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重生明末玩皇后的 > 第354章 狂奔的经济(第2页)

第354章 狂奔的经济(第2页)

因为贪污引起群众事件或被媒体曝光而引起民愤的,干掉。

因为贪污而搞出什么豆腐渣工程之类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干掉。

暗地里贪污又碌碌无为的,干掉。

反正明面上的东西都看着,这些官员要贪可以,但不要显摆,闷声发财朱由校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要是整天吃喝公款、公款旅游什么的,在老百姓面前一副占公家便宜很爽的样子,那是坚决要打掉的。

还有那些工程建设,质量检查也非常严格,那些官员要贪可以,但不要影响工程质量,也不要搞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否则就休怪上面手起刀落了。

要贪可以,本分先做好再贪。

至于那些会做事的官员,有政绩就提拔起来。不管你贪了多少,只要是在这个标准内贪的。

但若是本职工作没做好,出了什么生产事故之类的,不管他们是不是无辜,该卷铺盖滚蛋的滚蛋。

如今的汉皇党,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全清廉的官僚集团,反而是一个共同遵守这个标准的官僚利益集团。

这是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利益集团,每年地方考核,能发展经济、搞好民生的,就提拔起来。那些不按贪污标准来的官员,一律坐牢的坐牢、抄家流放的抄家流放、问斩的问斩。而那些没有管理好地方出了问题的官员,该滚蛋的滚蛋。

这个官僚利益集团内,是不带个人道德审判色彩的。过去东林党的标准,则经常用某某某德行有失来攻讦别人,例如造谣某某官员扒灰,然后就把对方给定罪了。而在如今的汉皇党标准里面,即便某官员在家里扒灰,那也是人家自己的家事,只要没确切证据,都不会拿来定罪。

当然这是汉皇党内部的标准,如果是对付东林党,那查起来就严了,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这是党派倾轧的正常现象。而在汉皇党内部,尽管允许在标准之内贪污,但提拔到高层的,则还是要考量其是否清廉。

因为只有清廉又肯做事的官员,才能维持好这个标准。因为汉皇党高层是不允许贪污的,但又有直接的利益分配,一个是********,一个是国有资本财团的一些分红。

行政体系是如此,国企体系也是如此。

在有约束的情况下,贪污并不会动摇国本。后世的反腐,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思路。

如今汉皇党这样的制度,传统科举很不适应,一方面是选拔人才的速度慢,每四年只有几百人考取进士。另一方面是有效率太差,那几百个人里面,又有几个是真正能做事的呢?

而且如今汉皇党的制度就像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筛子,可是里面的人就那么一点,再怎么筛选,又能筛选出几个优秀的官员?所以汉皇党需要大量的人才注入才行,科举那点人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所以汉皇党如今干脆从基层提拔公务员,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新鲜血液。

特别是如今新政地盘大了,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东北、西域、台湾、南洋、澳洲这些地方都是执行新政制度的地方,又增加了乡镇政府,对官员和公务员的需求量太大了。

当了这些年皇帝的朱由校,如今已经把治国的一套领悟得差不多了,发现科举没办法适应当前环境的情况下,随即开口说道:“既然明年要举行科举,不如将科举与公务员考试并行,并将规模扩大至全国各省,且公务员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此方案可行。”

“臣附议。”

“臣附议。”

如今的朝堂,已经不是过去的朝堂了。朱由校要做什么事情,也不需要再拐弯抹角的进行,自己直接提出便可。朝堂上大多都是汉皇党官员,自然是没什么阻力的。

“既然诸位爱卿认为可行,那就这么定了,内阁拿个具体章程出来。”朱由校随即拍板决定道。

公务员考试在新政地区已经进行好几年了,考试内容也就和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各个方面都考一些。

什么逻辑判断能力、常识判断、文字理解判断,以及一些四书五经的基础知识,反正各种类型的题目都有。

当更多的还是判断类,从命理上来说,一个人能不能当官,能不能当好这个官,有没有领导能力,就看十神中的‘正官’,正官对人性格和头脑的最大影响就是判断能力,一个正官发挥好的作用的人,绝对是对错分明的。

要想成为公务员,基本的判断能力总得有吧!否则参与行政工作之后脑子不正常,干出蠢事怎么办?

另外一个就是知识方面得万金油一些,各个方面都得懂一点,这样才能适应各种岗位。

至于偏才,那就没办法了。下面有多少公务员啊!而对行政上的管理,中央也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如果每一个公务员都是偏才,那安排起来得杀死多少脑细胞才能搞定?

偏才实际上也意味着有缺陷,而这个国家人口这么多,也并非一定要用偏才不可。车轮正以为是圆的,才能继续往前滚动。

而且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尽管万金油在单一领域比不上那些偏才,然而一旦出现精英人才,反倒比偏才更有能力和作为。只要这些精英人才涌现出来,得到高层关注,就可以根据其特长去安排工作。

至于限制在某领悟的特长型公务员,那可以另外再招,这种基层公务员,就是丢下筛子选个一批批上来。

如今新政地区的公务员考试,但凡有秀才功名或者大学毕业都可以报考。

反正日后科举与公务员考试并行,大明的读书人也有两个系统可以选择,一个是进入传统的学堂、书院就读,然后走科举的路子,考不上也可以去考公务员。

另一个就是进入官方新学学堂,主要培养的还是实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也可以走公务员的路线进入仕途,另外也有一个政法大学可以获得较高的仕途起点。

两套系统反正互不妨碍,但显然还是朱由校自己构建的体系更占优势。一方面官方公立学校将普及义务教育,一方面政法大学是每年招生。而科举会试四年一次,有时候甚至还不能正常举行。

天长日久了,儒家那套玩意的影响力也就没那么强大了。不过儒家的东西全丢掉也不太妥当,只不过此时儒家已经被人玩得走火入魔了,朱由校只是给儒家去去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数钱数到手抽筋  我的三夫哥哥  都市灵剑仙  我的监狱能关鬼  老公是高岭之花  诡异来袭,娇软美人靠魅力逃生  皇家娇养霸王花  早安,傅太太[重生]  哭包穿成美人鱼,禁欲蛇夫求亲亲  恐怖降临  亲亲我的耳朵  我成了DIO的恶毒继母  夏雪等你  结婚两年仍完璧,随军火速得三宝  银河系征服手册  [综]料理巫女  南宋第一卧底  墨家傀儡:荒古高达  捉鬼世子妃她总是装柔弱  网红的娱乐生活(重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