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名将之死对国运影响有多大?最直接的是战国李牧 > 第128章(第1页)

第128章(第1页)

安顿好一切,他便率领两万主力,浩浩荡荡地沿江东下。

谢晦看来还真是不懂打仗,因此任命庾登之为长史,让他总领军事。这是他最大的失误:人家说得清清楚楚,不想搅和进来,就差直接摊牌,但谢晦愣是听不懂。就像马邑之谋时,汉武帝派韩安国为统帅。这仗要是还能打赢,岂不奇怪?

当年二月,谢晦到达江口(今湖南岳阳北,洞庭湖入长江处),庾登之则进据巴陵(今湖南岳阳)。庾登之听说到彦之所部已经抵达彭城洲(今岳阳东北长江南岸之彭城矶)后,畏缩不前。适逢连日大雨,他不发一令,每天只呆坐于船中,完全是伸着脖子等待挨刀的姿态。道理很简单,一旦宋军后援赶来,破敌更无可能。谢晦催促进兵,庾登之就派人做出大囊装满茅草,悬挂在船帆上,声称准备火攻,但这需要合适的气象条件。谢晦只好答应缓兵半月。半月后天已放晴,庾登之不得已派出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结果一战而胜,宋军弃洲而逃。初战不利,宋军将军纷纷主张退屯夏口(今湖北武昌),等待援军,到彦之唯恐刘义隆震怒降罪,步子不敢太大,只退到彭城洲东北的隐圻,同时派出使者,极力催促檀道济。

谢晦初战告捷,得意无比,赶紧上表宋文帝,提要求讲条件。可是使者刚走,他就遭遇当头一棒:檀道济大军赶到,宋军士气复振。当然还有更坏的消息,此时他尚不知道:高进之已经带领一支精兵,抄小路直奔江陵而去。到了江陵便四处扬言:檀江州已带重兵前来,准备砍下谢晦的脑袋,以谢天下!消息传开,江陵愈发人心惶惶。

看到檀道济的旌旗,谢晦顿时方寸大乱。檀道济能征善战,谁不知道?他登高远眺,见对面战舰不多,这才约略放心,但还是没有采取行动。夜里风起,檀道济随即指挥所部,大小战船扬帆起航,舰队首尾相接,气势磅礴。

二月十九日,檀道济的攻击正式开始。

宋军泰山压顶,叛军哪里还有半点勇气信心。不等接战,便纷纷败逃。谢晦见势不好,只得趁着夜幕掩护,乘小船逃回江陵。周超倒还真有点本事,刘粹万余人马来攻,被他一顿暴揍,又打了回去。谢晦此时再见周超,雍州刺史不必再提,只有愧谢。识时务者为俊杰,周超看情形不对,立即抛弃军队,单帆赶到彦之军中请降,争取宽大处理。谢晦呢,带着兄弟侄子等七人,打马奔逃。有个侄子身体肥胖,无法骑马,拖累了行军速度,逃到安陆郡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时被抓住,押到建康,咔嚓一刀。

第31节:唱筹量沙大将军(8)

谢家子弟集中问斩,一时间看客云集。谢晦的另外一个女儿是彭城王刘义康的妃子。她不顾丈夫阻拦,披头跣足,号啕大哭,跪在父亲跟前说:&ldo;大丈夫当横尸疆场,奈何凌籍都市,自毁声望?&rdo;

然而自杀也好战死也好斩首也好,望族谢氏终究难逃枝头零落的命运。

四位顾命大臣解决掉三个,刘义隆不觉长吁一口气。檀道济平叛有功,迁都督江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增封千户。职衔虽然很长,但实惠只有千户之益,驻地由广陵改到江州。前面说过,南朝最重要的地区一荆二扬,即江陵与广陵;将檀道济从扬州迁到江州,可见宋文帝的戒备之心并未消除。这给檀道济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檀道济到任后,立即登门看望慰问名士陶渊明。当时诗人病饿数日,已经无法起床。檀道济既不忍又不解,劝他道:&ldo;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rdo;贫穷与饥饿并未能抽去诗人的脊梁骨。面对新任父母官,他不卑不亢地说:&ldo;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rdo;檀道济馈以粮肉,诗人全部挥而去之。

不要!

唱筹量沙

刘义隆统治三十年,还是做过一些事情的,比如觉得《三国志》过于简略,便诏令裴松之作注等等。期间社会相对安定,史称&ldo;元嘉之治&rdo;。

局势安定,皇位坐稳,他的目光也随即转向江北。公元430年正月,决议北伐。作战指导方针是:若北国兵动,先其未至,经前入河;若其不动,留彭城勿进。意在凭借淮、泗、河、济之间的水道,利用舟师机动,相继进取河南,但不与北魏决战。

当年三月,北魏对柔然用兵刚刚结束,宋文帝正式下令出征。兵力部署是:右将军到彦之率军五万,同时指挥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入黄河进攻碻磝(今山东任平)、滑台(今河南滑县),作为主力;骁骑将军段宏率八千精骑、豫州刺史刘德武统步兵一万后继,直指虎牢;长沙王刘义欣带兵三万控制彭城,监督各路形势,作为北伐统帅。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是一代雄主。他最终统一北方,功业段位比刘裕还要高。听说宋军即将北上,他立即召集部下商议。魏军南线将领都主张先发制人‐‐一线将军多无头脑,只知用命,或者还是强调个人作用。其中不乏这样荒唐的建议:悉诛河北流民在境上者,以绝其向导。司徒崔浩是南北朝时期一流的谋略家。他说:&ldo;南方下湿,入夏之后,水潦方降,草木蒙密……不可行师。&rdo;&ldo;彼若能北来,宜待其劳倦;秋凉马肥,因敌取食,徐往击之,此万全之计也。&rdo;拓跋焘从谏如流,决定后发制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北境战神  风流校医  我喜欢的你都有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蔚蓝  嫡女重生记(上)  表妹万福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捕风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来互相伤害啊  投喂病弱男配  穿越之妇道  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鬼咒  她病得不轻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权少的冒牌娇妻  童氏百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