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丈夫戒酒,妻子马上去准备酒菜,他的妻子摆了一大桌菜,拿出一大罐她酿造的葡萄酒。
当他妻子出去时,刘伶就开始吃肉喝酒,他把妻子为拜神准备的食物和酒当作自己的大餐。
刘伶假装戒酒的时候,还置酒祷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石,五斗解醒”,五斗酒只能解解馋,要过瘾,非得石以上。
妻子回来后,刘伶正正躺在酒坛上喝酒,看到这一幕,妻子大发雷霆,愤怒的妻子把刘伶推进酒坛,说“就让你喝个够”。
如果一个正常人被推进酒坛,他会立刻爬出来,但刘玲不是这样的,妻子把他推进酒坛后,他一动不动,静静地呆在酒瓶里。
过了三天,妻子没有看到刘玲的影子,这让她心里一阵恐惧,她赶紧跑到酒缸里去找丈夫。
使他妻子哭笑不得的是刘伶喝醉了缸里,并说三个字“还有谁”喝醉了,真是很有舍我其谁那种感觉了,但他很耿直,不适合混官场。
人们普遍认为北方人的酒量比南方人要好上一些,不过三国时代的酒鬼,北方有孔融,南方却有一个更胜他一筹的,那就是吴国人郑泉。
郑泉人称“酒中奇人”。郑泉老兄希望自己有一艘装载着五百斛美酒的船,船的两边都放着最喜欢的下酒菜,自己随时随地可以放怀畅饮,而且这些酒还不会减少,喝一斗补一斗,喝一升添一升,自动给他加满,永远保持五百斛的最佳状态。
郑泉说话的水平比孔融高上一截,他在孙权手下做到郎中,经常给孙权提意见。
他活着的时候天天喝酒还不算,还期盼死后尸骨化成泥土,能够幸运的被制作成酒壶,永永远远泡在酒里,生生死死与酒不分离!他对酒的执着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杨综也笑着道:“叔平,今日饮得差不多尽兴就可以了,兰石说得对,汝也不是汉时的廷尉于定国那样越喝越清醒的人物啊。”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担任廷尉的于定国,断案十分公正,民谣说道:“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这位老兄也颇好酒,酒量超人,能喝数石而不醉,更奇怪的是,他酒喝的越多,案子断的越清,这样的官员喝点酒倒不碍事,朝廷放心,老百姓放心。
何晏涨红着脸回道:“昭伯,我今日就是想喝酒,你们都不要拦着,让我痛痛快快的喝一场吧,我酒量好着呢,这点你又不是不知道,
哪怕喝醉了也没事儿,反正我如今就是闲人一个,吏部那里也没我什么事儿了,只要让几个人将我抬回府中便是,不麻烦的。”
素来跟他不对付的傅嘏也放下酒爵出言道:“平叔啊,汝虽是武帝的养子和驸马,汝可不要学孔融亦或是刘伶兄那样的酒鬼啊,汝也不是那东吴郑权,毕竟那样的人也很少的,还是适可而止吧。”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可是孔融是个酒鬼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话说汉朝以前,自周朝的时候杜康发明白酒之后,酒是随便喝的,直到刘邦开国后,萧何立法禁酒,此后历朝历代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开始禁酒来节省粮食。
不禁酒的时候,大家放开了喝,也看不出谁是酒鬼。
这禁酒令一颁发,别人都不喝了,唯独酒鬼还在那喝,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曹操有点粮食恐慌症,一到粮食缺乏的时候,颁发禁酒令。
一般人这个时候再怎么想喝,也得收敛一下,可是孔融不这样,他直接上书给曹操,文采飞扬的写了好大一段。
孔融嘴巴毒,终于惹火了曹操,把孔融全家都杀掉了。
孔融死的时候感叹说;“言多令事败啊”,可见他一直没明白,要不是喝酒太多嘴巴不受脑神经控制,怎么能说那么多胡话呢?
在魏时,有一个叫刘玲的人,他酗酒成性,每天喝几两酒,因此被称为古代第一酒鬼。
他身高六尺,容貌很丑陋,放纵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
刘伶年少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但和阮籍、嵇康关系不错,相遇而神解,携手共入山林。起初不以有无家产为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吧,诸天 盗墓:求你了,再奶一口 德云or盗墓??? 盗墓:念念不忘 盗墓:富养我家麒麟仔 盗墓:黑瞎子和花爷 在盗墓世界里咸鱼 盗墓:混日子指南 盗墓之妙手毒医! 从大一开始的盗墓生涯 盗墓,我被系统绑架了 盗墓:不是大佬,是阿辞 穿越盗墓:陪伴你长大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盗墓:开局获得鲲鹏血脉! 盗墓:团团我啊,是国宝! 大明圣帝 我真不是天命御兽师 我在盗墓的世界修仙 盗墓之我和小哥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