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渐渐地有些心神不宁,除了太原攻城没有进展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左右贤王都没有及时送来军报。这让他心头浮现出一丝不祥的预感,果然,没过多久,等候多日的右贤王终于来了,带给他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的噩耗。
河朔草原丢了,六七万的匈奴勇士全部成了刀下亡魂。当然了惊诧不仅仅限于此,越国人竟然绕道攻打河朔草原,这个消息让他突然之间对匈奴掌握的情报感到担忧……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而且是一个惊天巨骗。越军哪里是被困在临淄城外,受到牵制动弹不得。而是在中原与草原之间千里奔袭,袭击了匈奴人的腹地……
从始至终,这都是一场骗局,一场针对匈奴的骗局。
冒顿已经无暇去责怪右贤王轻信所谓的蒯彻使者,责怪他大意丢掉了河朔草原,仔细想起来,这一切自己都是难辞其咎。
更为恐怖的是这后面意味着什么,右贤王说的明明白白,越国人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丝毫不在匈奴之下。这支越国骑兵占领了河朔之后会做什么呢?越国人苦心孤诣不这么大的局又是为了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现在冒顿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在代郡一路势如破竹,可是到了太原却寸步难行。这一切都是越国人的计策,想来那支越国骑兵已经绕到了自己身后,想要截断自己的后路……关门打狗,冒顿突然想到,中原人的兵法之中似乎有这么一招……
反应过来事情的真相之后,才真的让人惊惧,若是被越国人南北堵截在河东狭长的地界上,后果不堪设想。
一边是大河。一边是太行山,南北堵住不就是之麻袋吗?大意了!冒顿这会肠子都悔青了,心中太想要报仇,以至于忽略了这么多重要的细节,根本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连基本的战略情报都没有搞清楚……
冒顿单于到底也是经历过风雨的人。他强迫让自己镇定下来,应对眼前之策。略微的思索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撤军。没错,必须要尽快撤军!
现在只能想寄希望在越国合围之前撤出包围圈,否则的话,对他们将会是一场可怕的梦魇……
当然,他也很清楚。现在想要撤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只要退到长城附近,接近草原,突围也就容易多了……
于是乎匈奴大军趁着夜晚,立即被撤,营帐依旧留在城外,希望以此来迷惑太原城内的越国守军。若是现在被越军衔尾追来,势必会拖延他们撤退的步伐……
他们以为自己做的还算是隐蔽。却不知道有人从一开始就关注着他,等待着他们撤退的时刻。来此河朔草原的消息已经早一日送进了太原城,尉缭、蒲俊已经提前料定了匈奴会撤军。因此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匈奴大军撤离的同时,蒲俊率领的一直精锐便追杀过去,给匈奴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是冒顿迅速撤离的计划落空了。
而就在此时,冒顿单于接到了消息。越国大军已经出现在代郡……匈奴主力被合围了。现在突围只是一方面,外面的援军才是最重要的。
河西休屠王和浑邪王的军队还遥遥无期,是指望不上了,唯一寄希望的就是左贤王所部。理想很美好。现实总是那样的无情,那样的残酷。
冒顿随后接到消息。左贤王所部一样落入圈套,轻敌冒进过了燕山,不想却被齐王韩信逮个正着。
越王尹旭和齐王韩信不是在临淄城下殊死相搏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冒顿单于有些抓狂了……
…………………………………………………………
其实此事还是要从当日临淄城下,尹旭与韩信的那场会面说起。
韩信当时已经很清楚,困守孤城也迟早是个死,在得到尹旭那一番许诺和威逼利诱之后,韩信便已经开始动摇了。
这个时候,一则消息促使韩信迅速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本以为软禁了蒯彻便没事了,却没想到他竟然派出了使者去勾结匈奴……这则消息及时被越国飞影探查到,送到了尹旭和韩信手上……
匈奴接到消息,必然会趁势南下,这是尹旭和韩信的共识。
从一开始韩信便拒绝了蒯彻请求匈奴南下的提议,对这种蛮族侵犯很是痛恨。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匈奴南下会是一场灾难,越国和齐国都很难从中获益,匈奴会和他们讲信用吗?
在他们忧心忡忡的时候,尹旭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计就计。既然蒯彻已经送消息去了,匈奴人信以为真上当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无疑是一场天赐良机……
熟悉原本历史的尹旭很清楚,匈奴对于中原的祸患有多严重,汉武帝征伐匈奴那么多年,始终不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多次征伐无疑是劳民伤财,现在有个大好的机会,可以诱使匈奴主力南下,围而歼之,省去了多少麻烦……
此役若是成功,北方边患定然可以提前数十年完成,甚至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尹旭也是此时才知道,韩信曾经拒绝过这样有诱惑的计策,对韩信也多了几分敬佩和欣赏。也正是因此,尹旭相信,韩信会答应和他配合,一同下一盘大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鬼话连篇的婚约 深宫·花落晚妆 金粉记 不周有雪 几曾识朱颜 十二濯香 神爵的女巫 全帝国都在看我直播盗墓[星际] 打工吧!猫咪 公主她拳头硬了 人类灭种后我成了全宇宙最靓的崽 芙蓉帐 [足球同人] 完美前锋 爱如指间砂 梦想成真之德意志之鹰 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一顿不吃胖十斤[娱乐圈] 重生真千金是大佬 紫玉钗街诡怪传说 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