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孙中山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孙中山提出的要求遭到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的否定,并在英外交部传为笑柄,称孙中山为&ldo;理论性的与喜说大言的政治家&rdo;。而格雷仍作绅士状地表示&ldo;英国将保持中立&rdo;。孙中山充满希望的英伦之行,也并不如愿。

虽然英国外交大臣此时并不看好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革命者,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冷冷拒绝孙中山的同时,在中国国内,江苏都督程德全已致电各省都督,希望孙中山回国组织临时政府。电文里说:

大局粗定,军政、民政亟须统一,拟联合东南各军政府公电恳请孙中山先生迅速回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权。中山先生为首创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组织临时政府,舍伊莫属。我公力顾大局,想亦无不赞成,即祈速复。

两天后,孙中山在致民国军政府电中,第一次公开表达了对民国总统人选的态度:&ldo;今闻已有上海议会之组织,欣慰。总统自当推定黎君。闻黎有请推袁之说,合宜亦善……&rdo;

后来很多学者认为,孙中山缺乏牢固掌握政权的意识,当初不该发这种同意黎或袁担任总统的电报。孙中山在电文后面也表示,不管选谁,&ldo;但求早固国基&rdo;,这正反映出孙中山超出一般政客的气魄和胸怀,这个思想也与他后来的&ldo;让位&rdo;举动一脉相承。

此后,孙中山对自己未来的政治出处,曾一再表态。据1911年11月23日路透社披露的孙中山与康德黎谈话,孙中山称自己的志向&ldo;不急在做中国之总理大臣&rdo;,只要做这个官&ldo;有益于中国,亦所不辞&rdo;。在一次讲话中,孙中山还说:&ldo;不论我将成为全中国名义上的元首,还是与别人或那个袁世凯合作,对我都无关紧要。我已做了我的工作,启蒙和进步的浪潮业已成为不可阻挡的。&rdo;

11月20日,当袁世凯在北京组成责任内阁时,孙中山又开始了他的法国之行。而他在法国受到的礼遇,较之于在英、美好得多。法国人对中国革命都表示同情,包括已卸任的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法国外交部长毕恭得知孙中山希望与他见面时说:

我哪里有不见孙逸仙的道理?中国正处在今天这个状况,无论什么事情都可能突然发生。孙逸仙的计划你怀疑有些空想吗?其实这并不重要,主要的是,他已经有了一个政党,而这个政党是完全可以推翻清政府的!

但是,孙中山同样未能从法国那里得到借款。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总裁西蒙虽然宴请了孙中山,却直接而坦率地拒绝了孙中山的借款请求,理由是四国银行已达成一致协议,法国必须&ldo;严格地遵守中立&rdo;。考虑到其他国家情形与此差异不会太大,孙中山决定立即归国,不再滞留。

4天之后,孙中山告别欢送他的留学生,由法国马赛乘&ldo;丹佛&rdo;号轮船归国。他的故乡此刻正以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欢迎这位革命的精神领袖归来。

------------

矛盾四起的革命队伍

------------

孙中山从法国乘英轮,途经槟榔屿、新加坡返回祖国。一路上他的行踪一直被严格保密。

这时武昌起义已过了45天,15个省宣布光复,其他省也是人心所向,随时都可能发生革命,全国的形势极好。同盟会此时完全可以一鼓作气,彻底扫除清王朝的最后的余威,但遗憾的是,此刻,革命内部又出现了矛盾。

1911年11月7日,黎元洪通电各省起义独立的军政府,提出建立中央政权的问题,9日又通电各省派代表到武昌,筹商组建临时政府之事。

11月11日,已经光复的江苏、浙江两省都督,联名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提议将代表大会放在上海召开。很快,山东、湖南等7地代表到达上海。

这样,就出现了武昌、上海两处都在筹备成立中央政权的情况,实际上双方都在争夺筹备中央政府的主动权,一时相持不下。最后,上海同意去武昌开会,但仍坚持各省留一人在沪。

当各省代表陆续到达汉口之际,11月27日,清军攻陷汉口、汉阳,大炮架上龟山,湘鄂革命军退守武昌后,形势十分危急。军政府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策。黄兴主张放弃武昌,率领所有精锐部队及军需供给,乘兵舰向东到南京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图收复。但他的意见遭到孙武等人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武昌是革命最先起义的地方,有精神象征之意义,一举一动关系着全局,如果不战自退,那么各省也会动摇。孙武认为,凭借长江天堑,敌方很难轻易渡江。参加会议的人一致赞成困守武昌,虽然大家仍推举黄兴做总司令,但意见不被采纳的黄兴乘船去了上海。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占了南京,此举也使上海江浙的声势大涨。而汉口、汉阳的失守,则大大削弱了武汉革命中心的地位。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本来就对黎元洪在武汉筹组中央政府心存不满,所以在攻克南京后,12月4日,他们就以形势吃紧、急需组织中央政府为名,召集在上海的代表开会。会上选举黄兴为&ldo;假定大元帅&rdo;,黎元洪为副元帅。第二天又决议,由大元帅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是黄兴坚辞不受,认为组织政府,&ldo;非我所能担任者也&rdo;,最后只勉强答应作为权宜之计,在孙中山归国前暂任此职。

上海此举并未同武汉协商,黎元洪在12月8日立即做出反应:通电各省都督,指责其&ldo;情节甚为支离&rdo;,要求设法取消,&ldo;以免混淆耳目&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乐僵尸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灵杀  总裁轻些宠  怦然心弦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  黄帝玉璧  风云殿  七零纪事  先结婚后恋爱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回廊亭杀人事件  大数据修仙(上)  若不是你长得美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重生之民谣巨星  乖,让我抱一下  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  卫家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