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扶苏也点头道:“燕丹真乃险恶之辈,若非赵君奇谋勇力将其擒获,此人恐怕会遁入辽东,让吾等父仇难报。”
赵佗故事讲完时,两兄妹已是听得聚精会神,都已经忘了多少时刻。
嬴阴嫚明显意犹未尽,恳切道:“赵君讲的真是太好了,可否再讲讲其他事情。我还听说伱制造了一个……”
“阴嫚。”
扶苏叫了一声,说道:“赵君乃是父王召来此处,想必有要事相商。我等在此叨扰已经是很无礼的事情,又岂能继续让赵君为难。”
“哦。”
嬴阴嫚撇了撇嘴,一双美眸看着赵佗,明显是被他口才吸引住了。
赵佗的目光却盯着扶苏。
这位扶苏公子,与他原本想象的不同。
从其表现谈吐来看,确实是一位谦恭仁爱的公子,其口中常提及“礼”、“仁”等概念,明显是受到过儒家经典的影响。
但扶苏绝非那种“以德报怨”的“圣母”,而是更类似“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先秦君子,这从他对燕丹父子充满厌恶和憎恨就能看出。
所谓“刚毅而武勇”,太史公的这句评价在此时已经有了显露的痕迹。
这些也说不上好还是坏,只是按赵佗的观察,扶苏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与整个秦国以法治国,言必及法的理念有些不搭。
更别说是扶苏穿在身上的楚服,和整个秦宫的风格亦很不相符。
“不过父王怎么还没来?兄长,那咱们就先离开吧,要不然被父王看到,又少不了……”
嬴阴嫚眨着眼睛,看着殿门。
秦王正站在那里,高大的身躯将门挡住。
“呵呵,现在想到寡人了。”
扶苏的性格,按《史记》里“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来塑造。
关于扶苏自杀,根据出土秦律来看,可能和秦国法律有关系。
《睡虎地秦简·封诊式》:某里士五甲告曰:甲亲子同里士五丙不孝,谒杀,敢告。
士伍甲向官府要求对居住在同里的亲子处以死刑,谒杀的理由是亲子士伍丙“不孝”。
在《法律答问》也有:“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原)之不?不当环(原),亟执勿失。”
免老者以“不孝”为由谒杀子女,不必履行对一般犯罪告发时的“三环”手续,而要马上逮捕被告以免逃跑。
按出土秦简来看,可知秦国的父系家长对子女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力,甚至远超后世的儒家,只要以“不孝”请求“谒杀”,官府就可以不经过三环程序,直接逮捕诛杀。
虽然有规定“擅杀子黥为城旦”,但同时又规定“父母擅杀、刑髡子,不为公室告”“非公告,勿听。”
这相当于是默认了父母杀子的行为,官府不会受理,“勿听”。
父让子死,子必须死。
这是秦国的法律规定,严酷无情,应是当时的社会常态,也是深入秦人内心的一种理念。
《史记》里“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这事情结合出土秦律简牍来看就很有意思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快穿:月老的玛丽苏之旅 我要开始苏了[未穿今] 白月光替身卷哭全修真界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偶尔惦记(兄妹) 重生后女配逃了99次(豪夺疯狂版 ) 在快穿里找纯爱(快穿h)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娱乐盗墓:扮演闷油瓶,队友杨密 当她的狗 为妾/美人塌下忏 顶级攻略[穿书] 假如可以重来( 金主 背德) 嘘,不要告诉别人(校园) 浅浅来迟(、姐弟、) 《青青柳色》 我能进入众生前世 女本子床死拯救系统【GL】 穿书后我成了废物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