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代,因为引入了土豆、红署、玉米等高产作物,才把理论上限提升到了两亿往上。而大明用三亿亩土地,养活了一亿两千万左右的人口,已经是个奇迹了。
清末土地总量翻了四倍,也把人口数推到了四万万!
只有当人工合成尿素、还有杂交水稻问世之后,人口才能不受土地的局限,开始飞涨。
所以,唐奕知道,增产不单单是多打粮食这么简单,而且还是最根本的问题。
他虽然是学化学的,但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合成尿素,又无法远赴南美拿回那些高产作物,怎么办?只能在现有条件下提升产量,而沼气池积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真不是唐奕为了点个人利益抓着这门生意不放。想挣钱,他有一百种方法比沼气灯挣得多,关键是技术不成熟。
“不瞒陛下,现在沼气池的技术和造价就算草民放出去,也无法普及到百姓之家,造价实在太高了。”
“听范公说,大郎不是在此获利颇多吗?朕还以为,这也如醉仙一般,是无本的买卖。”
“……”唐奕一阵无语。
老子是人,不是神!
“实话跟陛下讲吧,沼气灯这门生意,从两年前开始经营,到如今,获利不下十万贯!但您知道,草民投入到技术改进和研发之中的银钱有多少吗?”
“多少?”
“十三万!年前汇账,不但一分未赚,反而倒赔了一万多贯。”
“!!!”
“陛下若是不信,草民可让国舅把账目拿来给陛下看。”
唐奕一点都没说谎,一百万贯他都借出去了,还差这点东西?实在是沼气池技术不适合民间普及。
两年前初创之时,造价一百贯左右,苦哈哈的农民谁拿得出一百贯?
就算现在,唐奕投入了巨资研发,大批的顶尖匠人为了简化工艺,选择最便宜、最适合的材料,几乎是想破了脑袋,也只能是成本降到了三十贯每套。
三十贯!相当于一头耕牛的价格,又有几家能装得起?
第192章文大坑
唐奕开始就没打算从沼气池上挣钱,这两年挣下来的钱,也全都投入到了技术改进上。
比如,灯头处的铜构件,已经从两年前由金银巧匠手工打造,发展到了现了有专门镌刻螺纹的工具;牛肠内膜的处理,也从原来的手工制管,到现在的半人工流水作业。
但是,这其中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宋禁屠牛,牛肠始终是稀罕东西。制管依然是内膜套牛皮,再封漆,这样的繁琐工序无法替代。
有时候,唐奕都想,要不是钱不够,老子说什么也派船队去一躺美洲。粮食作物还是其次,哪怕只把橡胶带回来也值了。
有了橡胶,他这个化学生能干的事情,那就太多太多了……
……
赵祯一听,唐奕投入这么大,成本还只能压到三十贯,就知道自己不用再做梦了。三十贯,真不是普通百姓承受得起的!
当下也不再留唐奕,让他下去歇息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忠犬(SC黑道) 昭昭(古言h) 我们的爱,未完待续 死在我心里 半点阑珊 脑后有眼 仙君他总绑着我![重生] 一座城 戒糖(,he) 盛世婚宠之名门暖媳 空间之弃妇良田 江影帝吃软饭后恋综爆红 布鲁特斯的心脏 是鲛人又如何,照样捶翻你 清穿之沅宛 纸杀 百草传 七月蹉跎安流火 快穿之情欲撩人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