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笔趣 > 第146章 大师包国维才十七岁(第2页)

第146章 大师包国维才十七岁(第2页)

“他如今是高二,今年应该刚刚满十七岁!”

“嘶~”

常凯申重重吸了一口凉气,一时间竟然有些感慨了。

他看着窗外说道。

“若是此人能为我所用就好了。”

陈训恩的眼眸一抬起来,校长似乎有意要招揽这个包国维?

这倒也不奇怪,校长也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

他随即问道。

“那咱们该如何处置《活着》这部小说?”

常凯申思考了一会儿,用杯子在桌子上敲了敲。

随后脸上又露出冷厉说道。

“一码归一码,先封了《活着》,所有内容必须经过删改之后,才能重新刊登!”

包国维的书火了。

这次不仅仅局限于南方之江省地区,上到达北平津门地区,下到岭南地区,都纷纷将包国维的这部作品出世,作为了头版头条。

因为前次的志愿者活动,再加上杭城冲突,他的名声本已经被打响。

又有几篇佳作酝酿,如今包国维这个名字,就代表了报纸的销量。

各地的媒体甚至都没有其他人的推波助澜,自发的便为包国维宣传起来。

茶馆、酒楼乃至于街头巷尾,无不在讨论《活着》这部作品。

甚至连不识字的底层百姓,都来凑凑热闹。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包国维吸取了之前的创作经验,对于《活着》的文字,不以词藻华美为标准。

而是尽量平直,贴近底层人的生活用语习惯,更是加入了不少市井的俚语方言。

许多民众听人讲起来,也更加明白贴切,对于其中针对老爷们的批判,平民们更是拍手叫好。

津门市。

这里的茶楼文化一直很浓郁,自从清代开始,最为主要的戏曲演出场所,便是在茶园之中。

后续演变出说书、相声、大鼓等各类形式,成为津门市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社交场所。

有钱的老爷自然都是去袜子胡同、北口路、金花桥这些地方的著名茶园。

普通人去不了,但也能在普通酒家之中,点上几个小菜,便可以听上几段说书、相声。

当然这赏钱也是不能少的。

今日,庆元茶楼人满为患,今日有先生说书,说得便是包国维的新作。

《活着》

桌上,一位戴着瓜皮帽的中年人说道。

“今日下工,倒是可以来找找乐子,听说没有?杭城那边甚至都为包先生立起了供奉的祠堂!”

另外一名穿着长衫的男人说道:“按我来说啊,这位先生就该立一个生祠,写出了防控瘟疫故事这样的文章,如今还有一篇活着,特别是救助了杭城千千万万的百姓,这在古代乃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嘞。”

民间总喜欢夸大其词,特别是在谈天说地的时候,不把人说个目瞪口呆,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对桌有个男人转过来接茬说道:“听说这个包先生还是一个高中生呢?”

瓜皮帽中年人连连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你听岔了,我听的版本是包国维乃是南方某位大师的同门师弟,这些年出山,就是看不下去这肮脏的世道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可是我只想做个小透明呀  以我之血助你重回巅峰  兴风之花雨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反清1850  大明圣祖:我的奋斗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这个武圣只想当官  挪用九族炒股亏炸?我狂赚百亿!  美食小娇娘:成为皇商从卖包子开始  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绝品小媳妇  苟秦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  日本战国:细川之野望  水浒之小孟尝  开局绑架了隋炀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