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高平陵之变曹爽翻盘 >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能再等做的太过了一些(第3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能再等做的太过了一些(第3页)

而在公孙渊决定反叛前,将军纶直、贾范等人也曾苦劝过他,但是,公孙渊还是一意孤行,坚持反叛曹魏。

在明知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公孙渊仍逆势而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公孙渊真的“癫狂”了吗?

其实公孙渊的反叛,只是他在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就算他没有宣布反叛,曹叡也一样会对他动手,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从曹操给公孙度划的红线说起。

公孙家族割据辽东的基础:不能触碰曹操(曹魏)划下的红线:

东汉未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

而相对于中原地区的水深火热,远离中原的辽东地区,此时却是一番政通人和的祥和景象,堪称世外桃源,辽东也因此成为中原人士避乱的首选地。

此时辽东太守正是公孙度。他在公元190年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此后,公孙度趁中原势力忙于混战、无暇顾及辽东之时,在辽东开疆拓土,招贤纳士,并自立为辽东侯,成为名符其实的辽东王。不过,此时公孙度名义上还是臣服于朝廷的。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由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公孙康在位期间,曾斩杀前来投靠的袁尚、袁熙兄弟,并将首级送给曹操做为投名状,同时他多次出击屡犯边境的高句丽,确保了边境地区的安宁。而曹操出于稳定边疆的目的,奏封公孙康为康襄平侯,官拜左将军。此时公孙家族霸业达到鼎盛。

公孙康于公元221年病死后,传位于弟弟公孙恭。公孙恭继续执行公孙康的策略,甚至对曹魏政权更加亲近,此时辽东局势始终在曹魏政权掌控之中。

由此可看出,曹操(曹魏政权)能容忍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并让他们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是有划有红线的:

第一条公孙家族必须只臣服于朝廷(曹魏)。

第二条:公孙家族必须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宁。

这两点就是曹操(曹魏政权)的红线,也就是公孙家族能继续割据辽东的基础。而公孙度、公孙康及公孙恭非常清楚这点,他们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此时辽东太守正是公孙度。

他在公元190年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此后,公孙度趁中原势力忙于混战、无暇顾及辽东之时,在辽东开疆拓土,招贤纳士,并自立为辽东侯,成为名符其实的辽东王。不过,此时公孙度名义上还是臣服于朝廷的。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由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

公孙康在位期间,曾斩杀前来投靠的袁尚、袁熙兄弟,并将首级送给曹操做为投名状,同时他多次出击屡犯边境的高句丽,确保了边境地区的安宁。

而曹操出于稳定边疆的目的,奏封公孙康为康襄平侯,官拜左将军。此时公孙家族霸业达到鼎盛。

公孙康于公元221年病死后,传位于弟弟公孙恭。公孙恭继续执行公孙康的策略,甚至对曹魏政权更加亲近,此时辽东局势始终在曹魏政权掌控之中。

由此可看出,曹操(曹魏政权)能容忍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并让他们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是有划有红线的:

第一条公孙家族必须只臣服于朝廷(曹魏)。

第二条:公孙家族必须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宁。

这两点就是曹操(曹魏政权)的红线,也就是公孙家族能继续割据辽东的基础。而公孙度、公孙康及公孙恭非常清楚这点,他们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公元228年,公孙康以武力夺取了其叔公孙恭之位。公孙恭是朝廷命官,公孙渊擅自罢免朝廷命官属于越轨行为,按律本应严惩。

而此时刘晔也劝曹叡要趁机除掉公孙渊,以免留为后患。

但当时曹叡刚登基不久,此时魏国在东、西两个方向并不太平。

在西边,诸葛亮在公元228年发动第一次北伐,曹叡被迫亲自前往长安压阵,而在同年的十二月,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德云or盗墓???  盗墓之妙手毒医!  盗墓:富养我家麒麟仔  盗墓:求你了,再奶一口  盗墓:团团我啊,是国宝!  我真不是天命御兽师  盗墓:念念不忘  穿越吧,诸天  穿越盗墓:陪伴你长大  盗墓,我被系统绑架了  盗墓:混日子指南  盗墓:开局获得鲲鹏血脉!  从大一开始的盗墓生涯  我在盗墓的世界修仙  盗墓之我和小哥青梅竹马  大明圣帝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在盗墓世界里咸鱼  盗墓:不是大佬,是阿辞  盗墓:黑瞎子和花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