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当去除所有的邪见和正见的执着后,菩提,觉悟的本性就会自然显现。因菩提本性原本就存在,只是被执着和烦恼所遮蔽,去除执着和烦恼后,就能见到菩提本性?。也就是明心见性,所谓的真我。又或者凡尘俗世所谓的二元对立之外。”
听到这些话,大哥笑了笑;“嗯,可以啊,一个修道的把佛学智慧讲成这般,老大我不得不夸夸你,阔以阔以。”
这边,大哥我正在与无忧探讨修行之事,了尘这犊子感应到后,也自觉加入其中;“哈哈哈,阿弥陀佛,此言出自六祖坛经,直指佛法真谛。而无忧所解,令贫僧我忍不住随喜赞叹,嘿嘿,南无阿弥陀佛,老大好。”
闻言,大哥嘿嘿一笑,调侃道;“呦,了尘大师这么有闲心啊?最近化缘不忙啊?还特么有时间连麦呢?”
一处破庙内,白衣胜雪,面容清秀的了尘,此时正在盘膝入定,突然面色一红,在心中回复道;“别闹老大,我喜欢装逼你又不是不知道,别闹别闹,怎么连自己都逗呢?哈哈哈。”
“行,那不逗你了,你有什么感悟没有,说来听听。”
“嘿嘿,阿弥陀佛,老大,贫僧与了尘一样,他修道不执着于道,贫僧修佛同样也不执着于佛,所以贫僧也讲讲关于道家思想的学说可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靠,你别特么拽了,有屁痛快放。”
一听这话,了尘面色更润了三分,随后,顷刻恢复如常,缓缓道;“虽然修佛之人都讲因果,但贫僧对道家思想中的承负观念也是非常认可的。
这两点学术理论中有相似之处,却又存在不同。
因果讲,原因与结果,也称为因缘果报。
佛家思想认为,每一件事儿都有一个原因,没有原因就不会有结果。因果关系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还包括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今天种下的种子是因,那么之后的发芽就是果,而发芽也是因,将来收获果实也是果。
意思是指;一个事件即因,后面的第二个事件即果这之间的作用关系。
每一事件,都是前一事件的果,又是后一事件的因。而一个事件之中,由很多原因综合产生结果,这些原因发生在较早时间点,而该事件又可以成为其他事件的起因,往复循环。
哲学观点认为,因果关系中强调事物的生灭变化法则。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已作不失,是说已经造下的业力,行为、言语或思想所产生的结果,不会无因无缘消失。一旦某种行为或思想已经发生,那它所带来的后果或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不会凭空消散。
未作不得的含义正好相反,如果没有造业,没有进行相应的行为、言语或思想,那么相应的业果,结果,影响,也不可能会落到自己头上。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付出行动或努力,就不可能获得相应的结果与成就。
因果论认为,任何思想行为都会导致相应的结果,无论相信与否,它都绝对存在。
俗世佛学理论讲,因果观念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已。但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努力,在来世是可以获得更好的命运。因此强调行善积德,避免作恶,以期望在未来获得善报。
而道家的承负思想,简单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意思是说;个人的善恶行为不仅会影响自身,还会影响到后代。祖先的善行会泽被子孙,而祖先的恶行则会由后代承受其后果?。
类似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自己现在所做所为,会影响到后代的命运轨迹。
善行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整个家庭,会成为后代的榜样,促使后代家庭和睦、事业顺利。
恶行同样如此,会对周围的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特别是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己,更可能波及到亲人和朋友。当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常做不合理、不善之事,这个家庭以及其后代很可能会因此遭受不幸和灾难。这种善恶报应的机制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人,而是广泛地影响着与我们有联系的人?,这种共振效应,最明显影响的就是行为与思想上互相作用。
祖先的行为会在家族系统中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后代的命运和福祸。如果祖先积德行善,后代会享受福报;反之,如果祖先作恶多端,后代则会遭受苦难?。
这种学问与因果有很大共同特性,但区别就在于因果所说,自种其因,自得其果。而承负所能影响的更深远。
依贫僧之见,不矛盾它们,取两者特点中和操作。
先做好自己,被动会影响他人,即积善因,有复函承负。”
听完了尘所说之后,大哥想想补充道;“我无极之道,包容万象,吸万物所学化己用。这个承负论中其中又会衍生出一些微妙的变化之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回92:为凑学费,妹妹嫁给街溜子 我选择摆烂后,反派们都慌了! 全球第一杀手 哈利波特:不可能那么可爱 都市无敌药王 野欲!疯批宿主又和邪神杠上啦! 修行从不靠背景 重生娱乐圈之歌坛的全能天王 我家水缸古通今囤货娇养病娇王爷 九州龙王 我的女友是克苏鲁 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说好御兽成神,结果你一拳爆星? 开局被绿,我暴揍女友情人 从三料博士到无道仙主 辞花朝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上吧,小白的御宠! 重生08:从负二代到商业帝王 谁家鸿蒙圣体像你一样,天天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