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打算以一己之力开展一项运动,把&ldo;n-of-a-&rdo;和&ldo;otherer&rdo;作为翻译用语固定下来(就像&ldo;unterculture&rdo;和&ldo;virtualreality&rdo;)[4],这样就不必一一硬译成日语了。简称&ldo;nother普及运动&rdo;,如蒙协助,不胜感激。有点头痛的是,&ldo;n-of-a-&rdo;的复数形式是&ldo;n-of-a-s&rdo;,而这样子怕是很难顺利推广的。头痛啊‐‐倒也不至于特别头痛……
除了骂人话,打招呼的&ldo;honey[5]&rdo;也是想直接作为日语引进的美式英语之一。另外&ldo;akelove&rdo;最好也让它潜伏下来。译为&ldo;做爱&rdo;从语感上说总好像不够到位,容易产生误解。不过,这终究是仅就译文而提的议案。至于在涩谷一带真有小伙子&ldo;不开窍的铁榔头&rdo;地、大声地向女孩招呼一句&ldo;哎,honey,不akelove吗?&rdo;那样的光景,坦率地说我是不大乐意想象的。而如果被招呼的女孩心想&ldo;是嘛,akelove也未尝不可嘛&rdo;‐‐实际上未必不可能‐‐那就更可怕了。
这个就说到这里。不过布赖特&iddot;伊斯顿&iddot;埃利斯新出版的小说确乎有趣。读之,&ldo;什么呀,连篇累牍岂不全是车轱辘话&rdo;这么嘟嘟囔囔发牢骚的时候并非没有(看《美国精神病》时也是如此),可看完了,还是有某种缥缈的虚无感和毫无cháo气的切切实实的哀伤残留下来,而这无疑是只有这位作家才能酿造的。不愧是有才华的作家,尤其是这方面的技巧不知是自觉所致还是非自觉所使然‐‐读者也看不出二者界线‐‐这点给人一种无可言喻的敬畏感。如此倾向与二十年代的司各特&iddot;菲茨杰拉德多少有点相似。&ldo;不惜以粉身碎骨来刻画时代的作家&rdo;‐‐我送给埃利斯的这句广告词如何?所用英文绝对不难,有兴趣的人不妨看一下原文,那样更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因为每一章的叙述者都不一样,所以要习惯语态的变化得花些时间,但熟悉结构后就能比较顺畅地读下去了。
一次在纽约某处开的宴会上,我偶然同埃利斯坐在一起,当时两人单独谈了很久。穿着打扮同小说里一模一样,完全是一丝不苟的&ldo;雅皮&rdo;派头,但并非滔滔不绝眉飞色舞那一类型。他究竟在想什么或感觉什么,我真有点捉摸不透,一如看他的小说。人们很多时候把他和杰伊&iddot;马基纳尼相提并论,但马基纳尼同此人在很多地方似乎截然相反。马基纳尼基本上坦率而健康,埃利斯则不同。当然这终究不过是我的个人印象。
我居住的马萨诸塞州剑桥有个非常可观的爵士乐俱乐部。对于我这个爵士乐迷来说实在喜出望外。毕竟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住的时候,去听爵士乐现场演奏要下相当大的决心。在美国住大城市里有很多操心事,但这种时候着实方便。
一个位于佛蒙特广场,名叫&ldo;reggattabar&rdo;;一个在查尔斯河波士顿这一边,名叫&ldo;scholars&rdo;。两个都在一座很大的宾馆里面,都以合理的票价每晚由一流音乐家演奏。里面的气氛也够融洽,还可以吃点东西。完全没有在东京青山那家&tis;&tis;&tis;&tis;爵士乐俱乐部听爵士乐那样的逼仄和局促,像乘坐运送家畜的货车一样,服务也不差。可以打电话订座,连停车场都有,甚是便利。只是,客人几乎清一色是三十岁以上的白人情侣,很少看见黑人。所以‐‐或许可以这样说吧‐‐座位间的气氛比纽约的爵士乐俱乐部温文尔雅一些。
八月二十九日,去&ldo;scholars&rdo;听风琴手吉米&iddot;麦克格里夫和中音提琴手汉克&iddot;克劳福特的双重奏(顺便说一句,这天晚间的费用是每人十九美元,包括饮料)。演奏十分和谐,令人深感愉悦。我一向认为如今在美国听现场演奏,这类训练有素的&ldo;非纯文学系统&rdo;黑人爵士乐(我个人擅自称其为&ldo;嘿嘿嘿!路线&rdo;)是最不叫人失望的‐‐这点在这里也得到证实。本来节拍和音乐概念就单纯明快,没有任何拐弯抹角之处,只管&ldo;嘿嘿嘿&rdo;即可,因而演奏者的技艺久经岁月也不轻易褪色。近年来蓝音公司(benote)或威望公司(prestigs)这种六十年代&ldo;嘿嘿嘿!路线&rdo;似乎得到了一部分年轻人青睐,其心情我也能够理解。不过,较之最近路&iddot;德纳尔德松和舍利&iddot;斯科特的唱片在旧唱片店贵得离谱,对于班克罗等大西洋系统音乐家的重新评价却低得出乎意料,不知为什么。为什么呢?
这支麦克格里夫班克罗乐队演奏曲目的范围很广,所谓六十年代大西洋风格的早期爵士乐(funk)和五十年代的贝西伯爵[6]浑融无间地掺合在一起。总的说来,班克罗倾向于前者,麦克格里夫则似乎更看重后者。但毕竟二者交往已久,配合默契,在选曲方面全无生涩之感。班克罗那绵延不断而不无矫揉造作的横切面可圈可点,麦克格里夫轻歌曼舞从容不迫的独特的纵深感也悦耳动听。双方的人格直接流露在声音之中‐‐我是这样认为的‐‐而这点无论如何都非同一般。这天夜晚&ldo;scholars&rdo;的客人中有好几对年纪大的黑人夫妇。bostonglobe报评论说:&ldo;掌握乐队主导权的,不管怎么说都是麦克格里夫的风琴&rdo;。其实不然(这个记者莫不是紧挨风琴坐着的?),班克罗的中音提琴一如往昔精神抖擞地震颤着前台。特别是那支撩人情怀的《爸爸的家》(daddy&rso;sho)才吹出一声主旋律,便让全场感动落泪。妙,妙啊!不用说,压轴戏是那支名曲名奏《今宵告诉我》(teachtonight)‐‐一片掌声。
趁着尚未&ldo;退烧&rdo;,第二天赶紧去哈佛广场的&ldo;newberryic&rdo;唱片店买了两张一套的班克罗豪华版cd(二十四美元),此刻正一边兴冲冲听着一边伏案写这篇稿子。不过,听班克罗连听三十一曲,到底有点累了,毕竟是三十一曲。
--------------------------------------------------------------------------------
[1]一种日本的大众曲艺,类似中国的单口相声。
[2]日本近代小说家(1867-1916)。《我是猫》为其代表作。
[3]日本的电影制片厂。
[4]原文中,以上四个英语单词是以日文字母(片假名)音译的,即以&ldo;外来语&rdo;形式出现。后两个意为&ldo;反主流文化&rdo;和&ldo;假想现实&rdo;,已在日本成为通行语。
[5]意为&ldo;亲爱的&rdo;。
[6]美国黑人爵士乐钢琴手(1904-1984)。原名威廉&iddot;贝西。
漩涡猫的找法(选载)
去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犰狳和尼克松之死
跑完波士顿马拉松的第三天(四月二十日),坐飞机去了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应邀在这里的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待了五天。在大礼堂算是做了一次讲演(累,累啊),在当地书店签名售书,两个晚上宴请……把以往去美国大学的模式大体重复一遍。见了各种各样的人,说了各种各样的话,看了各种各样的地方,吃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因为平时不怎么见人,偶尔来这么一次觉得相当新鲜,既可练习英语会话,又多少成了文化交流(实际上成了与否另当别论)。不管怎样,都是在日本不至于做的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软樱桃 这个白月光我不要了[重生] 如果爱能听得见 旋转木马鏖战记 诡言危行 沙雕攻拒婚后真香了 欢颜 江晓 象厂喜剧 纵宠一千金凰后 天黑以后 夫人多妩媚 第二根肋骨 当爱在靠近 小攻去宫斗 教主和少侠 来,我带你看星空 未婚夫装受骗我感情[穿书] 末日蟑螂(下) 兄控与妹控的敌对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