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笔趣阁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疯王戈博(第1页)

第四百五十四章 疯王戈博(第1页)

走在奉天的街道,身周围着十来个护卫,冯森戴着兜帽,四处张望。

说来好笑,冯森虽然封了王,可日常活动的范围却变小了,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在内城活动,想要去外城走一走,就得几十上百号人围着。

没有这个条件,不论冯森说什么,李宝镜与一干重臣都不会让他胡乱外出。

要冯森自己说,他这徒手抓箭的武力,就算有刺客都能给他掷出窗外。

不过现在毕竟是燕王了,在妥协后,双方达成的条件是,减少次数,且尽量正式出行,而非微服私访。

冯森又岂是那么听话的人,兜帽一戴,十几个人就去外城了。

走到外城的街道,冯森抬起头,眼前不下于三丈的木楼比比皆是,各色旗帜在风中摇曳。

在内城是看不到这样的情景的,因为内城不允许修建超过高于王宫围墙的宅院和楼房。

外城的道路比内城窄了许多,外加上有小贩和临街店铺侵占步道乃至马车道,使得原先就不太宽裕的街道愈发狭窄了。

但在这狭窄之中,却也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行路匆匆的农人,提着包裹的猎户,挑着柴火的樵夫,金发的黑发的红发的,黑眼的蓝眼的绿眼的。

这路上的行人同样是相当的多。

在汉堡居住的市民,大多数都是大商人、纺织工、烧炭工、烧砖工以及船工。

而迁徙到奉天居住的市民,则是铁匠、印染工、脚夫、小商贩、各色小吏的家属、各色工坊的工匠,除此以外,在奉天城的外围,还有大量的负责为城市供给物资的农民。

而整个燕国的工商业,基本就全部集中在这两个城市了。

但这同样带来的问题,那就是粮价。

随着人口的攀升,不事农耕的人口越来越多,平均每天都要消耗三四万斤的粮食,而周围的农耕人口和农业产出暂时还不足以满足城市粮食的消耗(地多田少)。

先前还是220斤粮食每索里达,现在更是攀升到了200斤粮食每索里达了,要知道,乡间的收粮价格普遍在300到350斤每索里达,不同的粮食价格略有差异。

有商人囤积居奇?他们敢?!

有少府管着呢,他们没这个胆子,是运力真的不够了,哪怕是威悉河与易北河两条河流能够运粮,从河道运到处于中间位置的奉天城,依旧是一段不小的距离。

假如运力问题不解决,奉天的人口在未来还会不升反降,这便是为何冯森要修建这条南北向的运河,甚至将重要性与沟通波罗的海与大西洋的基尔运河相提并论。

如今冯森的燕国有3800个里,小400个乡,由于先前的编户齐民的福利过了,去年的收入有55万索里达,比前年暴涨了12万索里达,这还不包括从奥斯特拉西亚等地的劫掠所得。

如果带上府兵与八旗,整个燕国目前预估有800万到900万亩耕地,这些耕地中,起码有四分之一都是冯森在近十年间新开垦的。

800万亩、900万亩看似多,平均下来每个里只有2100多亩地,每户差不多20亩地。

但平均值只是平均值,很多时候,都是富户近百亩地,而贫户只有不到十亩。

这也是冯森对部落领主们做出的妥协,让这些原先的部落首领与亲兵们分到了部落田地的大头,至于普通的部落民,反正冯森开放了垦田的权限,可以自己自发地去开垦荒地。

实际上,冯森的大垦荒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非从无到有,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重建。

因为早期的日耳曼人部落,即已经留下了不少耕种的痕迹,虽然只是刀耕火种,但已然为大燕这个后来人提供了可观的便利。

很多时候,冯森所谓的开垦荒地,只是将一片土地上的灌木丛清除,便是一块平整的土地。

在开垦荒地中,最困难的除了积蓄开荒的粮食,就是整地。

一片荒地被称为荒地,或者没有被人耕种那是有原因的。

要么是缺乏水资源,要么是地里有许多石头不好清理,包括还有地势的差别,比如洼地要填平不然水会往下流,高地要削平不然水往下流。

缺乏水资源倒还好,冯森能通过修水利解决,可别的整地活动就要让新时代的燕人们自己上了。

而早期各个蛮族部落活动的痕迹,恰巧帮助不少人解决了这一难题。

大燕之所以开垦速度这么快,完全是站在了法兰克人先祖的脑袋上。

想到法兰克人的先祖,冯森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南方。

“戈博那边怎么样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画饼男拯救计划进行时+番外  男神攻略手册[快穿]  小祖宗  兽人老公太可怕,每天都是修罗场+番外  傅少宠婚请低调  美综:科学驱魔  [综英美剧]十九世纪  断魂刀,逍遥扇,绝代双骄江湖行  少年医王  拥有猫耳后,我被末世大佬圈养了  御妖gl  我的老婆是公主  我在梦里斩神  国王万岁  长公主谋反后  赛马娘,开始摆烂  我的学姐会魔法  诱捕玫瑰  我有九条尾巴好刺激  野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