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安焘,包括自己这几个人在内,同样也没有注意,这才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然而王巨却立即注意到了,不注意到就没有后面安排了。
这不仅得要手中有着力量,还得有高明的智慧了,智慧是好听的说法,应当是心机。
后面的发展更是心机的表现,如果王巨真象富弼回到洛阳后的那么大度,知道这些乡绅的真面目,为何没有在富弼没有进京之前,暗中通知一下,再稍稍示好,那么富弼几人无疑会改观对王巨的想法,即便还是去了京城,稍稍说几句,大家各自有一个台阶下,此事不就完美解决了。
站在富弼角度确实是这么考虑的,然而不提这是王巨有意布下的计谋,就不是有意布置的计谋,他们这群人中有了司马光,王巨会不会想&ldo;完美解决&rdo;?
但王巨没有,相反的,他选择了最激进的做法,利用这个漏洞,将自己一行人软禁在驿馆,再利用这些高利贷乡绅的丑态,将自己这几位老臣一生的光辉完全抹黑。
事后呢,王巨还假惺惺地做着好人。
这事儿,不仅王巨心机深,还十分地恶心。
也就是李定的做法,将富弼的想法引向了另一面。
于是富弼在弥留之际,回给梁焘回了一封信。
信中说,国家之所以有这些乱象,是谀佞者进,人主不闻有过,惟恶是为,所以致乱。但皇帝身边多是小人,所以忠言不得进。
又说先是王安石,后是王巨,以利诱君,因此今天上自辅臣,下及庶士,畏祸图利,习成弊风,忠词谠论,无复上达,致陛下聪明蔽塞。
特别是王巨,其手段暴厉胜过王安石十倍,比如自己这一行进京,说软禁就软禁了,古今往来,有几个权臣敢这么做?
不但手段,最可怕的是其心机。富弼将自己所想的,也写在信中。
又说,至此,大前年刺相案十之八九,可以断定是王巨的苦肉计。
而且富弼这时病得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又写了一句话,那就是王巨非是王安石,弄不好就是宋朝的王莽与曹操!为何呢,因为朝中大臣上下一起被他迷惑,这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他在军中的威望。
信到梁焘手中,乃是私信,然而富弼死了。
中国有一个很不好的传统,活人为小,死者为大。活着的父母亲不孝顺,但死了的父母亲,四时八季,必须祭拜……
梁焘就写了一篇奏章,以及这封信,一起递向京城,弹劾王巨,就是王巨逼死富弼的,如果富弼不遭此羞侮,不忧郁积重,如何能薨逝?
不要小看了这道奏折。
想一想蔡确之死,对另一个时空宋朝的影响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第一宠婚:军统大帅,干掉你 重生晋阳:嫡女为后 全世爱 密路 六零海岛女军医 末世之我真不是丧尸 戏精老公今天作死没 兴龙吟 我欲春风 霸道楚少:总裁的傲娇小娇妻 回到三十年前 她妖艳有毒[快穿] 祭献修仙 潇洒与优雅 过来给我亲一口/来谈个恋爱呗 美人事君 八零宠婚:致富种田秀恩爱 画皮人偶师 金粉丽人 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