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朝廷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另有原因的。
可以试想一下,假如,这两者的间隔拉得太长,贡士们就要不断地往返周折,长途跋涉,耗时耗力,弊端非常明显。
但是,若将这两者挨在一起的话,考子们就避免了舟车劳顿,能够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考试之中,好处显而易见。
这么一权衡,朝廷自然选择有益的一面,所以,这两场考试才会挨着。
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决策。
继续说这个殿试。
此考作为是科举路上的终极大考,和之前的考试自然大不同。
细说如下。
首先是主考官有变化了。
会试及以下的考试的主考官,都是由官吏们一手担任,而殿试却是不同,主考官由皇帝亲自出马。
除了主考官不同之外,考场也有变化了。
殿试的考场不在贡院之内,也不存在考棚或者是号。
在哪里呢?——皇宫。
殿试的出题方式也和之前大不一样,有着自己固定的章法。
流程上是这样的,考试的题目由内阁拟出,再由皇帝从中选出一道,以此来作为是殿试的最终考题。题材方面,只限策论,不出其他。
是的,殿试只考策论!
还有就是,殿试是不设总裁的,所有人的考卷都是由内阁首辅、次辅、以及大学士们一同阅卷。评判上采用的是‘投票制’,所以,单人无法裁断总的成绩。
细说一下。
若是遇到好的卷子,内阁某某就会用红笔画上一个圈;如果是一般的卷子,就画个三角形;若是较差的卷子,那就直接打个叉。到最后时,内阁成员会把红圈最多的十份卷子恭呈到圣案之前,由皇帝钦点名次。
是的,在前十名的排名方面,皇帝是持有特有权的。
值得一提的是,殿试的录取率几乎是百分百。
为什么这样呢?
道理上很直观,但凡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人,都已经证明过自己了,实在没有必要再另做淘汰。除非你的答题实在太臭,否则,内阁的评判们是绝对不会罢黜考生的。
只要你参加了殿试,基本上就是铁定的进士身了。
但是,进士和进士也是不一样的,是有着高低等级之分的。
分上中下三档,如下。
一等甲共设三人,即: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这前三名被称为是三鼎甲,最后由皇帝御赐‘进士及第’的功名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北魏武侯 听说我是凤凰命 官伎 曹操穿越武大郎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修罗丹神 夫人让我叫他相公 寒门宰相 直播开荒,资产百亿 学神的小娇妻她又野又怂 炸了神社该怎么办 诸天最强大佬 年下弟弟你别撩了/遇影 指点考古队,还说自己不是盗墓贼 蜜糖婚宠 重生80年代当军嫂 雏鹰的荣耀 大明公务员 大明世祖 醉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