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很常用的意象,它搭配不同的词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比如刘邦《大风歌》中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就把时局的风云变幻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气势非常足!】公元前202年,汉五年。“哈哈哈,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笑,“妙句也。”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走到今日,还是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显得温柔许多了,它不是那个摧毁房屋的幕后黑手,而只是一把被大自然握住的剪刀,裁剪出了无数的柳叶,也裁剪出了整个春天。】李白听着女子的话,心中愈发思念自己这位已故的老友。他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贺知章对他的知遇之恩,他永不能忘。东晋。“这位贺知章此诗句倒是妙!”陶渊明念道,只不知整首诗如何。虽说与他的诗句味道有所不同,可如女子所言,仿佛整个春天都在眼前了,是极好的。颜延之不置可否。如此清新的诗句,倒是与谢灵运的诗句有些相似。而另一处,谢灵运确实也很喜欢这一句诗。他历来热爱山水,这样的描写他从未试过,如今一见倒是有种耳目一新之感。或许自己也当多尝试一些不同的写法。【而咱们这里陶渊明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不是狂风,而是一种消散疲乏的拂面清风。衣袂飘飘,就跟得道成仙了似的。】“诶,别说,仿佛那一刻我还真就感觉自己马上要‘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了!”陶渊明笑道。一旁邻人道:“人姑娘说了,是清风,上不去。”众人又都嬉笑起来,有酒有邻为伴,仿佛方才的担心焦虑都已烟消云散。【其后“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已经迫不及待了,向人打听了前方的路,又可恨这归途路上的时间过得太慢,快点到家就好了!】【从下一段开始就写他回家的场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看到自己那简陋的屋子,开心地就跑过去了。】【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四十岁了,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像个小孩儿一样载欣载奔,可想而知他对于回家这件事情是有多么地高兴。】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李煜闻言竟是落下泪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若是能让他回自己家去,哪怕让他睡狗窝又有何关系?四十岁又如何?哪怕是八十岁,只要能让他回家他估计也要高兴地跳起来。【“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陶渊明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虽然他的孩子一个个的好像都不怎么争气,为此他还写了《责子》责怪自己的儿子不思进取,但本意还是激励。】东晋。陶渊明摇摇头,自嘲笑道:“养子不如饮酒。”“我看啊,陶先生是一切都不如饮酒!”“哈哈哈……”话虽如此说,但天下哪有不希望自己子女成材的父母,对此事陶渊明还是有些担忧的。见他如此,颜延之道:“若元亮你放心,不若让阿舒和阿宣同我回去,让他二人去历练历练?”“当真?”“骗你作甚?”颜延之道,“只是我可不会纵着孩子,你只别心疼就行。”陶渊明摆摆手,“自然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思。”【“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几句就把陶渊明最喜欢的几样东西给表现了出来。】【首先是“松”,从《礼记》说礼如“如松柏之有心也。”开始,松就经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最著名的就是《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于是慢慢成为文人士大夫最爱的表现人忠贞不屈品格的意象之一,后世许多文人也曾写过相关诗句。】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父亲是最爱松的了,是吗?”苏过贴心地为苏轼斟着掺了水的酒,问道。苏轼曾经种过许多的松树,他还曾写过“手植青松三万栽”的诗句,虽说是夸张之语,具体种过多少他自己也不记得了。但爱松那样的质量却是做不得假的。【陶渊明的诗句中也时常提到松,大家感兴趣可以下去看看。】【而菊就更是他的心中所好了。其实菊在我们现在来说并不是那么受欢迎,因为它代表着逝去、代表着缅怀,家中的老年人可能还会用不吉利这样的话来形容菊花。】【在魏晋时期菊花就是一种可食用、药用的普通植物,也作为秋日饮酒时的观赏物,但是陶渊明首次赋予了它以人的高洁的隐逸的特征。】1042年,庆历二年。洪州分宁县。二十六岁的周敦颐现在只是一个小小主簿。之前女子就提到过他喜欢莲花,他是真的很喜欢莲花,而且那“出淤泥而不染”一句写得非常妙,如此高洁是菊所不能替代的。【一直到后来,喜欢菊花的人也不多,宋代的周敦颐也在《爱莲说》里说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有闻,也不是不闻,所以也是有人喜欢的,只是少。】【等到了明朝时,“菊”才被黄凤池编入《梅竹兰菊四谱》,自此梅兰竹菊被合称为花中四君子。】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正气冲宵 侍玉(女尊) 老攻恃宠而骄(穿越) 在星际游戏里封神+番外 总在先婚后爱的Beta[快穿] 被告白十次后 教主当我是初恋平替 磕cp掰弯了我自己[娱乐圈] 别哭了,为夫心疼 偶像的奋斗史(娱乐圈) 心跳越轨+番外 岁岁常欢愉(校园H) 请叫我推土机 道阻且长(古代) 妇画眉[纯百] 【HP】大丽花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帝魔(穿越) 娇养 h 积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