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而言,刘封信中所述,更贴近南郡的具体战事。
只是我有一事不解:关羽为何不跟刘封一同逃入麦城?如今关平尚在房陵,关羽完全可以走麦城入房陵。
不往北逃,却往南走,这又是何意?”
徐晃闻言猜测道:“我以为,并非是云长不想跟刘封一同逃入麦城,而是刘封在慌乱中独自走逃麦城。
云长能自乌林反道奇袭公安城,又在江津口大破孙权,定有大量战船在手,即便在江陵战败,也可乘船渡江去武陵郡。
再观刘封信中所述,投魏王的理由是‘进不能夺江陵、退不能保上庸,已无颜再回成都’,给的承诺又是‘替魏王守合肥攻建业,上报魏王知遇之恩,下报汉中王父子恩义’。
刘封虽有降意但又不肯忘却跟刘备的父子恩义,这跟昔日云长在徐州受困归降魏王时,颇为相似。
反观孙权,言语遮掩。口口声称要归还那两万军士却又无实际行动,又试图让我等相信他在江陵作战不利,还想让我等出兵协攻上庸三郡。
关平在上庸三郡有一万兵马,我等去攻上庸,损伤必不会小,得不偿失。
会不会是因为上回派遣使者去江陵恐吓孙权后,孙权担心我等蹑足其后且想让我等与关平厮杀,故而来信示弱?”
满宠在听了赵俨和徐晃的分析猜测后,也开口道:“方才我将自己代入了关羽在乌林时的处境,若换做是我,是绝对不会自乌林反道奇袭公安城的。
公安城易守难攻,一旦奇袭失败,就会四面受敌,再无逃生的机会。
可关羽不仅选择了奇袭,还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了江陵城下,更是联络了城中内应想要一战拿下江陵城。
这般势烈如火的攻势,也的确很符合关羽的用兵风格。
孙权窃得江陵已久,定也会严密监视城内的官吏士民,以吕蒙等人的智计,也能猜到关羽想要联合内应破城,将计就计,也不无可能。
再者。
昔日关羽围樊城时,若非徐将军长驱直入,我等都无法跟外界取得联系,倘若真如孙权所言,他的信使不可能抵达襄阳。
故而以我观之,刘封信中所述,更为可信。”
不论是赵俨、徐晃还是满宠,都不约而同的偏向于相信刘封的信中所述。
这样的结果,就连刘封本人都是没预料到的。
刘封也没想到孙权竟然也会派遣信使去樊城。
派信使就算了,孙权不知为何对南郡的战事又讳莫如深。
或许是怕丢了面子?
亦或者其他?
对比刘封逻辑分明的战事罗列,谁更真谁更假,一目了然。
虽说赵俨、徐晃还是满宠三人都偏信于刘封的信中所述,但曹仁也不会一股脑子的选择对刘封信中所述尽信。
曹仁又看向了沉默不语的于禁。
于禁带了一万军士回襄樊,极大的缓解了曹仁兵力紧张的压力。
再加上曹操听闻于禁归来后,又专程派人来安抚:以春秋时期荀林父、孟明视的旧事来安慰于禁,认为于禁兵败非战之罪。
故而曹仁虽然鄙夷于禁的投降但也没有表露出对于禁的任何不满。
如今局势未明,曹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因内部不和而引新的危机。
赵俨、徐晃、满宠、吕常也看向了于禁。
在场众人。
于禁是唯一一个跟刘封近距离接触过的。
在判断刘封信中所述真假上,于禁的看法也极为重要。
斟酌了片刻。
于禁沉声道:“刘封信中所述南郡战事,我不敢妄言真假。
我可以确定的是,刘封这个人重情重义,我曾以‘刘封身为养子,身处嫌疑之地又不能思防自卫’为由想要劝刘封北归魏王。
刘封却义正辞严的称我只是迂腐之见,又称刘禅当王世子是刘备父子三人私议所得。
观其言语,也对刘备颇为敬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斗罗:和玉小刚私奔?后悔别求我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斗罗:翡翠毒皇 斗罗:凤神降临,帝炎焚天 玄学亲妈归来,反派儿子立正站好 我今来见白玉京 美漫:从山寨军火商开始 猎人:我死了也变强了 华娱从一夜爆红开始 契约红发香克斯,校花踢我下船 全职法师:地狱开局,但暗影君王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聊天群:人在斗罗,祸害诸天 人在斗罗写日记,武魂白虎异能锁 让你cos,你真合体帝皇铠甲? 斗罗:我,收徒就变强! 斗罗:鲨之猎刃,潜行于黑暗! 斗罗:我兽神帝天,开局顶撞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