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约,汊川工坊中,汉獠同工,倒是罕见啊。”
“倒也没甚么罕见,沔州工坊,多是如此。”
“难道汉獠不争么?”
“旬日做工,苦不堪言,哪有甚么气力去争个长短。反倒是亲近不少,多是同仇敌忾,时常和别家同行斗殴,这才是让人头疼的。”
听到裴行俭的话,长孙无忌一时无言。
第九十三章耿直的尬聊
一个下州所属的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大约民千几百户就了不得,再有二三十个乡寨,其间或有村,或有落,或有人家。
桃花源记那般的描写,多是在这些远离中央的州县。而这里的人们,那些扎根于此地的普通农户、山民,也的确确也桃花源记那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知,是漫长时代中,苦作数代农家子弟的特点。在没有廉价的纸,廉价的印刷术,中央政府普及的官方经典,完善的科举道路之前,农家子弟要谈吐自信,“出淤泥而不染”,可能性为零。
“上品无寒士”除了门第贵种的粗暴阶层划分之外,更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有效的选才方式。
因为,“才”,魏晋以来,多起伏于“门”,哪怕是“寒门”。
正经的农户子弟,他们从来不是“门”,他们在“八王之乱”前后的发迹历程,一定伴随着暴力,且在暴力中,淘汰了数以百万计算的同类,这才登顶。
马周缘何难能可贵,为何两京之中,训诫家中子弟时,尤以马宾王为“别人家孩子”之最?因为马周只有一个。
汊川县,原本只是一个几度破落又恢复的穷苦地界,但入眼处,竟是欣欣向荣安逸祥和,长孙无忌即便“事命于君王”,却也让自己“旧时抱负”对这些画面,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这敬意,便是汊川县城之外,集聚的市镇中,那些梳髻小儿,手中挥着亮黄枯竹杖,却郎朗念道:“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小儿肩挎书包,包中有书卷,饶是扣在小儿髻上的兜帽被寒风吹的微动,也还是冻的嘻嘻哈哈,抱着脑袋冲到了“私塾”。
“汊川还教屈子、荀子之学?”
长孙无忌胸腹之间,仿佛有一股力量,只让他觉得分外有力,竟是与有荣焉。裴行俭老老实实回道:“回紫微令,荆襄多以‘去假求真’为理,长史同往来州县同僚及友朋,又常言‘惟楚有才,只求真理’,故兴起‘私塾’,多因之而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嫁给残疾反派后我每天都在变美 潮涌 成为星际锦鲤之后 这个管家是假的 软玉生香 狼绝天下之祸世女妖 末世转生 爱太慌张 活到死不如玩到死 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 江山盛世 冷宫皇子种田记 龙女A的出逃白月光[GB] 观命[古穿今] 女配在年代文里暴富 炮灰妹妹的人生[快穿]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重生]深宅养团子GL 弱爱依恋症 清穿之清闲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