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也就是1935年3月双日,德国正式背弃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再次提出征兵,并直布德国军队将增加到36个师。英、法、意在4月11日的斯特雷萨会议上作出了反应,它们一致同意共同行动,反对德国的威胁。事实证明,这一&ot;斯特雷萨阵线&ot;与两年前的《四国公约》一样无用。各签约国很快就开始自行其是:意大利忙着准备入侵埃塞俄比亚;英国于6月18日与德国签订了一份单独的海军协定,允许德国建立起一支相当于英国海军力量的35的海军;法国于5月8日与苏联缔结了一份为期5年的同盟条约,双方同意,如果一方遇到无端的进攻,另一方将予以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于5月16日与苏联签订了类似的条约,不过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援助取决于按照1924年的同盟条约也必须提供援助的法国。
总之,在希特勒掌权的刺激下,两年内出现了好几个旨在阻止这位&ot;元首&ot;的任何侵略行径的新的外交集团‐‐巴尔干协约国、复活的小协约国、法苏同盟和捷苏同盟。但是,在这些外交集团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例如,《英-德海军协定》就引起了巴黎的不满,1934年1月签订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也没得到巴黎的赏识,令人捉摸不定的赖伐尔根本不信任他的苏联盟国,宁愿自己私下另外做交易。随着埃塞俄比亚危机的爆发,这些分歧成为彻底破坏国际联盟和战后整个外交结构的日益豁开的裂口。
三、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的军团侵入独立的非洲王国埃塞俄比亚。促成这一赤裸裸的侵略的因素有好几个,一个因素是法西领主义者为扩展疆土而酿场扩展疆土。墨索里尼宣称:&ot;帝国的发展是生命力的主要表现,反之则是衰退的表示。&ot;对帝国鼎盛的这种热望因回想起1896年在阿杜瓦的失败‐‐当时,一支2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惨败于部落民之手‐‐一而得到加强。大萧条的影响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因为意大利的失业人数从1926年的11万人上升到1931年的73万人,进而上升到1933年的100多万人,从而导致了这样一种通常的理论解释,即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意大利人对这一点特别热心,因为英国和法国已获得非洲所有上等的领地,留给意大利人的只是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兰的多沙的荒地。
当时,一位意大利工程师表达了这种扩张的决心,他抱怨说他在厄立特里亚我不到黄金。&ot;但在阿比西尼亚&ot;,他又说,&ot;却还有铂白金,付很少的代价就可以找到它们。但是,它们都被埋藏在地底下。人们除了在阳光下游荡其他什么事都不做。当你真正地观察到这一点时,如果你还认为,一个民族可以出十足的懒惰而对无数的财富实行禁运,而其他民族却必须在贫瘠的土地上与各种自然力作斗争,那将是不道德的。&ot;墨索里尼拿定主意后就立即决定采取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他认为赖伐尔已给他开了绿灯,并以为来自其他地区的反对不会坚决到足以阻止他的地步‐‐这一设想证明是完全有道理的。
意大利人发动侵略的借口使人联想起日本人在满洲制造的事件。1934年12月5日,埃塞俄比亚军队与意大利军队在靠近意属索马里兰和埃塞俄比亚边境地区的瓦尔瓦尔发生了冲突。海尔&iddot;塞拉西皇帝提出,把瓦尔瓦尔是在意大利领土上还是在埃塞俄比亚领土上这一问题交给仲裁委员会解决。墨索里尼拒绝接受这一提议,相反,在公开准备入侵的同时提出了种种要求。1935年9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塞缨尔&iddot;霍尔爵士在国联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保证,英国将支持反侵略的行动:&ot;依照国联明确规定的义务,为了共同维护整个《盟约》,尤其是为了共同坚定地抵抗所有无端的侵略,国联将站在反侵略的一边,我国也将站在反侵略的一边。……&ot;正如一位代表所说的那样。这篇演讲是&ot;国联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页&ot;。但是,霍尔似乎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即将投票选举的英国选民身上,因为他以后的行为不是在支持而是在破坏&ot;共同抵抗无端的侵略&ot;。
在意大利人开始侵略的一个多星期之后,国联理事会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国联大会根据盟约第十六条投票赞成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这些制裁于1935年11月18日生效,它们包括禁止给意大利以武器、贷款和原料,但不包括主要原料‐‐石油、煤、铁和钢等。尽管有这样的局限,这些制裁仍然是阻止意大利前进的重要开端。而且,世界舆论也以压倒之势反对墨索里尼的侵略。埃塞俄比亚人在顽强地进行抵抗,不过,意大利人最初很难向前推进不是由于其对手的战斗力,而是由于几乎完全没有道路。
此时,狡猾的赖伐尔滥用了阻止意大利人前进的小小机会。1935年12月初,他说服霍尔接受了一个计划,根据这个计划,意大利将彻底地获得大约半个埃塞俄比亚,并将控制余下的半个埃塞俄比亚,把它作为&ot;经济扩张和拓居的地区&ot;。这两位谈判者都同意对这一计划进行保密,直到将它提交给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和国际联盟这些有关方面为止。不过,赖伐尔预料这一计划会在英国遇到麻烦,因此,他同意让法国新闻界开始注意到这一计划。使他吃惊的是,有关这一秘密协议的消息在伦敦和巴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愤怒。霍尔被迫辞职,由安东尼&iddot;艾登继任外交大臣。第二个月,赖伐尔在受到议院的痛击之后也不得不辞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老板抽风了 女配她有锦鲤血统 独占深情 这是一支离别的歌 圈养 闺范 敌后武工队 攒一口袋星星送给你 邪凰归来:废柴逆天太子妃 你才像玩家[无限] 毛绒绒的恋综直播间 我的夫君是判官 大理寺探案密令 原来我早就宠冠六宫了 薄荷瘾 炮灰手撕主角光环[快穿] 穿到反派身上佛系养老 想你时风很甜 拐个道士做老公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