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中国人上下五千年的信仰 > 第155章 长征 伟大的战略转移(第2页)

第155章 长征 伟大的战略转移(第2页)

面对敌人的重兵部署,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北渡长江计划。他敏锐地察觉到敌人兵力部署的薄弱环节,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云南扎西地区集结。红军在扎西进行了整编,精简了机关,充实了战斗部队,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战士们经过整编,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准备。

2月18日至21日,红军二渡赤水,东进贵州。红军出其不意地回师东进,重入贵州,在娄山关、遵义一带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娄山关地势险要,是遵义的重要屏障。红军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向娄山关发起猛攻。山上,枪炮声震得山石颤抖,红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经过一番苦战,红军一举攻占娄山关,随后乘胜追击,再克遵义城。此役,红军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战士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遵义城的上空回荡着胜利的歌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蒋介石恼羞成怒,他亲自到重庆督战,调集各路国民党军对红军进行新的围攻。毛泽东将计就计,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摆出一副与敌人决战的架势,诱使国民党军前来围堵。3月16日至17日,红军三渡赤水,再次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佯装北渡长江。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兵遣将加强长江防线。他如同被牵着鼻子的大象,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疲于奔命。

然而,红军在川南虚晃一枪后,于3月21日晚至22日四渡赤水,向东迅速穿插,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贵阳城内兵力空虚,蒋介石惊慌失措,急调滇军前来救援。红军则乘虚而入,向云南进军,威逼昆明。云南军阀龙云急忙调兵回防昆明,红军却又突然转向北进,于5月上旬巧渡金沙江。红军战士们在金沙江畔,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渡江技巧,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毛泽东充分运用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这一战役,堪称中国军事史上的神来之笔,展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让敌人惊叹不已,也让红军战士们对未来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四渡赤水后,红军迅速向云南进军。蒋介石以为红军要进攻昆明,急忙调兵保卫昆明。然而,红军的真正目标是渡过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金沙江,这条长江的上游,江面宽阔,水流湍急,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横亘在红军面前。江水汹涌澎湃,涛声震耳欲聋,两岸高山耸立,地势险要,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国民党军队在金沙江沿岸布置了大量兵力,企图将红军困在江边,使其成为瓮中之鳖。

红军为了顺利渡江,派出了先遣部队,迅速抢占了皎平渡等渡口。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主力在皎平渡利用7只小船,开始了艰难的渡江行动。由于船只数量有限,渡江速度较慢,红军战士们轮流划船,日夜不停。江水湍急,小船在江中如同一叶扁舟,随时有被巨浪吞没的危险。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齐心协力,与江水展开了顽强的搏斗。同时,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的空袭,红军在江边布置了防空部队,对空警戒。战士们警惕地注视着天空,一旦发现敌机,便迅速发出警报,进行隐蔽。

在渡江的7天7夜中,红军战士们克服了诸多困难。许多战士因长时间划船,手臂酸痛不已,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有的战士在渡江过程中,因船只颠簸而落水,但被战友们及时救起。当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后,国民党军队才姗姗来迟,只能望江兴叹。红军巧渡金沙江,成功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实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移,为长征的胜利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胜利,让红军摆脱了被动局面,为后续的行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渡过金沙江后,红军继续北上,来到了大渡河岸边。大渡河,水流湍急,河两岸群山峻岭,地势险要,是一道令人生畏的天然防线。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领的部队曾在此全军覆没,蒋介石妄图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将红军困死在大渡河以南。

1935年5月25日,红1军团第1师第1团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当时,大渡河上只有一艘小船,对岸还有国民党军的重兵把守。国民党军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河面。红1团团长杨得志亲自指挥,他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这17名勇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手持短枪,腰缠手榴弹,乘坐小船,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向对岸冲去。

敌人发现了突击队的行动,集中火力向小船射击。子弹在江面上溅起一串串水花,小船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行。勇士们毫不畏惧,他们趴在船上,躲避着敌人的子弹,等待着靠近对岸的时机。当小船靠近对岸时,勇士们一跃而起,冲向敌人的阵地。他们如猛虎下山,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勇士们的英勇奋战下,成功登陆对岸,并迅速占领了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渡河打开了通道。随后,红军陆续渡河,成功突破了大渡河防线。

然而,大渡河上仅有安顺场一处渡口,且船只少,无法满足红军大部队迅速渡河的需求。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红军决定夺取泸定桥。泸定桥,这座大渡河上的铁索桥,由十三根铁索横拉两岸,铁索上铺着木板。但国民党军为了阻止红军过桥,已将桥上的木板抽掉,只剩下十三根铁索,桥下是汹涌澎湃的河水,河水如猛兽般咆哮着,仿佛要吞噬一切敢于靠近的人。

1935年5月29日,红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沿着大渡河左岸的山路,冒雨向泸定桥奔袭。山路崎岖泥泞,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为了按时到达泸定桥,他们一昼夜奔袭240里,创造了行军的奇迹。当他们按时到达泸定桥时,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面对敌人的火力封锁,红4团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他们手持短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沿着铁索向对岸冲去。敌人的子弹在他们身边呼啸而过,有的突击队员不幸中弹落水,但其他队员依然毫不退缩,继续向前冲。在突击队员的英勇奋战下,红军成功夺取了泸定桥,随后红军主力迅速通过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

渡过泸定桥后,红军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翻雪山、过草地。红军首先要翻越的是夹金山。夹金山,这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终年积雪不化,空气稀薄,气候多变。当地老百姓称夹金山为“神山”,认为只有“神仙”才能登越。1935年6月,红军来到夹金山下。战士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雪山,心中却没有丝毫畏惧。

红军开始向雪山进发,山上狂风呼啸,雪花飞舞,气温极低。战士们在爬山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由于空气稀薄,许多战士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由于寒冷,战士们的手脚被冻得麻木,失去了知觉。但他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一步一步地向山顶攀登。有的战士在爬山过程中,因寒冷、饥饿和疲劳而倒下,但其他战士依然坚定地向前迈进。他们知道,只有翻过这座山,才能摆脱敌人的追击,才能保存革命的力量。

经过艰难的攀登,红军战士们终于翻越了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战友们相见,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这是胜利的泪水,也是重逢的喜悦。然而,会师后的红军又面临着过草地的艰难任务。。。。。。。

喜欢中国人,上下五千年请大家收藏:()中国人,上下五千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死侍的平行世界之旅  又是靠才艺在修仙界养老的一天呢  末世:这个变身有点猛  重生1987,反手娶小姨子真香  借我一缕阳光  文也能天下无双  吞噬神王  梦中江湖之无敌  水浒:窃国摘花,我乃大宋真皇帝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  猫灵御世:我的御兽皆灵猫  邮海故事  高武:开局觉醒武神系统  重生死灵法师之混混的逆袭  满级单防的我,虐哭了梅西C罗  候府嫡女归来  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  年少时的一笔账  我靠微生物制霸全球  众主角团的诸天之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