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哥哥两个在矿上工作,一个参军,姐姐也已经出嫁,家里还有父亲矿难去世的一笔赔偿金,并不缺她上学的那点钱。
最重要的是,小叔叔周阅海在部队职位不低,每个月都会寄来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和各类紧缺的票证补贴他们。
可无论周小安怎么哭求,母亲王腊梅还是让她辍学了。
小女儿身体不好心思又重,再病一场还不知道要糟蹋多少钱,相比之下,二女儿少上几天学哪有什么要紧。
九岁的周小安,每天上午背着弟弟做家务,下午跟母亲去筛煤渣,筛一吨八百块钱,筛三个月,攒够了六万块钱给妹妹买一双胶皮雨靴上学穿。(币制改革之前的旧币,一万等于一元人民币。)
周小安又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是在十二岁的时候。市里的工宣队来矿上招小队员,考上了就是正式编制,16级的工资40块5毛,比国家正式工人还多4块钱,升到一定级别就是国家干部。
周小安平时在家里少言寡语闷头干活,用王腊梅的话说是&ldo;倔头倔脑不灵透&rdo;,到了考试现场却毫不怯场,她又很有一些唱歌跳舞的天赋,连平时总被王腊梅诟病的倔强寡言都被艺术工作者看成了某种难得的气质,初选顺利过关。
可是被家里寄予厚望的周小玲却落选了。周小玲又一次大病不起。
这次周小安再不肯为了安抚妹妹的情绪放弃考试,王腊梅也想让家里再多一个挣工资的,给周小安做了一套新衣服让她好好准备复试。
可在复试的前一天,弟弟周小全却出了意外。
周小安忙于准备考试,把弟弟托付给了妹妹周小玲看顾,周小玲病后体虚,没能拉住周小全,让他滚下了矿上的废石堆撞坏了脑袋,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周小玲也因为自责过重几度昏迷,姐弟俩一起住进了医院。
周小全昏迷抢救,周小玲惊吓过度,抱着周小安又哭又叫不肯撒手,全家人乱成一团,等两个孩子都转危为安,周小安早就错过了考试。
那套为了考试而做的新衣裳也穿到了病愈上学的周小玲身上。
周小安又恢复了每天做家务筛煤渣的生活,一直到了十五岁,够了矿上的招工年龄就赶紧招工上班了。
因为文化程度低,周小安只能去矿场做选石头的临时工,一个月十四块五的工资,二十四斤粮食标准,一点不留地全都交给家里。
哥哥娶了媳妇,有老婆孩子要养,弟妹又上学,还有姥姥家一大家子要接济,她已经习惯了为这个家奉献一切。
本来周小安没准备这么早结婚,王腊梅更是打算让她多为家里挣几年工资。
这个年代,姑娘为了帮扶娘家二十七、八岁再嫁人的多得是,不出意外的话周小安肯定得拖成这样的大姑娘。
意外就出在小叔叔周阅海身上。
自从父亲周大海去世以后,周阅海十多年月月不间断地给家里寄钱。他在部队的级别越来越高,寄的钱也越来越多,可以说这个家能吃上饭还能一直接济王家一大家子人,大半是靠他在支撑的。
可是从去年起,周阅海忽然音信全无。
周阅海所在的部队派专人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并要求他们配合革命建设,对周阅海的事严格保密,却不提供任何周阅海的具体信息。
周阅海从此生死不明。
同样在部队当兵的周家三儿子周小林偷偷跟家里人猜测,周阅海很可能是牺牲了。
国内外局势不稳,战争一触即发,军队里有很多行动是秘密进行的,任务不结束就是绝密,参与人员即使牺牲了也不能通知家属。
而周阅海在升任上校团长之前是侦察营营长。
侦察营的人出秘密任务几乎是家常便饭,而且大部分都是绝密性质。
周家一下失去了周阅海的大笔接济,生活马上捉襟见肘。
其实按周家现在的情况,生活水平在工人家庭里已经算很不错了。四个孩子工作挣工资,两个媳妇也都有工作,王腊梅在家带孙子做家务,只有周小玲、周小全和两个孙女上学需要花钱。
相对于有些工人一个人赚钱养全家的情况,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堪称优越。
可是那是在不接济姥姥家一大家子人的前提下。
周大海矿难去世以后,王腊梅把矿上照顾她的工作指标让给了娘家弟弟王福昌,王家一大家子人也从农村来到了沛州城里生活。
可是那时候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王家除了王福昌都是农村户口,建国初期大规模招农村工的时候王家孩子小,等他们年龄够了,招工又必须要城市户口。
王家人好容易来到城里,王老太太说什么都不能让儿孙错过当城里人的机会,只能软硬兼施地让王腊梅接济。
这一接济就将近十年。
现在失去了周阅海的补贴,王家人却不能不吃饭,王老太太每天坐在周家哭天抹泪,王腊梅一筹莫展。
与此同时,周小玲的身体又出了问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必读书目 猗兰 说好的白衣天使呢? 倾尽所有来爱你 尊龙弄影(欢喜姻缘系列之一) 师尊,这是你逃离不开的世界 我发现我穿错了书 谁说我们要离婚 狼烟起 异世游 开局一朵蘑菇如何进化成神 大道和小道 豪门新贵[重生] [综漫] 真酒的我要怎么刷满正派好感度? 恰逢心悦卿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 和情敌奉子成婚了 我怎么穿着白月光的衣服 快穿之高考系统 主神老攻他又宠又怂[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