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寄乡思的诗句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一九三八年,我们一家避难在乡下,住在一个小庙,就是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庵子里。除了准备考大学的数理化教科书外,所带的书只有两本,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一本《沈从文选集》,我就反反复复地看这两本书,这两本书对我后来的写作,影响极大。

一九三九年,我考入西南联大的中国文学系,成了沈从文先生的学生。沈先生在联大开了三门课,一门&ldo;各体文习作&rdo;,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一门&ldo;创作实习&rdo;;一门&ldo;中国小说史&rdo;。沈先生是凤凰人,说话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小,简直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他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没有课本,也不发讲义。只是每星期让学生写一篇习作,第二星期上课时就学生的习作讲一些有关的问题。&ldo;创作实习&rdo;由学生随便写什么都可以,&ldo;各体文习作&rdo;有时会出一点题目。我记得他给我的上一班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写的散文很不错,都由沈先生介绍在报刊上发表了。他给我的下一班出过一个题目,这题目有点怪:《记一间屋子的空气》。我那一班他出过什么题目,我倒记不得了。沈先生的这种办法是有道理的,他说:&ldo;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rdo;现在有些初学写作的大学生,一上来就写很长的大作品,结果是不吸引人,不耐读,原因就是&ldo;零件&rdo;车得少了,基本功不够。沈先生讲创作,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ldo;要贴到人物写&rdo;。我们有的同学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感情要随时和人物贴得很紧,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不能离开人物,自己去抒情,发议论。作品里所写的景象,只是人物生活的环境。所写之景,既是作者眼中之景,也是人物眼中之景,是人物所能感受的,并且是浸透了他的哀乐的。环境,不能和人物游离,脱节。用沈先生的说法,是不能和人物&ldo;不相粘附&rdo;。他的这个意思,我后来把它称为&ldo;气氛即人物&rdo;。这句话有人觉得很怪,其实并不怪。作品的对话得是人物说得出的话,如李笠翁所说:&ldo;写一人即肖一人之口吻。&rdo;我们年轻时往往爱把对话写得很美,很深刻,有哲理,有诗意。我有一次写了这样一篇习作,沈先生说:&ldo;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rdo;对话写得越平常,越简单,越好。托尔斯泰说过:&ldo;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rdo;如果有两个人在火车站上尽说警句,旁边的人大概会觉得这二位有神经病。沈先生这句简单的话,我以为是富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的。沈先生教写作,用笔的时候比用口的时候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比原作还长)。或谈这篇作品,或由此生发开去,谈有关的创作问题。这些读后感都写得很精彩,集中在一起,会是一本很漂亮的文论集。可惜一篇也没有保存下来,都失散了。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个独到的办法。看了学生的习作,找了一些中国和外国作家用类似的方法写成的作品,让学生看,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我记得我写过一篇《灯下》(这可能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小店铺在上灯以后各种人物的言谈行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是所谓&ldo;散点透视&rdo;吧。沈先生就找了几篇这样写法的作品叫我看,包括他自己的《腐烂》。这样引导学生看作品,可以对比参照,触类旁通,是会收到很大效益,很实惠的。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的问题。我以为创作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谁来教,用什么方法教。教创作的,最好本人是作家。教,不是主要靠老师讲,单是讲一些概论性的空道理,大概不行。主要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写,自己去体会。沈先生把他的课程叫做&ldo;习作&rdo;、&ldo;实习&rdo;,是有道理的。沈先生教创作的方法,我以为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

我二十岁开始发表作品,今年七十岁了,写作生涯整整经过了半个世纪。但是写作的数量很少。我的写作中断了几次。有人说我的写作经过了一个三级跳,可以这样说。四十年代写了一些。六十年代初写了一些。当中&ldo;文化大革命&rdo;,搞了十年&ldo;样板戏&rdo;。八十年代后小说、散文写得比较多。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开玩笑说&ldo;汪伯伯是大器晚成&rdo;。我绝非&ldo;大器&rdo;,‐‐我从不写大作品,&ldo;晚成&rdo;倒是真的。文学史上像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不少人到六十岁就封笔了,我却又重新开始了。是什么原因,这里不去说它。

有一位评论家说我是唯美的作家。&ldo;唯美&rdo;本不是属于&ldo;坏话类&rdo;的词,但在中国的名声却不大好。这位评论家的意思无非是说我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我的作品没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我于此别有说焉。教育作用有多种层次。有的是直接的。比如看了《白毛女》,义愤填膺,当场报名参军打鬼子。也有的是比较间接的。一个作品写得比较生动,总会对读者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产生这样那样的作用。比如读了孟子反不伐,我不会立刻变得谦虚起来,但总会觉得这是高尚的。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常常是潜在的,过程很复杂,是所谓&ldo;潜移默化&rdo;。正如杜甫诗《春雨》中所说:&ldo;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do;我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我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的作品的条件。

一个当代作家的思想总会跟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有些血缘关系。但是作家的思想是一个复合体,不会专宗哪一种传统思想。一个人如果相信禅宗佛学,那他就出家当和尚去得了,不必当作家。废名晚年就是信佛的,虽然他没有出家。有人说我受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一些。我年轻时很爱读《庄子》。但是我自己觉得,我还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一些。我觉得孔子是个通人情,有性格的人,他是个诗人。我不明白,为什么研究孔子思想的人,不把他和&ldo;删诗&rdo;联系起来。他编选了一本抒情诗的总集‐‐《诗经》,为什么?我很喜欢《论语&iddot;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ldo;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rdo;,曾点的这种潇洒自然的生活态度是很美的。这倒有点近乎庄子的思想。我很喜欢宋儒的一些诗:&ldo;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rdo;;&ldo;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rdo;。&ldo;生意满&rdo;,故可欣喜,&ldo;苦人多&rdo;,应该同情。我的小说所写的都是一些小人物、&ldo;小儿女&rdo;,我对他们充满了温爱,充满了同情。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ldo;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rdo;,大致差不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玉氏春秋  伊月圆缺/洢月圆缺  末世金甲  为了阻止徒弟黑化我只能拼了[女尊重生]  咸鱼老祖宗她被迫成为顶流  江春入旧年  重返1998  相爱两相厌  争端:地区危机  你是我的阳光  美妾  篮球之神  祖传算命了解一下  迨诸父异爨  定风波[罗成同人]  Owner  祸水老祖她又掉马了  我的世界守护者  麒麟书院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