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用,军中消耗,再加上官员俸禄之类,一年到头,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所以,自孝惠皇帝时起——尤其是自先太宗孝文皇帝开始,汉少府,便累年囤积着各式杂粮,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真到了粮价鼎沸,百姓民吃不起米、不得不忍饥挨饿的时候,再劣质、再难以下咽的粮,也总好过和邻里亲朋易子而食……”
听闻岑迈此言,刘荣自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算是知道了少府内帑,为何会囤积有那么多宿麦。
——不止是宿麦;
自太祖高皇帝年间,那次波及整个关中,乃至整个汉室的大饥荒之后,只要是‘粮食’,只要能吃,少府就都囤!
粟,百姓要吃,军队要吃,官员俸禄要发,少府根本存不下多少。
索性便去囤各式杂粮,什么宿麦、稻米,又或是豆、糠——凡是和‘粮’挂钩的,都莽足了劲儿囤!
时至今日,少府内帑囤积的主粮:粟,哪怕是作为战略储备,总量也至多不超过千万石。
刘荣此番平抑粮价,少府也只能从中拿出一半,即五百万石,以作为平价粮对外出售;
剩下的一半,是无论如何都动不得的——哪怕关中真的饿死了人,也绝对动不得!
因为少府内帑的战略储备粮,优先考虑的边墙,尤其是北方边墙的安稳,是备作大军北上,抵御胡蛮匈奴所用。
甚至就连此番,作为平价粮卖出的五百万石,也只是少府暂时性‘挪用’;
秋收之后,少府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把这五百万石粮食买回来,以补齐战略储备。
粟囤不下来,是因为粟的用处多、消耗量大,产量——汉家的总产量又没有多少富余,可供少府囤积。
宿麦在内的一应杂粮,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作为天下人尽皆知的劣粮、粗粮,宿麦在百姓食谱中的顺位,仅仅略高于树皮!
任何地里长出来的、能吃的东西,顺位都比宿麦要高!
故而平日里,百姓为了不浪费土地、多赚点钱,而在农闲时节补种的宿麦,大都会被太仆和少府内帑买走。
太仆买走的宿麦,会被用作马匹饲料;
少府内帑买下的,则会被作为储备粮,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天灾人祸。
对于百姓而言,宿麦每石十几钱的价格,不算多,但也聊胜于无。
毕竟是在农闲时节、在冬天往田里撒把种子,就能白白多出来的收入,甭管是多是少,有就是赚!
相比起粟,宿麦,是需要相对精细的照料、耕作,才能得到较高产量的物种;
故而,愿意在冬季农闲时节,在田间补种宿麦的农人,并不算很多。
即便补种,也基本没什么人愿意去精心照料,基本都是撒把种子,就坐等天降横财。
所以,少府内帑每年能收上来的宿麦,也就是几十万石。
——看似很多,却是关中民数百万户,外加关东、北境、汉中、巴蜀各地,数百近千万户、数千万口农人,总共才能贡献出这么几十万石;
平均算下来,人均也就是一斤多的产量。
相比起人均产量数十石,即上千斤(汉斤)的粟,宿麦的产量,显然十分契合其杂粮、劣粮的定位。
但正所谓:积水成渊。
每年几十万石的产量,大部分都被少府内帑吃下,自太祖高皇帝至今,大约四十年的时间,少府囤积的宿麦,也算是有了上千万石的库存。
诚然,这上千万宿麦当中,有不少没来得及置换的爷爷米,甚至是‘太爷’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终将肝成神明 LOL:重生之我是李相赫!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我在神诡世界的万职书 从婴儿开始的进化日常 入学第一年,我把辅导员抱回了家 极品帝婿 极品帝婿 全民转职:开局召唤神吕布 剑仙小姐,你挡着我送外卖了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庶子的小通房 满朝文武听我心声,我摆烂吃瓜! 寒门崛起:开局迎娶绝美女帝 年代:人生大赢家 学姐别怕,我来保护你 炮火弧线 温暖的龙 长生,从旁门修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