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学也好,学问也好,无论哪方面,能够做到历史上有成就的,很不容易。这也就是孔子对人物的感叹。有许多人,聪明而进取,有前途,但最后并没有结论。许多人的事业、道德、学问,都在这两句话的范围中。
勿轻后学
因此孔子又对学生们讲到对年轻人的观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
不足畏也已。
这句&ldo;后生可畏&rdo;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从古至今,对年轻的后一代都非常重视。孔子说后来的年轻人可畏,并不是怕他,而是说值得用心培养,值得重视。&ldo;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rdo;千万不要轻视后一代,不要以为未来的不如现在的。这一点我们不要冤枉孔子了,我们学术界经常都把孔子描写成非常古板、保守的。实际上孔子的思想最前进,他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史,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比现在差。所以他说你何以知道将来就不及我们?以人来说也是如此。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
前面说过,我个人的看法,人类文化永远是年轻的,到现在为止,永远都在幼稚的阶段,还没有成熟,假使真正成熟,在文化的立场来看,此时人类的生活就永远安定了。这个理论是最麻烦的历史哲学问题,在此我们不去多讨论它。这一段也是孔子在鼓励青年们努力,我们过去有一句格言:&ldo;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do;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还是他对于学生们的鼓励: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边无说乎?绎之
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固然是他对学生的鼓励,也是我们一生作人做事值得效法的地方。&ldo;法语&rdo;,就是我们现在普通说的&ldo;格言&rdo;。古人的名言,古时也称&ldo;法言&rdo;,有颠扑不破的哲理。我经常告诉来学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不要走冤枉路,最直捷的方法是先去读&ldo;三百千千&rdo;,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四本书,努力一点,三个月的时间,对中国文化基本上就懂了。三字一句的《三字经》,把一部中国文化简要地介绍完了。历史、政治、文学、作人、做事等等,都包括在内。尤其是《千字文》,一千个字,认识了这一千个字以后,对中国文化就有基本的概念。中国真正了不起的文人学者,认识了三千个中国字,就了不起了。假如你考我,要我坐下来默写三千个中国字来,我还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慢慢地去想。一般脑子里记下来一千多个字的,已经了不起了。有些还要翻翻字典,经常用的不过几百个字。所以《千字文》这本书,只一千个字,把中国文化的哲学、政治、经济等等,都说进去了,而且没有一个字重复的。这本书是梁武帝的时候,一个大臣名叫周兴嗣,据说他犯了错误,梁武帝就处罚他,要他一夜之间写一千个不同的字,而且要构成一篇文章,如果作不出来就问罪,作得出来就放了他。结果他以一日一夜的时间写成了《千字文》,头发都白了。即&ldo;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rdo;四个字一句的韵文,从宇宙天文,一直说下来,说到作人做事,所谓&ldo;寒来暑往,秋收冬藏。&rdo;不要以为千字文简单,现代人,能够马上把《千字文》讲得很好的,恐怕不多。至于格言,也有一本书《增广昔时贤文》,是一种民间的格言。过去读旧书的时候,等于一种课外的读本,个个都会念,包括作人做事的道理在内。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要不得的话,如&ldo;闭门推出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rdo;的作用。但有很多好的东西,都被收进去了。到了台湾以后,发现市面上发行的《昔时贤文》,又把闽南语的一些民间格言也放进了。
讲中国文化,除四书五经以外,不要轻视了这几本小书,更不要轻视那些传奇小说。真说中国文化的流传与影响,这几本小书和一些小说发生的力量很大。四书五经,除了为考功名以外,平常研究起来又麻烦,就很少人去研究。而这几部书,浅近明白,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都表达出来了。这是说到&ldo;法语&rdo;而引出来格言的道理。
孔子说历代的格言,构成了&ldo;法语之言&rdo;,&ldo;能无从乎?&rdo;能够说不信从它吗?譬如我们看到了很好的名言,一定因欣赏而背诵下来,默记在心。&ldo;改之为贵&rdo;,仅仅欣赏也没有用,要把它当成一面镜子一样,照照自己,反省反省,发现自己的毛病,然后彻底改正,这样读书,才是学以致用。&ldo;巽与之言&rdo;就是顺从的话,顺着你的意思的话。有人编了一则笑话,说有一位侨领之流,年纪也大了,人家请他在一家豪华饭店吃饭,坐在首席。这位老先生经常放屁,联珠直响以后,他道歉说:&ldo;对不住!&rdo;旁边有人说:&ldo;没关系,不臭。&rdo;这位放屁的老先生说:&ldo;真的吗?那就糟了,听人家说老年人放屁不臭,命就不长了。&rdo;此话一出,那位说&ldo;不臭&rdo;的朋友愣住了,其他的人也很尴尬,过了不到一分钟,又有人用鼻子嗅嗅说:&ldo;唔,现在有一点点味道。&rdo;这也就是巽言的刻薄形容。还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出国前找到一幅祝枝山的画送给一位朋友,这位桥商展开画,看了祝枝山的名字后说:&ldo;啊!他画的,我认识他的,他为什么不写我的名字?&rdo;这位朋友听了,不好意思说穿是明代古书,只好说&ldo;巽与之言&rdo;:&ldo;那恐怕他忘记了,我回去要他替你加上好了。&rdo;
高帽压人低
这位朋友说的笑话,虽然非常刻薄,但他的经验阅历非常多,对事情看得非常透。人的经验阅历多了,也容易变成尖酸刻薄。我现在老了,有资格对年轻学生们说,他们骂我们老年人老奸巨滑,我绝对承认,而且认为是恭维的话。老奸不是巨滑,因为年龄越增加,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不刻薄你,仍诚恳对你,这是道德,这是学问。各位要注意,假使作领导人,自然有好听的话要来的。孔子说,顺耳的话,听了难道会不高兴吗?捧两句总比骂两句听来舒服,明知道那两句捧的话是假的,可是总舒服点。清代才子袁枚有名的故事,他二三十岁就名满天下,出来作县长,赴任之前,去向老师‐‐乾隆时的名臣尹文端辞行请训,老师问他年纪轻轻去做县长,有些什么准备?他说什么都没有,就是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老师说年轻人怎么搞这一套?袁枚说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戴,有几人像老师这样不要戴的。老师听了也觉得他说的有理。当袁枚出来,同学们问他与老师谈得如何?他说已送出了一顶。这就是孔子说的&ldo;巽与之言,能无说乎?&rdo;好听的话谁不愿听?
所以我们要注意&ldo;绎之为贵&rdo;,绎就是演绎,要反省、研究、推敲、分析一下。&ldo;说而不绎&rdo;,光喜欢好听的话,自己不加反省、推敲。&ldo;从而不改&rdo;,对于好的格言,只是欣赏,而不依格言去改自己的毛病。&ldo;吾末如之何也已矣&rdo;,孔子说对于这种人,我也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了。这也是说知识分子讲理论,告诉人家如何如何很容易,要做到就很难,如果做不到,也没有办法。孔子的学问是讲实际行谊的,能够做到,才是真的学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掌上娇宠[重生] 我在等风也等你 重生之科技兴国 重生八零小富婆 老公是个女儿奴[穿书]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给我乖 神医无双 第一神相[娱乐圈] 毒医农女之田园太子妃 爱有余温,唯情可存 慵来妆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同居拍档 废柴美人每天都在崩人设 完美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