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寄故乡散文 > 第23章(第1页)

第23章(第1页)

这次土改是全国性的,也是最后的一次,规模很大。我们那个土改工作团分到江西进贤。这个团的成员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大学教授、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商业局的、园林局的、歌剧院的演员、教会医院的医生、护士长,还有这位静融法师。浩浩荡荡,热热闹闹。

我和静融第一次有较深的接触,是说服他改装。他参加工作团时穿的是僧衣‐‐比普通棉袄略长的灰色斜领棉衲。到了进贤,在县委学文件,领导上觉得他穿了这样的服装下去,影响不好,决定让他换装。静融不同意,很固执。找他谈了几次话,都没用。后来大家建议我找他谈谈,说是他跟我似乎很谈得来。我不知道跟他说了一通什么把马列主义和佛教教义混杂起来的歪道理,居然把他说服了。其实不是我的歪道理说服了他,而是我的态度较好,劝他一时从权,不像别的同志,用&ldo;组织性&rdo;、&ldo;纪律性&rdo;来压他。静融临时买了一套蓝咔叽布的干部服,换上了。

我们的小组分到王家粱。一进村,就遇到一个难题:一个恶霸富农自杀了。这个地方去年曾经搞过一次自发性的土改,这个恶霸富农被农民打得残废了,躺在床上一年多,听说土改队进了村,他害怕斗争,自杀了。他自杀的办法很特别,用一根扎腿的腿带,拴在竹床的栏杆上,勒住脖子,躺着,死了。我还没有听说过人躺着也是可以吊死的。我们对这种事毫无经验,不知应该怎么办。静融走上去,左右开弓打了富农两个大嘴巴,说:&ldo;埋了!&rdo;我问静融:&ldo;为什么要打他两个嘴巴?&rdo;他说:&ldo;这是法医验尸的规矩。&rdo;原来他当过法医。

静融跟我谈起过他的身世。他是胶东人。除了当过法医,他还教过小学,抗日战争时期拉过一支游击队,后来出了家。在北京,他住在动物园后面的一个庙里(是五塔寺么)。北京解放,和尚都要从事生产。他组织了一个棉服厂,主办一切。这人的生活经历是颇为复杂的。可惜土改工作紧张,能够闲谈的时候不多,我所知者,仅仅是这些。静融搞土改是很积极的。我实在不知道他是怎样把阶级斗争和慈悲为本结合起来的,他的社会经验多,处理许多问题都比我们有办法。比如算剥削账,就比我们算得快。

我一直以为回北京后能有机会找他谈谈,竟然无此缘分。他刻了一方图章,到我家来,亲自送给我,未接数言,匆匆别去。我后来一直没有再看到过他。

静融瘦瘦小小,但颇精干利索;面黑,微有几颗麻子。

阎和尚

阎长山(北京市民叫&ldo;长山&rdo;的特多)是剧院舞台工作队的杂工,但是大家都叫他阎和尚。我很纳闷:

&ldo;为什么叫他阎和尚?&rdo;

&ldo;他是当过和尚。&rdo;

我刚到北京时,看到北京和尚,以为极奇怪。他们不出家,不住庙,有家,有老婆孩子。他们骑自行车到人家去念佛。他们穿了家常衣服,在自行车后架上夹了一个包袱,里面是一件行头‐‐袈裟,到了约好的人家,把袈裟一披,就和别的和尚一同坐下念经。事毕得钱,骑车回家吃炸酱面。阎和尚就是这样的和尚。

阎和尚后来到剧院当杂工,运运衣箱道具,也烧过水锅,管过&ldo;彩匣子&rdo;(化装用品),但并不讳言他当过和尚。剧院很多人都干过别的职业。一个唱二路花脸的在搭不上班的年头卖过鸡蛋,后来落下一个外号:&ldo;大鸡蛋&rdo;。一个检场的卖过糊盐。早先北京有人刷牙不用牙膏牙粉,而用炒糊的盐,这一天能卖多少钱?有人蹬过三轮,拉过排子车。剧院这些人干过小买卖、卖过力气,都是为了吃饭。阎和尚当过和尚,也是为了吃饭。

第三节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我的家乡有&ldo;吃晚茶&rdo;的习惯。下午四五点钟,要吃一点儿点心,一碗面,或两个烧饼或&ldo;油端子&rdo;。一九八一年,我回到阔别四十余年的家乡,家乡人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一天下午,&ldo;晚茶&rdo;是烧饼。我问:&ldo;这烧饼就是巷口那家的?&rdo;我的外甥女说:&ldo;是七拳半做的。&rdo;&ldo;七拳半&rdo;当然是个外号,形容这人很矮,只有七拳半那样高,这个外号很形象,不知道是哪个尖嘴薄舌而极其聪明的人给他起的。

我吃着烧饼,烧饼很香,味道跟四十多年前的一样,就像吴大和尚做的一样。于是我想起吴大和尚。

我家除了大门、旁门,还有一个后门。这后门即开在吴大和尚住家的后墙上。打开后门,要穿过吴家,才能到巷子里。我们有时抄近,从后门出入,吴大和尚家的情况看得很清楚。

吴大和尚(这是小名,我们那里很多人有大名,但一辈子只以小名&ldo;行&rdo;)开烧饼饺面店。

我们那里的烧饼分两种。一种叫作&ldo;草炉烧饼&rdo;,是在砌得高高的炉里用稻草烘熟的。面粗,层少,价廉,是乡下人进城时买了充饥当饭的。一种叫作&ldo;桶炉烧饼&rdo;。用一只大木桶,里面糊了一层泥,炉底燃煤炭,烧饼贴在炉壁上烧熟。&ldo;桶炉烧饼&rdo;有碗口大,较薄而多层,饼面芝麻多,带椒盐味。如加钱,还可&ldo;插酥&rdo;,即在擀烧饼时加较多的&ldo;油面&rdo;,烧出,极酥软。如果自己家里拿了猪油渣和霉干菜去,做成霉干菜油渣烧饼,风味独特。吴大和尚家做的是&ldo;桶炉&rdo;。

原来,我们那里饺面店卖的面是&ldo;跳面&rdo;。在墙上挖一个洞,将木杠插在洞内,下置面案,木杠压在和得极硬的一大块面上,人坐在木杠上,反复压这一块面。因为压面时要一步一跳,所以叫作&ldo;跳面&rdo;。&ldo;跳面&rdo;可以切得极细极薄,下锅不浑汤,吃起来有韧劲而又甚柔软。汤料只有虾子、熟猪油、酱油、葱花,但是很鲜。如不加汤,只将面下在作料里,谓之&ldo;干拌&rdo;,尤美。我们把馄饨叫作饺子。吴家也卖饺子。但更多的人去,都是吃&ldo;饺面&rdo;,即一半馄饨,一半面。我记得四十年前吴大和尚家的饺面是一百二十文一碗,即十二个当十铜元。

吴家的格局有点特别。住家在巷东,即我家后门之外,店堂却在对面。店堂里除了烤烧饼的桶炉,有锅台,安了大锅,煮面及饺子用;另有一张(只一张)供顾客吃面的方桌。都收拾得很干净。

吴家人口简单。吴大和尚有一个年轻的老婆,管包饺子、下面。他这个年轻的老婆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很苗条。肤色微黑。眼睛狭长,睫毛很重,是所谓&ldo;桃花眼&rdo;。左眼上眼皮有一小疤,想是小时生疮落下来。这块小疤使她显得很俏。但她从不和顾客眉来眼去,卖弄风骚,只是低头做事,不声不响。穿着也很朴素,只是青布的衣裤。她和吴大和尚生一个孩子。还在喂奶。吴大和尚有一个妈,整天也不闲着,翻一家的棉袄棉裤,纳鞋底,摇晃睡在摇篮里的孙子。另外,还有个小伙计,&ldo;跳&rdo;面、烧火。

表面上看起来,这家过得很平静,不争不吵。其实不然。吴大和尚经常在夜里打他的老婆,因为老婆&ldo;偷人&rdo;。我们那里把和人发生私情叫作&ldo;偷人&rdo;。打得很重,用劈柴打,我们隔着墙都能听见。这个小个子女人很倔强,不哭,不喊,一声不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迨诸父异爨  我的世界守护者  伊月圆缺/洢月圆缺  祖传算命了解一下  咸鱼老祖宗她被迫成为顶流  夭折的千古一帝: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周世宗  美妾  重返1998  篮球之神  Owner  争端:地区危机  末世金甲  定风波[罗成同人]  为了阻止徒弟黑化我只能拼了[女尊重生]  相爱两相厌  玉氏春秋  祸水老祖她又掉马了  麒麟书院  江春入旧年  你是我的阳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