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扩充人手需要九位官员或者举人联保,民间声誉医术较好的大夫,才能成为御医。
当然太医院也可以自己培养,但他们大多数都是培养自家的孩子,从太医院的药童做起,跟着他们学习医术,等他们年纪大了,太医院里的御医有所空缺,他们就能自动填补上。
当然这个药童的名额也是有所限制的,得赶上恰当的时机和年岁才能有招进太医院的可能。
要是错过了,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错过了。
像应星海就是从药童做起的,他的父亲早就退下去了,靠着他精湛的医术治好过昌盛帝的箭伤,现如今官至从四品,家里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原想也将他儿子以药童的资格送进太医院,奈何,那些年太医院风调雨顺,并不需要扩充药童,等到需要扩充的时候,他家孩子年岁都已经大了,失去了资格,只能等他长大后,走联保这条路子了。
这里应星海已经在筹备让其他御医联保他儿子进入太医院。
可惜,太医院的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华阴水患扩充过一批后,最近太医院里御医的位置一直没什么空缺。
想要空缺还得等机会,这一等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去了,他是真怕自己致仕了,都等不到联保自家孩子进太医院的机会。
这里听到太医院要扩充人手,原本在太医院里晒药材的他,当即药材都晒不下去了,急匆匆地下了衙,回家让自家儿子准备去了。
像应星海这样办的人不在少数,都是当大夫的,大家手里头没有几个等着联保的亲戚啊,这有当官的机会为何不把自家的亲戚加塞进来。
钦天监那边就更简单了,直接让自家的亲戚上就是了,因为他们这个职位都是父传子,代代相传,只有等自己父亲退下去后,儿子才能顶上。
这里不用了,直接来顶吧,聪明的还直接从亲戚名下过继了好几个。
还有比这当官更轻松的事吗?
朝廷在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为这各科学政行动的时候,昌盛帝的圣旨传至民间,民间也一整个沸腾了起来。
不说各大医馆和民间各地的郎中摩拳擦掌地买了新科举书回来,观看里面的知识,就等着去考个教习的证书回来。
就说衙门里的老吏员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当即就落下泪来。
要说算术、算筹这些,谁能有他们这些经年在衙门里做事的吏员们厉害。
当官的厉害吧?
可好多知府知县们到县衙连账都算不清,还得依靠他们这些吏员做事。
但他们这些当小吏的却地位十分低下,一旦当了吏员不仅自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连三代内的子孙也不成,跟奴仆的地位也没什么差别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替身攻怎么会有感情呢 一枪致命 逆时侦查组2:营救嫌疑人 无论魏晋 豪门主母/一等贵妇 谁说致郁不算治愈[无限] 和年下顶流炒cp翻车了 空之回廊 我在魏晋当名士 民国穿越一瞬光年 我替反派成个仙 且行游 我老公居然不是gay[穿书] 塞上归 宋朝现代化 [综武侠] 九流杀手丁简 逆时侦查组1:凶手何时来访 被迫成为贴身家教之后 闻师傅追夫记 假死后我被疯批执行官私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