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灵柩由中央公园出发,送殡的人又达到30万人之众,更有2万多人一直追随灵柩,从西直门步行到碧云寺,其中不少是青年学生和工人。宋庆龄头罩黑纱,身穿黑色夹袍,着黑鞋,乘一辆由两匹马牵引的黑车,跟随在孙中山灵车之后。孙中山的灵柩暂厝于西山碧云寺的金刚宝塔内,直到1929年奉安,孙中山的灵柩一直安放于西山。据说北伐战争期间,奉系军阀张作霖眼见北伐军步步紧逼,疑为孙中山在天之灵庇佑,曾起毁坏孙中山遗体之念,但由于僧人悉心照料,张作霖未能得逞。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解除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职后,曾与随从同游南京东郊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墓),在今中山陵所在地休息时,见其地三峰并峙,蜿蜒如龙,山名紫金,又与他先祖居住的广东东江上游紫金县县名相同,因此笑着对随员说:&ldo;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躯身。&rdo;直至弥留之际,孙中山叮嘱宋庆龄将他安葬在紫金山。
孙中山逝世后,1925年4月11日,宋庆龄亲赴南京紫金山勘察孙中山墓址,经勘察,择定南京紫金山南麓中茅南坡为墓地。这里前临平川,后拥青峰,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南达钟汤路,面积约六千余亩。20日,宋庆龄为继续勘察孙中山墓址再次赴南京。
1925年5月中旬起,以杨杏佛任主任干事的总理葬事筹备处登报悬奖征求设计图案。四个月中,共收到各地工程师设计的陵园图案40余份,全部在上海大洲公司3楼公开陈列。从9月15‐20日,为陵园图案评判日期。经宋庆龄等亲属及有关专家、官员讨论评审,远在美国求学的工程师吕彦直的设计图案以第一名当选。
这一设计图,在紫金山指定的坡地,以高度线140米处为,由此而上达到170米左右,为陵墓之本部,&ldo;广500尺,袤800尺&rdo;,其范界略呈一钟形,象征警世的木棒。宋庆龄等认为,吕彦直的设计,融会中国古代和西方建筑精神,特创新路,别具一格,庄严俭朴,寓意深远,实为呕心沥血之作。
1926年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纪念日。3月4日,宋庆龄从广州经上海赴南京,参加中山陵奠基典礼。12日,全国各地代表近万人参加中山陵奠基仪式。基石刻有&ldo;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国国民党为总理孙先生陵墓奠基礼&rdo;29个字,字作颜体,由谭延闿手书,国民政府拨付30余万元开办建筑费。
1929年5月,耗资100多万的中山陵建成,国民政府决定将孙中山遗体由北平西山碧云寺暂厝地移葬新陵,国民政府特命蔡元培、宋庆龄赴北平接灵。5月22日,国民政府在北平西山碧云寺为孙中山举行了隆重的换棺仪式。孙科请协和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将孙中山的遗体揩拭干净,加裹白绸,并理发,然后由孙科、郑洪年、马湘为其穿了内外衬衣、白绫内裤、白丝袜、黑缎鞋,外加素蓝纱袍、黑素缎马褂、白丝手套。穿戴整理完毕之后,孙中山遗体被小心翼翼地移入紫铜棺内‐‐这副紫铜棺是从美国订购的,制作考究,外形精美,价值15万两白银,于1925年8月运到上海孙中山先生丧事筹备处。宋庆龄看后很满意。1927年4月,上海葬事筹备处迁到南京,紫铜棺也运到南京。1928年12月30日,紫铜棺被运往北京。
易换下来的那副楠木玻璃棺,放入了孙中山的衣服、鞋袜后,被封入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内,立法院长胡汉民为之题写了&ldo;孙中山先生衣冠冢&rdo;石碑。第一副楠木小棺则存放在北京中法中学。今天在碧云寺中山纪念堂,可以看到一口带玻璃盖的漆成黄色的铜棺,这是当年孙中山去世时去苏联定制的水晶棺,但因为保管不善而破裂,而二次派人入苏购买的玻璃盖钢棺不利于遗体保存,所以这副苏联政府赠送的棺材,后来一直放在碧云寺供人瞻仰。
1929年5月26日,灵柩自北京西山起运南下,28日抵南京,30日举行公祭。
1929年6月1日,正式举行奉安大典,蒋介石主祭。孙中山的8名卫士抬紫铜棺入墓穴安葬。此后多年,虽历经战乱,江山易主,但中山陵始终未受破坏。
------------
不尽的哀荣(2)
------------
中山陵纪念馆如今还保存着两张珍贵的老照片,分别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谒陵时的情形。周恩来那张摄于1946年5月,当时作为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团长的他,在抵达南京后,马上前往中山陵谒陵。毛泽东那张摄于1953年2月23日,照片上的毛泽东正与陪同人员,由中山陵的正门大道上往前走。毛主席谒陵时,当时有关方面从安全保卫的角度出发,安排毛泽东从一条边侧小道上陵。毛泽东闻知这个安排后觉得不妥,说,我堂堂一个国家主席,从小道走成何体统?不能从小道走。于是便有毛泽东从正门大道谒陵的照片。
195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中央组成了谒陵代表团。毛泽东特别请朱德委员长率团前往。而在1966年,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时,由于&ldo;文革&rdo;运动方兴未艾,谒陵的规模和场面小了许多。中山陵也两次留下了邓小平的足迹:1975年4月,他陪朝鲜主席金日成谒陵;1985年2月,他带着小外孙,在江苏省委、省军区领导陪同下谒陵。
在中山陵园旁边还有廖仲恺夫妻合葬墓,廖仲恺遇刺中弹身亡于1925年8月20日,47年之后,即1972年9月1日,他的夫人何香凝病逝于北京。依照她&ldo;生同寝,死同穴&rdo;的遗愿,灵柩运往南京与廖仲恺合葬。何香凝逝世9年之后,宋庆龄病逝于北京。她的遗体火化的第二天,骨灰就用专机运往上海,安葬于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身为孙中山的夫人和战友,却没有与孙中山合葬,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 风云殿 快乐僵尸 黄帝玉璧 回廊亭杀人事件 总裁轻些宠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 灵杀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大数据修仙(上) 重生之民谣巨星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 若不是你长得美 怦然心弦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七零纪事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乖,让我抱一下 卫家女 先结婚后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