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在这样的世道知识亦是一种很大的力量,只要谁能掌握它,并运用得好,在这个世道亦是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到了再后面一些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儿童的受教育形式和内容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从学习条件来看,明显变好了一些,印刷术到再后面一些的时代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孩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接触到史书、经书、文集、小说、剧本等各种类型的书籍。
此外,学校、社学、私塾等教育场所也不断增多,为儿童的就学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后面一些时代的教学相比于以往,功利性更加浓厚,此外,金钱观也在逐渐侵蚀着象牙塔,
毕竟这时候无论是寒门、贵族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平的那的接触到宝贵的知识了,只是比起贵族来,
寒门还是要为教育的费用、入仕后的生计担忧,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入仕,靠功名来换取自己的富贵,
比之前的贵族、世家垄断知识的时候多了很多名利在里面,但是也还是利大于弊,可以把世家们彻底赶出舞台,不必看他们的脸色,哪怕是一丝。
随着夜色渐深,空气中又多了几分凉意,是夏夜的凉爽,而不是秋冬时节的那种有些让人感觉寒冷的凉意。
一盏茶的功夫后,蒹葭带文琴众人既不陌生、也不过分熟悉的来到柏灵筠所在的小院,文琴不等主人蒹葭的吩咐便默契的抢先一步上前敲门,“咚咚咚”几声,
“柏夫人睡下了吗?蒹葭夫人找您有事相商!”
正在小院树下静坐托腮思索的柏灵筠被这阵不急不缓的敲门声将自己从思索中拉了出来,
小阮道:“夫人,蒹葭大夫人来找您有事,仆这就去开门。”
柏灵筠点点头,起身迎接主母的到来…
这种学在官府的情况持续了很久,直到孔子的出现,这种局面才被打破,他把教育推向了民间,当然了这个民间也主要还是贵族们的民间。
后面的学习形式就逐渐发生了改变,据《四民月令》和《汉书》等文献记载,汉朝的儿童在八九岁,甚至六岁的时候就要到学校去了。
他们学的内容有《论语》《尚书》《春秋经》《孝经》等知识。
从这些书籍便可得知,这时候的人们,主要说的还是那些有权有势有财力的贵族世家们,
下层众多的平民还是没有足够的权势、财力来接触教育,进而触摸到宝贵的知识,
贵族、世家们对孩童的教育更加侧重人格和品德方面的培养,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此所谓古人口中的“君子”是也,
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的父辈、甚至是在前几代便为他们积累了一些财富,
这样一来便能让这些贵族、世家子弟全心致力于仕途,无需为自身乃至家族的生计所担忧,
当然在他们被从小灌输的思想里面便知道,只有有了权势才能保住家族手中的财富,甚至凭借着手中的权势去割更多的韭菜,
获取更多的财富,进一步完成实力积累,壮大自身实力,谋取更高的位置权势,如此不断反复,
再辅以与其他贵族、世家联姻,或者一些不为人知的阴暗手段,更快的爬向政坛更高处,毕竟这些贵族、世家都是有一定的野心,没有人想一直屈居人下。
而知识、教育便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最好工具,而不是为了学识而学,只是他们能够暂时垄断并加以利用得到更高权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已,
而平民、寒门一类的大多便只能眼巴巴的仰望着,只有极少数像何进何大将军这样的,能够靠一名女子入了天子的法眼,
便从之前不识字也没多少见识的杀猪屠户一跃成为万人之下的大将军,也不知是祖上烧了几世的高香,
还是祖坟冒青烟了才有这么大的造化,可惜没有像曹阿瞒那样的见识,能操大汉这么大的盘子,最终还是从草根起来没在云端得意几天便又被打回原形、甚至连草根都没得做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盗墓:陪伴你长大 盗墓之妙手毒医! 盗墓,我被系统绑架了 盗墓:黑瞎子和花爷 盗墓:开局获得鲲鹏血脉! 盗墓:团团我啊,是国宝! 从大一开始的盗墓生涯 德云or盗墓??? 我在盗墓的世界修仙 我真不是天命御兽师 穿越吧,诸天 盗墓:念念不忘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盗墓:求你了,再奶一口 在盗墓世界里咸鱼 盗墓:混日子指南 盗墓之我和小哥青梅竹马 盗墓:不是大佬,是阿辞 大明圣帝 盗墓:富养我家麒麟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