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屈尊意思 > 第25章 募兵制种下祸根(第2页)

第25章 募兵制种下祸根(第2页)

虽然张说、张九龄口碑上佳,但能与房玄龄、杜如晦齐名并列唐朝四大贤相的只有姚崇、宋璟两人。他们如同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照亮了开元盛世的辽阔天空,是那个辉煌时代的中流砥柱。但是,他们对改革派的打压,却在不经意间为衰弱派的上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使得开元盛世逐渐演变成天宝年开始走上衰弱之路,为安史之乱创造了条件。

唐玄宗李隆基心如明镜,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他明白,现在国家恰似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需要一场大改革来重新稳定航向;朝廷也如同一座年久失修的宫殿,需要体制改革来重新焕发活力。他正迫切地向全国网罗人才,而江浩然这样的璞玉就在身边,他怎会放过,又怎会不用呢?他今晚精心导演的这个家宴,杨贵妃作为表演配角,配合得恰似天衣无缝,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这看似简单的家宴,实则蕴含着唐玄宗李隆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大唐未来的深深忧虑。他希望在这觥筹交错之间,能与江浩然畅所欲言,探寻出一条能让大唐长治久安的道路。

高力士对安禄山的动向洞若观火,深知其藩镇最大势力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日后必成朝廷大患。他屡次向唐玄宗李隆基进言,指出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与宰相之职实乃不妥,奈何皇帝误以为他们有私怨,每每将其训斥。无奈之下,高士力想到皇帝面前的大红人、总参谋长江浩然,策动他向皇帝进言或许能被采纳。江浩然心系天下,他写了一份很长的密奏,把“藩镇、太监、党争,三大祸害,尤其是藩镇如今却似脱缰野马,十大藩镇中,少数已有割据之苗,待其成超级军事力量,节度使若生异心,反叛朝廷,那时便追悔莫及。藩镇独大,如洪水猛兽,亟待解决。为防藩镇成军阀集团,他会找机会把密奏呈给皇帝直谏。

在等待高公公取回西域贡酒闲余之时,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与江浩然谈论起国家大事。他问道:“江爱卿,你对如今的天下大事及朝政有何看法?”江浩然心中想到,机会终于来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谨慎地说道:“圣上,如今大唐繁荣昌盛,但也面临着一些制度的上挑战。臣以为,当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要加强边防,防范南昭、吐蕃这两个方向外敌的入侵,最关键对内要有新的制度体系制约藩镇势力做大,要对节度使的兵权进行节制。

江浩然恭敬地启奏圣上:“臣已拟好一份密奏。”言罢,他的目光轻轻瞟向杨贵妃,那眼神犹如一道神秘的闪电,瞬间被唐玄宗李隆基捕捉到。唐玄宗李隆基立刻明白,这份密奏涉及军国机密,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哪怕是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也不行。于是,他轻声唤道:“小龙女过来,陪娘娘去把那凤凰琵琶取来,一会儿演奏一首新曲。”杨贵妃何等聪慧,一听便知皇帝与江浩然要谈论国家大事,犹如一朵善解人意的娇花,温婉地说道:“臣妾去去就回。”待她们离去,江浩然仿佛变戏法一般,神秘兮兮地掏出那本奏折,双手郑重地递交给唐玄宗李隆基。皇帝接过奏折,如获至宝,那奏折仿佛是开启国家未来的钥匙。他快速打开,目光如飞梭般一目三行地阅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论藩镇之患及应对之策奏折》

皇上圣鉴:

臣江浩然,蒙圣上隆恩,钦点状元及第,忝居翰林学士之职,深感皇恩浩荡,日夜忧思,以报圣上知遇之恩。今观天下大势,藩镇之患,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不得不冒死进谏,以陈利害。

忆往昔,大唐盛世,威震四海,藩镇之设,原为防备外族入侵,如藩篱之固,镇守边疆,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然时至今日,藩镇之势,日益独大,犹如脱缰之野马,难以驾驭。藩镇之官,节度使者,手握重兵,雄踞一方,渐有割据之苗头。此乃我大唐之巨患,若不及时加以遏制,恐将酿成大祸藩镇之害,有三。其一,藩镇割据,占地盘,扩势力,相互对峙、摩擦、互斗,如群狼争食,硝烟四起。此等乱象,对朝廷形成巨大威胁,犹如洪水猛兽,随时可能吞噬我大唐江山。其二,太监弄权,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扰乱朝纲。其三,党争不断,群臣内斗,人心惶惶,政令不行。此三者,犹如三颗毒瘤,侵蚀着我大唐的肌体,若不果断切除,必将危及社稷。

观今之藩镇,犹如猛虎盘踞,其兵强马壮,不可小觑。藩镇之兵,多为无业游民,此辈无产业之累,唯以“节度使”马首是瞻,极易成为统帅之“私兵”。节度使得此“全力支持”,与陛下沟通之时,“议价能力”大增,渐有不臣之心。而以无业游民为征兵对象之边境藩镇,更是迅速崛起,成为新的超强军事力量。此等局面,实乃我大唐之危局。

臣以为,欲解藩镇之患,当恢复“府兵制”。昔者,“府兵制”下,兵农合一,士兵既有耕地,又服兵役,国家负担较轻,且士兵对国家忠诚,不易为统帅所私。然自“府兵制”转变为“募兵制”后,藩镇之人员结构变得稳固,节度使走向割据之条件已然成熟。此制度弊多利少,潜在危害极大。如不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

恢复“府兵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每个州设置若干“兵府”,规模依耕地情况而定。从当地招募八百至一千二百名合适年龄之农夫为兵。如此,既不影响农业生产,又可充实兵源。其二,设立中央“十六卫”,作为军事管理部门,管理各地“兵府”之士兵。陛下控制中央“十六卫”,即掌握全天下“兵府”之大权。其三,明确节度使职责,只管军事,地区行政事务归州刺史管理。每隔三年,朝廷对十大节度使进行轮流调防,防止节度使与下属关系过于密切,杜绝割据之隐患。

此外,为防藩镇之患,还需加强中央集权。圣上当亲掌军政大权,选拔忠诚之士,委以重任。加强对藩镇之监督,定期考核节度使之政绩,对有不臣之心者,果断惩处。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广纳贤才,为国家储备栋梁之材。

圣上,藩镇之患,迫在眉睫,不可不察。臣斗胆直谏,望圣上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藩镇之势力,稳定我大唐之盛世。臣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愿圣上以天下苍生为念,以社稷安危为重,纳臣之言,行臣之策,保我大唐江山永固,万代昌盛。

唐玄宗李隆基全神贯注、一字不漏地看着江浩然呈上来的奏折。随着目光不断下移,他的双眉犹如紧拧的绳索般渐渐皱起,脸上满是不悦之色,心中更是如压着千斤巨石般心思重重。“江爱卿啊,你这份奏折若在一年前呈至朕的面前,那该多好。府兵制,中央牢牢把控军权,无疑是万全之策。可那李林甫极力主张在全国推行藩镇节度使‘募兵制’,如今已实施一年之久。兵家大事绝非儿戏,此时若推翻重来,天下必定如汹涌波涛中的扁舟般动荡不安,犹如泼出的水一般覆水难收了。”唐玄宗李隆基唉声叹气,那叹息声仿佛秋风中的落叶簌簌作响,“这都是那奸相李林甫做的好事!真不知他安的什么心,莫不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祸心,如暗处的毒蛇般随时准备给大唐致命一击?”

在与皇帝的交谈中,江浩然渐渐放松。他发现唐玄宗不仅英明,更是善听长者。其言语中满是对国家未来和百姓的关怀,江浩然也深知,李林甫乃唐玄宗李隆基的堂叔,如今更是如日中天。他大权在握,众多文臣武将纷纷被其收买,势力如汹涌之潮,不可阻挡。此般情景,恰如一座巍峨高山横亘在前,使得皇帝在面对他时也颇感棘手,推行改革之路障碍重重,那阻力恰似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其曾祖父乃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他从千牛直长起步,一路历经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官职。开元二十三年,他以礼部尚书之职登上相位,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又接替张九龄成为中书令(右相),随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为相十九年,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屹立不倒,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然而,后期的他大权独揽,犹如张开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蔽塞言路,排斥贤才,致使朝纲紊乱。他又建议重用胡将,这便如同放出了一只凶猛的野兽,使得安禄山势力不断坐大。李林甫无疑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李林甫如一颗巨星陨落,病逝而去,被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可叹其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遇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也被流放,命运的车轮无情地将他曾经的辉煌碾压得粉碎。

此时,杨贵妃手捧着一把凤凰琵琶袅袅而来,轻声问道:“圣上,你们的机密大事谈完了吗?”唐玄宗李隆基爽朗地大笑道:“爱妃啊,快说说为我们准备了什么新曲呀?”贵妃娘娘俏皮地回道:“不告诉你们。”那模样恰似一个娇憨的小女人,瞬间让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谐起来。

唐玄宗李隆基又对江浩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尽心尽力为大唐效力。江浩然跪地行礼,表明不负期望之心。

今晚的曲江之约,让江浩然对皇帝和贵妃有了更深了解,也坚定了他为国家效力的决心。他深知仕途才刚开始,未来挑战众多,但相信凭借才华和努力,定能在官场站稳脚跟,为大唐繁荣贡献力量。而曲江池,依旧静静流淌,见证着大唐的辉煌与荣耀,也见证着江浩然的成长与奋斗。

在这波谲云诡的时代,大唐如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急需一场大改革稳定航向。唐玄宗李隆基明白,他迫切需要人才,而江浩然这样的璞玉就在身边,他定要好好把握。这场看似简单的家宴,实则蕴含着唐玄宗李隆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大唐未来的忧虑。他期望在觥筹交错间,与江浩然探寻出大唐长治久安之路。

喜欢屈尊归来请大家收藏:()屈尊归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媚心难舍  一人之下:吃货无敌鲶鱼王  魂穿灾星,看我如何发家致富  修仙反派系统  书穿末世我只想囤货  一体双魂,但我是最强那一个  人在星铁,但是寰宇蝗灾  时光迷城:寻找史前文明  神奇宝贝之暗火双通  下庄生活  和毓  扛着锄头带着啊黄勇闯修仙界  中年悸动:彼岸生花  小师弟明明超强,却过分低调  录笔无三  综漫:沢田家的弟弟君  斩神:我秃了,也强了!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重返1999倾听雨声,弥补遗憾  四合院:娶了秦淮茹后我渣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