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刘知远下首,穿着紫袍的青年男子,正是大皇子刘承训。
除了杨骁和刘氏父子之外,再无旁人。
刘知远每一次传召杨骁觐见,必有大事交代。
究竟是什么大事?
行礼之后,杨骁还抬眼打量了刘知远和刘承训一下。
这对父子的脸色都已经透着苍白,有一种不易察觉的病态。
杨骁作为穿越者,怎能不知晓,他们的大限将至,就在这几個月?
真惨。
刘知远还好说,毕竟在古代,医疗卫生条件较为落后,还战乱频繁的情况下,能年过五旬而死的人也不多。
刘承训就惨了一些,二十几岁便要走在刘知远的前头,让后者白发人送黑发人,岂不是英年早逝吗?
“杨骁,你对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有何看法?”
“回禀官家,微臣认为,李彝殷是一个忠厚人。”
“忠厚人?”
刘知远淡淡的一笑,说道:“不然吧?是真忠厚,还是假忠厚?”
闻言,杨骁大概就摸准了刘知远的态度,于是想了一下,便道:“他……应当是假忠厚。”
“是啊。外表忠厚,内心奸滑。”
刘知远正色道:“杨骁,不瞒你说,朕对李彝殷不放心。”
“朕打算封你为新的定难军节度使,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建节?
当节度使?
说真的,杨骁对此兴趣不大。
如果是放在唐末、后梁、后唐、后晋的时候,地方藩镇不断做大,世袭罔替的情况下,杨骁才渴望出去担任一方节度使,手握重兵,相当于土皇帝。
但,到了这个时候,诸藩镇节度使们,固然还是能对朝廷造成一定的威胁,却已经不至于能造反成功了。
历史上,郭威建立后周,靠的是后汉的禁军。
赵匡胤建立北宋,靠的也是后周的禁军。
随着战乱的频繁,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朝廷的禁军远远强于各个藩镇的军队。
杨骁如果没有野心的话,想谋求一个节度使当一当,很容易。
可是一旦离开禁军,就意味着杨骁必须要出去单干,从头做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她的裙下之臣 大秦:我屡献狠计,嬴政乐麻了 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皇后别回头,我真是太监 我没被费珍娥杀死 再见一次,好不好 原礼来信 回到大宋 种田钱途无量 洪荒:人在截教,努力就能变强! 等月光来爱我 冷艳鬼魂女总裁每天想贴贴 我有一处人间仙境 我有青梅 暗恋味道有点甜 倒拔三国 别给学生定人设 最终还是和你绑定了,江小姐 你奉天靖难,我开局造反 姐姐没长嘴!我只好跑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