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单兵攻坚武器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单兵火箭筒和无坐力火炮都处于雏形阶段,数量少且无法满足实战需要。而在几百万人会战的战场上,炮兵和装甲部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威胁,仍然有有数量众多的敌军工事和装甲力量,需要步兵自己解决。
尤其是前者,面对东线战场苏联数不清的小型碉堡,简易土木工事,复杂的大型钢铁工事,德军士兵能依靠的只有手榴弹而已。
单个手榴弹的威力一般不足于对付哪怕简易的工事,所以集束是必要的。
M24可将七枚手榴弹集束使用,去掉周围的六枚的木柄以减轻重量,只保留一枚的木柄作为引爆器。
这种集束手榴弹的威力很大,可以轻松摧毁敌军较为坚固的各种军事工事,也可以用来破坏敌军的地雷区,扫清步兵的障碍。
弱点在于投掷距离很近,需要步兵凭借自己大经验和勇气,尽量靠近敌人的工事。
至于集束手榴弹对于敌军的装甲力量也是非常有效的,除了重型坦克以外,在近距离盟军的装甲力量无法抵御德军集束手榴弹的攻击。
不过实战中,却较少出现德军使用集束手榴弹打击盟军装甲力量的战例。
使用集束手榴弹时必须有步枪兵保护
这主要是步兵在实战中接近有大量敌军步兵保护的敌人装甲力量并不容易,况且德军士兵大量装备著名的铁拳(喷气式空心装药反坦克榴弹)和88mm反坦克火箭筒,这些都可以在较远距离击毁敌军坦克,比起使用步兵使用手榴弹去炸要安全的多。
就算近战还有反坦克更为有效的重达3公斤的反坦克磁性雷(这种手雷在二战中生产了55万多个)
三,便于运输,比较安全
M24一般装在一种帆布袋内,由单兵佩戴,二个布袋一般可以装六枚手榴弹。
大量运输时,M24手榴弹装在一种金属板做成的简易箱子内。
一个这样的箱子可以装在14枚M24手榴弹,箱子外形和现在的手提旅行箱相似,可以由士兵单手拎住。
运输的金属箱子,左上角用来专门放置引信。
同时出于运输安全的考虑,在箱子一侧有一个木盒,专门放置14枚手榴弹的**。在实战前,由步兵**安装到弹体上。
这种设计是很先进的,最大程度保证了运输的安全系数。
缺点
随着战争的继续,M24的缺点开始明显的体现出来:
M24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很费工事。
除了弹体的造作以外,还必须手工把把实心木柄掏空,这是比较费时的操作。
虽然德国军事工业能力超群,但是二战实战中的弹药消耗量更是惊人。
苏德战争4年内;苏军使用了多达4。2亿发炮弹;170亿发子弹;1。21亿枚手榴弹(着实惊人),三百万吨航空炸弹,平均9枚手榴弹造成一名德军伤亡。
德军的消耗虽然没有苏联这么多,但是是仅此于苏联的第二号弹药消耗国,超过了美国和英国。
M24工厂几次改进工艺(在1939年和1942年二次改进)并且扩大生产规模,但是仍然无法满足需要。
德国处于无奈,设计了二种新式手榴弹。
其中一种式是M39式卵形手榴弹(Eihandgranate-EggGrenade),另一种是M43长柄手榴弹。
M39手榴弹是一种轻型手榴弹,它的特点是重量较轻(约是M24长柄手榴弹的三分之一),体积较小(长度也约是M24的三分之一),便于步兵大量携带。
M39卵式手榴弹
实战中,多装备于对负重有严格要求的德国伞兵或者特种部队。
M39的引爆的基本设计和M24倒是差别不大,M39式手榴弹使用时旋开顶部的一个金属帽,然后打开露出的金属环靠摩擦点燃导火索。
M39可以看作M24把长柄改为卵形的产物,没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M39在实战中是一款很不受欢迎的武器。它的威力小,投掷距离短,根本无法满足战斗需要,也不是苏联和英美手雷的对手,野战部队很多士兵宁可使用缴获的苏式手雷,也不使用M39。
到了1943年,德军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遭到了失败,占据转为对德国不利。
严格的军事现状,迫使德国军工企业对M24长柄手榴弹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改进。
这就导致了M43手榴弹的出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茅侃侃侃职场 民国背影:政学两界人和事 作者: 张耀杰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都市人情感诊所:不快乐的人是笨猪 不一样的人生 李肯的大学生活 作者:知更草 天下大乱 神医王妃 重生之大宋教书先生 帝国阉宦简史 游戏之三国志 我怎么成了死对头的遗孀 实战成就实效 我不是王妃 有事没事找点乐儿:快乐是自找的 丑陋的韩国人 秋潮(校园1v1) 我是迭戈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高考状元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