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甲午战争简史 > 第158章(第1页)

第158章(第1页)

三月二十日,双方全权大臣首次会谈,是为第一次谈判。是日下午二时半,李鸿章带同参议李经方、参赞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以及东文翻译卢永铭和罗庚龄,乘轮登岸,坐轿赴春帆楼。李鸿章在楼下略事休息,于三时零五分步入楼上会议室。日方出席会议者亦七人,除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外,还有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已代治、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及外务省翻译官陆奥广吉、楢原陈政。伊藤与李鸿章寒喧数语后,即提出:&ldo;本日应办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rdo;注4李鸿章将其所带之黄绸包袱解开,从绘有黄龙图案的筒中取出敕书,连同其英文译本交给伊藤。伊藤亦打开锦袋,将敕书及其英译本交于李鸿章。李将日方敕书交卢永铭看,将英文译本交李经方、罗丰禄看,并与之低语交换意见。双方对敕书皆未提出意见。于是,李鸿章令罗丰禄宣读拟请停战的英文备忘录,希望&ldo;于开议和约之始,拟请两国水陆各军即行一律停战,以为彼此议商和约条款地步&rdo;注5。伊藤对李鸿章的提议并不感意外,答以,&ldo;此事明日作复&rdo;。注6

随后,双方便转入一般的谈活。伊藤博文先就中国敕书无皇帝署名事加以发挥:&ldo;余所带之敕书上有我皇上之亲署,而中堂之敕书只钤御玺,而无御笔签名,毋宁乃为阙典。&rdo;又谓:&ldo;前张、邵二使未完成使命,持节空自归去,余等甚感遗憾。然于当时,其敕书既不完备,又似未诚心求好,方产生如彼之结果&rdo;。并问李鸿章,&ldo;此次贵国修好之心诚否?&rdo;李鸿章极力表白说:&ldo;我国若非诚心修好,必不派我;我无诚心讲和,亦不来此。&rdo;继发表大篇议论:&ldo;贵我两国乃东洋之两大国,同种同文,利害攸关。贵国近年进步极速,侪身泰西各邦之列,实令人钦羡不止。然如贵大臣所深知,我国虽待革除之弊甚多,然实行之中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我国与贵国提携,共图进步,借以与泰西争衡,防止白色人种之东侵,此乃两国之共同愿望。今虽一时交战,终不可不恢复和平,且冀更进而为亲睦之友邻。切望贵我两国将为东亚之两大强国,以与欧美持久对抗。庶几变今日之不幸为两国深交厚谊之基础也。&rdo;

&ldo;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的结果:其一,证明欧洲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之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此实为贵国促成其发奋图强,帮助其将来之进步。我曾审时度势,上疏论列,然未能如贵国之收到实效,殊以为憾。今我国人虽有多数怨恨贵国,而我对贵国反多感荷。缘我国有识之士,鉴于今日之大败,必有所觉悟。倘能恢复两国之和平,以其唇齿相依之关系,促进国家之兴盛,永保东亚之和平,则足以实现两国之宿愿。贵我两国之外,东亚尚有何国耶?我国虽属老大,诚能完备其海陆军,开发其无尽之宝藏,并与贵国相互合作,则与欧洲列强分庭抗礼亦非至难之事。&rdo;注7

对于他的这番议论,陆奥宗光评论道:&ldo;他所谈论的虽然只是今日东方政界人士的老生常谈,但是他如此高谈阔论,其目的是想借此引起我国的同情,间用冷嘲热讽以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尽管他是狡猾,却也令人可爱,可以说到底不愧为中国当代的一个人物。&rdo;注8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日两国人民终将会友好下去的,然在此际大谈中日提携之道,实无异于缘木而求鱼,对牛而弹琴。不过,李鸿章以战败者的身分向敌乞和,尽力表现出恢宏的气度,以掩盖其艰难的处境,也是不难理解的。

李鸿章在发表长篇议论之后,提出向国内发密电的问题。围绕着发电问题,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又有一番对话:

李:&ldo;本大臣有电回国,奏明业已抵达及会谈要旨等,可否?&rdo;

伊藤:&ldo;中堂之要求可格外通融,前张、邵二氏来此,本大臣未曾允电。&rdo;

李:&ldo;多谢厚意。张、邵二人以敕书不完备,致未完成使命,我深感惭愧。彼二人毕竟不熟悉对外事务。&rdo;

伊藤:&ldo;中堂谓张、邵二氏对外国事务生疏,而张氏曾任驻美大臣多年。&rdo;

李经方插话:&ldo;张大使不过一个普通公使,从未担此大任。&rdo;伊藤(目视伍廷芳):&ldo;张、邵之失败,此人亦不能无过。&rdo;(此时,伍廷芳赧然。李鸿章大笑,又似干笑。)李经方为伍辩解曰:&ldo;伍参赞乃奉命自天津随行,未预闻敕书之事。&rdo;

伊藤:&ldo;无论预闻与否,既系随行,亦难辞其咎。&rdo;

李:&ldo;若当时贵大臣不提出此带专门性之异议,我亦未必不顾年迈之躯而前来贵国也。&rdo;

伊藤(微笑):&ldo;忽视外交上专门性事务者,不仅贵国而已,他国亦间或有之。中堂应该承认,不遵守外交之惯例,不能受到应有的礼遇。&rdo;

李:&ldo;贵国上有圣明之君,下有辅弼之贤相,故国运昌隆。而我国尾大不掉,徇私舞弊,积重难返,兴利除弊至难也。&rdo;

所谓&ldo;全权不足&rdo;,本是日方破坏广岛会议的借口,而李鸿章却承认是中国的过错。伊藤博文则借此而辱使臣,讪笑中国,表现极为无礼,而李鸿章竟不敢置一词之辩。于是,在春帆楼的会议桌上,一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一方低首下心,昵訾栗斯,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巫祝鬼事  阻止驸马黑化的100种方法  和总裁先生假装结婚了  重回末世:女配要逆袭  穿成摄政王的娇娇妻  厨神传承:仙界圣厨住我家  男妻是神算子  总裁未成年  夫人夜夜想和离  [斗罗大陆同人] 暗烨  农家有女:玄学大师来种田  娱乐圈之问鼎热搜  十万个氪金的理由  穿成民国小娇妻  商鞅:一位以个人悲剧书写历史的巨人  嫂子的秘密花园  弃女轻狂:手握空间飒爆苍穹  致L  汉明大黄袍  证道后我成了师兄的白月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