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天下为公孙中山传要点内容摘要 > 第64章(第1页)

第64章(第1页)

1920年,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契切林写信给孙中山,要求与中国争取解放的力量建立联系,而孙中山直到1921年6月14日才收到这封信,这也是孙中山首次正式接获苏俄官方的来函。8月28日,孙中山写了一封回信,除了介绍中国目前的形势外,孙中山在信末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在这个期间,我希望与您及莫斯科的其他友人获得私人的接触。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苏维埃的组织、你们军队和教育的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另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由此,客观上也为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和苏俄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条件。

1921年12月,从共产国际来的代表马林自上海来到桂林拜访了孙中山。马林在桂林住了9天,与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会谈中,马林试图要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苏俄的观点,希望能达成孙中山与苏俄的联盟;孙中山则表示:&ldo;一俟义师北伐,直捣幽燕,再谋具体合作,未为晚也。&rdo;虽然这次孙中山委婉地拒绝了马林的提议,但&ldo;联俄&rdo;的念头,已在孙中山头脑里悄然播下种子。

1922年4月,共产国际远东处书记马林到广州又拜访了孙中山,按照苏俄和共产国际指示,马林再次提出了同苏俄联盟的问题。孙中山回答:&ldo;请不要忘记,香港就在旁边,如果我现在承认苏俄,英国人将采取行动反对我。&rdo;此时的孙中山仍显得犹豫不定,他一方面希望在将来的革命事业中能够得到苏俄的帮助,但眼下的国际形势及国民党内部亲英美、反苏俄的力量又让他一时难以下定决心。

这一年,由于陈炯明叛变,回到上海的孙中山心情十分沉重。孙中山不得不重新思索革命的出路,寻找新的同盟者。苏俄的友善态度使他下决心走上和苏俄结盟的道路,他自己描述他这时候的心态: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们在河中被急流冲走。我们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它。英国和美国在岸上大声喊,千万不要抓那根稻草,但是他们不帮助我,他们自己只顾着嘲笑,却又叫我不要抓苏俄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总比什么也没有强。

8月,马林与孙中山在上海再次会面。两人有如下一段对话:

孙:我现在感到与苏俄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系是绝对必要的。

马:劝你不要单纯用军事行动去收复广州,而要以上海为基础开展一个群众性的宣传运动。我去莫斯科,共产国际已经通知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

8月23日,中共早期领导者李大钊来到上海莫利哀路孙中山的寓所中,讨论如何&ldo;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rdo;,孙中山对李大钊的真诚来访表示很高兴,李大钊回忆两个人谈话&ldo;畅谈不倦,几乎忘食&rdo;。

孙中山对李大钊十分尊敬,宋庆龄记得&ldo;我们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里来。孙中山见到这样的客人后,常常说,他认为这些人,是他真正的革命同志,他知道在斗争中,他能依靠他们明确的思想和无畏的勇气。&rdo;据宋庆龄说: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ldo;因此要救活他,就要新的血液。&rdo;根据《李大钊传》记载,也是在孙中山家中,孙中山谈到了希望李大钊加入中国国民党,李大钊说自己是第三国际的党员,孙中山说:&ldo;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rdo;李大钊根据党的指示,同意了孙中山的提议。由张继作介绍人,由孙中山主盟,加入了国民党。这也为今后的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开了先河。陈独秀、蔡和森此后也先后加入。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国焘对当时孙中山所处的环境及合作的过程也有很详细的记载:

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先生一时似乎失掉了一切。当时孙先生的处境十分恶劣,陈炯明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者,而且获得一部分舆论的同情。北京在高唱孙中山与徐世昌同时下野的调子,北方的实力派吴佩孚和西南各省的联省自治派,都在或明或暗地支持陈炯明。国民党分子背离他的也不少,尤其是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王宠惠等49人联名通电请他下野,这件事给他的打击更是不小。

这个时候,几乎只有中共向他表示好感。中共公开宣言要与孙先生合作,指斥陈炯明为反动;而且行动上不惜处分在广州支持陈炯明的少数中共党员。这些事使孙先生为之感动,认为中共确有诚意与他合作。

1922年夏,苏俄政府副外长越飞来中国与北京政府商谈外交、商务等事宜的同时,于下旬派遣代表来上海会见孙中山,代表在李大钊和林伯渠的陪同下会见孙中山。之后,孙中山和越飞直接通信,交换对中国国内革命情况和国际形势的看法。

1923年1月17日,越飞携夫人自北京来到上海。自18日开始,越飞在孙中山寓所和孙中山就苏俄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当时,孙中山和越飞的频繁会面引起了租界里的巡捕的怀疑和监视,孙中山只能派廖仲恺为代表和越飞在日本会谈,廖仲恺的哥哥廖凤书是当时北洋政府驻日公使,他们利用公使馆这一条件进行会谈。之后被特高课注意,大家又转到热海温泉会谈。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双方商定了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问题,还探讨了中苏联合反对帝国主义,苏联帮助中国建立军校、打倒军阀等问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先结婚后恋爱  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回廊亭杀人事件  快乐僵尸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  重生之民谣巨星  卫家女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  若不是你长得美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总裁轻些宠  怦然心弦  乖,让我抱一下  七零纪事  大数据修仙(上)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风云殿  灵杀  黄帝玉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