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发似的革命激情是压抑不住的。经过20多天的筹备工作,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东京赤坂区日本友人阪本金弥的住宅内举行,共300多人参加大会。
会议由孙中山主持,黄兴宣读同盟会章程,主要内容有:&ldo;本会定名为中国同盟会,设本部于东京,设支部于各地。&rdo;规定:&ldo;本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rdo;&ldo;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rdo;等‐‐可惜的是当时通过的同盟会章程,这份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已遗失,现在所能见到的是第二年5月16日改订的《中国同盟会总章》24条,是陈少白保存的油印件。
黄兴首先倡议:&ldo;公推孙先生为本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rdo;众人举手赞成。这正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这时,39岁的孙中山一定感慨万千。1894年深秋,年仅28岁、可说一无所有的孙中山与二十几位同龄人在远离中国的美国檀香山成立&ldo;兴中会&rdo;,提出&ldo;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rdo;的纲领。当时,这只被少数与闻者认为是几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的&ldo;痴人说梦&rdo;,没有几人认真看待。谁会想到1905年,在他的倡导下,各种革命力量汇成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的政党‐‐中国同盟会呢?
章士钊在《孙逸仙》一书的序言中声称:&ldo;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始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则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rdo;《警钟日报》则干脆说,&ldo;第一之孙起,当有无量之孙以应之&rdo;,&ldo;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rdo;。
时势造英雄。孙中山,在革命风浪中搏斗出来了。这位伟大人物,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信赖。
若干年后,孙中山在文章里坦率地说,直到此时,&ldo;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rdo;,之前,&ldo;虽身当百难之冲,为举世所非笑唾骂,一败再败,而犹冒险猛进&rdo;,但孙中山仍然不敢在自己身上能期待排满事业的成功。而现在,这个曾经被认为&ldo;不过广州湾之一海贼&rdo;的中年人,已被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公认为革命领袖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同盟会成员主体,从1905年至1907年间加入的会员来看,留学生和学生占了90以上,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已赢得了知识分子的认同,而后者也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动力,孙中山后来在《建国方略》中形容:&ldo;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也&rdo;。
------------
三民主义初次登台
------------
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黄兴提议将宋教仁创办的《20世纪之支那》杂志改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与会者表示赞同。
1905年11月26日,被改组为同盟会机关报的《民报》正式创刊。而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上撰写了《发刊词》,第一次公开阐述了他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主张。
孙中山这样写道: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其他旋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嗟夫!所陟卑者其所视不远,游五都之市,见美服而求之,忘其身之末称也,又但以当前者为至美。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但孙中山在这800多字的发刊词中,并未具体阐释&ldo;三民主义&rdo;的详细内容。直到一年后,在东京举行的《民报》发行一周年纪念大会上,面对六七千听众,孙中山才在题为《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前途》的演讲中,第一次系统陈述他的建国思想。
关于民族主义,孙中山说:
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来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同盟会把民族主义放在第一位,这应该说是正确的。因为,也许用民族复仇情绪比&ldo;自由、平等、博爱&rdo;更能煽动起人们的革命激情。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民族主义毕竟不同于会党农民的狭隘的&ldo;民族主义&rdo;。孙中山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特地澄清&ldo;民族主义&rdo;决不是单纯的种族复仇,也不是一些小革命团体和一些革命党人所持有的单纯的&ldo;种族革命&rdo;,&ldo;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rdo;。他更是在以后的文章和演说中极力加以辩解。以后甚至提出了&ldo;五族共和&rdo;这一带有民族平等思想的口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之民谣巨星 卫家女 回廊亭杀人事件 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 若不是你长得美 七零纪事 怦然心弦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 灵杀 总裁轻些宠 先结婚后恋爱 乖,让我抱一下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大数据修仙(上) 黄帝玉璧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风云殿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快乐僵尸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