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时的纵阵有二项主要功能:一、它能使排成密集队形的士兵迅速扑向敌人。这种作战行动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依靠炮兵首先向敌人发起炮击,并由散兵预先对敌人进行袭扰,从而为纵阵进攻作好充分的准备。敌人的伤亡主要是炮兵和散兵的火力造成的,并非纵阵本身的功劳。这是因为纵阵在向前运动时,它自身的火力比较小,靠刺刀打败强敌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二、进攻纵阵更为经常的是作为后续支援部队来使用。通常纵阵先派遣散兵部队把战斗打响,然后作为散兵的替换基地和直接的战术后备队。如果散兵袭击遇到敌人的顽固抵抗,那么纵阵便展开成横队用齐射的方式继续进行战斗。一旦敌阵开始动摇,横队就向前推进,或者再次减少排头的宽度,变换成纵队前进。
英国横队
英国的轻步兵在对付法国的这种作战体制时效果最好。尽管它们的战术特点不同,但英国的轻步兵也逐渐开始变成全能作战部队。在英国作战体制中,他们尽量将机动灵活的散兵部队跟坚强而稳固的横排主力部队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他们容易掌握和瞄准的滑膛枪火力。在约翰&iddot;摩尔爵士和阿瑟&iddot;韦尔斯利爵士(后来惠灵顿公爵)的领导下,英军常常趋向于采取防守战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他们通常将部队编成纵深只有两列的横队,隐蔽在山脊的后面,利用这种地形条件作为部队的掩护。当发起进攻的法国纵阵靠近时,英军横队便从隐蔽的山脊后面发射出具有毁灭性力量的火力。英国的轻步兵特别是装有来复枪的轻步兵,由于使用次口径枪弹,使之射速加快,火力加强。当其使用普通枪弹时,他们还可以独立瞄准射击。所有这些使用既能独立作战又可以密集的队形作战,实际上代表了未来全能步兵的特征。
轻步兵所使用的滑膛枪是一种特殊型号的滑膛枪,它比著名的&ldo;明火枪&rdo;等基本步兵兵器更轻、更短、更便于瞄准,命中率更高。正规营用的是明火枪。英国人认为(也许是错误地认为)它比欧洲大陆国家所用的枪威力更大更可靠。但它的刺刀很长且成三角形,当其被固定后,要想精确射击就十分困难了。士官不携带滑膛枪,每人配发一把刀和一个长矛或者一个戟。这只是用于发命令信号和作为集合的标志。
尽管法军作战体制早已在实战中取得了成功,但英国军队仍然保留着纵深两列横队的形式,因为横队比纵队更能发挥士兵兵器的火力。无疑这是惠灵顿取得胜利的一部分原因。但另一方面他的胜利也是他采取了自己的战术的结果。
惠灵顿决定采用三种办法来战胜法军的战术:一是在战斗打响前不暴露自己的横队位置;二是要防止法国军队用部队袭扰自己的横队;三是保护好自己部队的侧翼。第一种方法往往是在可能时将自己步兵部署在山后反斜面,第二种方法是建立轻装部队,而第三种办法则是运用天然障碍和巧妙地使用骑兵。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英国军队缺少马匹,所以惠灵顿极其重视对付法国军队的骑兵。英国步兵坚固的横队和精确的射击一般都能击退法国骑兵的冲锋。有一次英国步兵横队硬是顶着法国骑兵向前推进,结果把他们赶出战场。当英军组成步兵方队时就更难被敌人攻破了。曾有过这样的记载,英国的1个轻装师编成了5个方队,在法军4个骑兵旅的进攻下撤退了3公里,仅有35人伤亡。
骑兵战术
以长矛和马匹为主要武器的骑兵依然是突击兵种。在这一时期,介于&ldo;重&rdo;与&ldo;轻&rdo;之间的骑兵师既可用于骚扰,也可用于突击,使之成为日益显著的力量。所谓&ldo;重骑兵&rdo;指披盔带甲,骑高头大马的骑兵;而&ldo;轻骑兵&rdo;则是种敏捷灵活的骑兵,他们骑的马也相对较小。
拿破仑的骑兵中也有骑兵炮队,他们常常以很大的规模和紧凑的密集队形突然向敌人的骑兵和步兵发起进攻,威力十分强大。他们常常在敌人的步兵被自己密集的炮火或步兵的进攻打散了的情况下猛扑上去。法国骑兵袭击溃退中的步兵效果特别大,但对于尚能集结成方队的饱满的步兵往往威胁性不大。由于指挥员十分出众,加上其迅猛的冲击,法国骑兵通常比欧洲最好的骑兵还要出色。法国骑兵正是利用这种有力的追击,以自己最小的伤亡赢得了胜利。此外,拿破仑还有效地利用骑兵进行侦察和掩护。
拿破仑战争初期,在精明强干的将领指挥下法国骑兵以锐不可当的冲锋压倒了欧洲其他国家最强大的骑兵。后来,由于岁月流逝,骑兵遭到不断的伤亡,拿破仑感到再也难以保持骑兵部队较高的作战水平了。与此同时,他的敌人则仿效法国骑兵的编队、战术和作战方法,努力加强其组织体制和训练,因而不断改进了他们的骑兵素质。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战役中,惠灵顿的骑兵作用很小。但在滑铁卢战役中,英国骑兵在阻止法国步兵的进攻和向拿破仑的保皇部队发起总攻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炮兵战术与技术
法国炮兵军官琼&iddot;巴普蒂斯特&iddot;瓦奎特&iddot;格里比尤伏尔创建了一种杰出的野战炮兵体制,法国大革命军队正是继承了原来君主时代的这样一种炮兵体制。格里比尤伏尔通过缩短炮管的长度,减轻炮管和炮架的重量,使法国炮具备了很强的机动性。此外,又给炮车架装上了铁制轴杆和结实的大直径车轮,因此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行进。由于造出了更加精密的正球体和直径精确的炮弹,因此保证了炮的射程和精确性,并减少了炮的装药量,结果又进一步减轻了炮管的重量。预制好的弹药筒代替了过去的弹药和弹筒分开的状况,提高了炮弹发射的速率。炮的牵引马分成了双行而不是过去的单行。这样6‐8匹马足以牵引一门12磅炮弹的炮,而8磅、4磅炮弹的炮和新式6英寸榴弹炮等只需4‐6匹马就够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杠精牌主角受[穿书] 宋太祖传奇 八零福运小哑妻 钟佐 娇妾成嫡妻 男神,绰号叫混蛋 结婚虽可耻但有用[穿书] 钓系O想撩了我就跑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陛下,你能再靠近一点吗 正邪要两立 考古传奇 本想养犬,奈何养攻 阴间快递员 侯门娇女 夜昙一敛三色尘 青梅吃不厌 娇颜赋 贵女重生记 神棍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