕中女子先时说那隋炀帝也很强只是过于自负,所以做了那许多的错事,然而他作为一个外人,他只看结果。在他看来,隋炀帝不管怎么好,就像那宋徽宗一样,那都是亡国之君。【后来到了唐朝,唐太宗是个书法发烧友,特别痴迷书法,所以他的手下就聚集了一批书法很优秀的人,其中最突出的有虞世南和褚遂良,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很有名,而虞世南曾经得到二王后人指点,其风格很像二王,后世之人很多也学他的书法作品。】公元626年,武德九年。虞世南和褚遂良都是李世民很倚重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二人的字。本来他还对楷书四大家没他们几个有些遗憾,这么一说,李世民也十分自豪。不过,这发烧友的说法还真是有些奇怪。【再到后来,科举设立明书科,就是以考书法为主,相当于咱们现在的艺体考试嘛,有些人他可能背书不大行,但是写字好啊,就又是一条路。】魏晋时期的许多寒门子弟不知多么羡慕。他们如今当然知道科举考试就是能让他们这些人走向仕途的一条道路。如今听说只要会书法就能参加,心中更是嫉妒得不得了。为何他们不是唐朝的人啊!还好听闻曹家四公子如今正在组织科举考试,故而哪怕是那些并不抱希望的也想去见识见识。万一呢?【然而再到宋朝,虽然也有很多不错的书法家像苏轼、米芾、赵佶、赵构,但为什么感觉上会比唐朝差那么一点呢?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四大发明之一,其科学进步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它也有一点小小的坏处,那就是放纵了人们的惰性,以前什么书都是手抄,到后来有了雕版印刷,就是批量的嘛,假如要印课本,就把课本内容全部雕刻在木板或者是石头上,再印到纸上,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心跳越轨+番外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被告白十次后  帝魔(穿越)  【HP】大丽花  侍玉(女尊)  妇画眉[纯百]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正气冲宵  积点德  道阻且长(古代)  娇养 h  请叫我推土机  别哭了,为夫心疼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岁岁常欢愉(校园H)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