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高平陵之变曹爽听从桓范建议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些年能熬的司马仲达(第3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些年能熬的司马仲达(第3页)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

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治石阳县,即今武汉黄陂西南)。

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蜀将孟达降魏时,魏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

但曹叡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今湖北房县)太守。

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

诸葛亮恐他言行反复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

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他突然发难,给他去信,详为慰解。

孟达得信大喜,但是犹豫不决。

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

司马懿说:“孟达没有信义,现在正是他犹豫不决之时,应当趁他没有决定而及时平定他。”

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抵达新城城下,当然那已经是好多年之前的事情了,

换做现在,他的身体能不能支撑起八天的日夜兼程都还得两说了,当然若是像上次那般的大逃亡却又是又要另说了,如果跑得不快的话那命都早没了,就算是跑不动的话也得拼了命的往前跑。

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我处一千二百里,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少需一个月,那时我的城池已修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

我驻扎的地形深险,司马懿必不会亲自来,其他部将来,则不足为患”。

而司马懿先斩后奏,仅八日就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惊叹:“我想要举事,而司马懿八日就兵临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挥师渡水,毁其木栅,直逼城下。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

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南方吏民心悦诚服。起初,申仪久在魏兴郡,专威弄权,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

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

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懿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司马懿又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

不久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部属七千余人来降。当时边郡新附,户口不实。朝廷想加以核实,请司马懿进京,征询他的意见。

司马懿认为:“叛贼以严苛的法令约束部下,所以被部下遗弃。应该以宽和待他们,那就会自然安乐”。

曹叡又问他吴、蜀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司马懿回答说:“吴国认为我们北兵不习惯水战,所以才敢散居东关。

只要攻打敌军,一定要扼住敌军的咽喉而撞击他们的心脏,而夏口、东关就是吴军的心喉。

如果在陆上以军攻打皖城,因孙权的兵马东下,派水师攻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一定能大破吴军。”

曹叡对他的看法深以为然,再次命司马懿屯兵宛城备战。

八月,大司马曹休不依计划,迳下皖城深入敌境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在石亭被陆逊伏击,大败,曹休病死,

对于曹休病死之事,他冷眼旁观的看着,没有强出头,就像熬死曹丕一样,只有熬死更多的曹魏宗室,他才能在大魏朝堂上说的算,能自己做自己的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盗墓:黑瞎子和花爷  盗墓:富养我家麒麟仔  盗墓,我被系统绑架了  盗墓:混日子指南  我真不是天命御兽师  盗墓之妙手毒医!  盗墓之我和小哥青梅竹马  盗墓:求你了,再奶一口  从大一开始的盗墓生涯  穿越吧,诸天  盗墓:不是大佬,是阿辞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盗墓:开局获得鲲鹏血脉!  德云or盗墓???  盗墓:念念不忘  穿越盗墓:陪伴你长大  盗墓:团团我啊,是国宝!  我在盗墓的世界修仙  在盗墓世界里咸鱼  大明圣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