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前后,也是孙眉去檀香山的第六年,他到达了创业的顶峰,不仅拥有1000多亩的牧场,还有数千头马、猪、牛,上万只鸡,全由雇工照顾。
像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家庭一样,孙中山的父母以及长兄孙眉都希望孙中山这位孙家的二儿子,走一条循规蹈矩,在大众看来&ldo;安分守己&rdo;的路。孙眉比弟弟大12岁,又很早就出洋闯荡,因此在&ldo;管教&rdo;弟弟的问题上,他感觉自己应该有更多的责任。深觉弟弟玷污孙家名誉的孙眉,要索回之前赠予的财产以示惩罚。出乎大哥意料之外,孙中山毫不迟疑地将那份财产归还给孙眉,并随同大哥到律师办事处办妥了退还手续,&ldo;财产不足以动我心&rdo;。
兄弟俩的矛盾一度继续激化。孙眉罚弟弟去锯木,还把他打了一顿;而少年气盛的孙中山也不示弱,跑到孙眉的书房里,把挂在墙上的关帝神像取下扔进厕所。虽然被哥哥留在店里帮做生意,但孙中山在侨民中继续谈论改变中国政治的话题,而学做生意也非他的本意,店里伙计也因孙中山被孙眉责打而看不起他。孙中山无法忍受这一切,几个月后,孙中山提出回香港继续上学,但孙眉拒绝给旅费。兄弟两人又吵了起来,孙中山一气之下,跑到火奴鲁鲁,原来的美籍教师芙兰蒂文资助其300美金作为回国旅费。
1885年4月,孙中山结束了在檀香山5个月的第二次生活,搭乘轮船回国,这一来一去,成为孙中山一生革命事业的关键,放大来说,也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里程碑‐‐经过曲曲折折,孙中山终于清楚,实现自己对民族改良期望的最佳途径,是回到中国,改造中国,从事革命。临行前赠送《华盛顿传记》和《林肯演说集》两本书给孙中山的那位美国老师应该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这位倔犟的学生在中国历史上,也成了与华盛顿、林肯一样伟大而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
闻讯赶到火奴鲁鲁的孙眉挽留未果。待弟弟走后,孙眉又深悔自己对幼弟督责过严,为求补偿,他先后寄了巨款给父亲孙达成,留作孙中山继续求学的学费。
1885年8月,19岁的孙中山回到香港中央书院复学。
两个月前,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定安南条约》(即中法新约),标志着持续两年的中法战争结束,越南从此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此前,清朝70岁老将冯子材镇守广西边境、赢得镇南关大捷;而法军溃败,并导致内阁倒台,但清朝仍然主动议和,这让孙中山痛心不已,开始坚定了他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决心。如果说早期的孙中山只有朦胧的反清意识,中法之战则让他的革命目标更加清晰而明确。
孙中山曾想学习军事或法律,作为从事改造中国所凭借的一种职业,但愿望未能实现。他最后决定学医。经由在檀香山结识的牧师喜嘉理介绍,1886年秋,20岁的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的附设医科学校,即南华医学堂学医。这所医院创办于1835年,是亚洲最早的西医院,1855年开始招生习医。
&ldo;先生年少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无事不言不笑,有事则议论滔滔。九流三教,皆可共语;竹床瓦枕,安然就寝;珍馐藜藿,甘之如饴。&rdo;这是那时候的孙中山留给同学的印象,看得出,在很多方面,他已显出卓然超群的特质。
孙中山的宿舍里放了一套自己买的《二十四史》全集,有同学嘲笑他,这套书只是供摆设而已,孙中山起初也并未申辩什么。直到有一天,同学何允文随意拿出一本书问其某一内容,孙中山对答如流,连试数册,均如此,同学们大为叹服。
当时,学校的妇科只许外国男学生临床实习,而中国男学生被拒绝在外。孙中山径直找到校长嘉约翰建言:&ldo;学生毕业后行医救人,遇有产科病症也要诊治。为了使学生获得医学技术,将来能对病者负责,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rdo;
这项建议很快被校方采纳。原来学校是男女合班上课,但男女生分开坐,中间挂着幔帐相隔,也是在孙中山的建议下,学校撤除了这道幔帐。
------------
&ldo;反清四大寇&rdo;
------------
这段时间,孙中山结认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一位叫郑士良。郑士良少有大志,习武术,曾在德国教会办的礼贤学校就读,也信奉基督教,毕业后进入博济医院学习,他是接受孙中山救国思想宣传的第一个人。孙中山对他评价颇高,称其&ldo;为人豪侠尚义,广交游,所结纳皆江湖之士,同学中无有类之者&rdo;。
尤列是孙中山在这个时期结交的另一个革命知己。尤列是广东顺德人,幼年受业于同乡名儒陆南朗。陆南朗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人,每次谈及宋、明亡国痛史时,总是热泪盈眶,悲伤不已。尤列游历过许多地方,对清政府的昏庸腐败痛恨不已,反清意志更加坚定。尤列到博济医院访友时结识孙中山,两人一见如故,尤列日后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重要帮助者之一。
1887年9月,孙中山转入香港西医书院(thelleofdiceforchese,hongkong)。香港西医书院是曾留学英国的何启博士为纪念亡妻而创办,学院移植英国医科大学五年学制,第二任教务长康德黎博士很器重孙中山,后来孙中山在伦敦蒙难时,也正是得到这位康德黎博士的全力救助,这是后话之一;西医书院有四个名誉赞助人,其中一位是李鸿章,李鸿章当年还曾在信中称赞这个学校:&ldo;将使知识由黑暗转为光明。&rdo;这也是孙中山后来上书李鸿章的原因,此为后话之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先结婚后恋爱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大数据修仙(上) 卫家女 回廊亭杀人事件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 七零纪事 快乐僵尸 灵杀 重生之民谣巨星 怦然心弦 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 若不是你长得美 风云殿 总裁轻些宠 乖,让我抱一下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黄帝玉璧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