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主角起兵反宋的 > 第117章(第1页)

第117章(第1页)

张邦昌皱眉道:&ldo;郡王大人,此举恐怕不妥吧!&rdo;

赵构回道:&ldo;张大人,有何不妥?&rdo;

&ldo;大宋自太宗皇帝至今,未曾有过朝廷为众多考生备好糕点,此举与祖制不符。武举考试乃是大宋两大选拔人才的盛事,历来都是考生自备,国库的银两乃是用来国家大事之上,要是此举一开,日后大宋的科举考试是否也要推行?如此一来,就算国库充盈,也会有耗尽的一日,此举不可用。即使郡王是皇子,又是枢密使,也不可违背祖制而行。&rdo;

张邦昌洋洋洒洒的训斥一番,有理有据,张俊、王铎则随声附和,像是兴师问罪似的。宗泽则沉默不语,他本就是武将出身。赵构此举他觉得可行,只不过不好插嘴而已。毕竟,他们三人是名正言顺的副考官,他是元帅,也不过是后补而已。

自始至终,赵构都是笑眯眯的听着,不插话,也不反驳,张邦昌以为自己将赵构震慑住了,还自鸣得意。可惜,他的得意未过多久,就被赵构说得哑口无言,那时才见识到赵构的厉害。

第73章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三)

&ldo;张大人所言,深表赞同!&rdo;赵构出乎意料的话,让张邦昌更加的得意,他想着要将此事上奏于圣上。接着,赵构又话锋一转,怒斥道:&ldo;武举考试与科举考试都为大宋招揽人才,他们之中有国之栋梁之才。目前,他们不过是平民百姓,身无要职,日后必定能成为大宋效命。你可知寒门学子,想要通过武举、科举改变自身命运,入朝为官。有些则是作奸犯科,中饱私囊,有些则是真心为国效命,为百姓谋求福祉。&rdo;

&ldo;大宋乃是泱泱大国,武举又是选拔才干之人,天下万民皆是前往汴京,鱼跃龙门。身为朝廷命官,又是主考官,理应为考生考虑。张大人身居高位,居于朝堂上,不明百姓疾苦,不明武生之辛劳。&rdo;

赵构冷嘲热讽,气得张邦昌吹胡子瞪眼睛,想要反驳却被赵构的话再次顶了回去。赵构嘲讽的瞥了一眼,道:&ldo;差点忘了,张大人乃是文官出身,怎能明白武生呢?但是,张大人你可别忘了,自己也是出身于寒门。若非皇上重用,张大人又有几分本事,岂能一朝为官,人不能忘记初衷。&rdo;

&ldo;你!你!……&rdo;张邦昌气呼呼地指着赵构,脸色铁青。

赵构冷声道:&ldo;大胆,我乃是此次武举考试主考官,又是朝廷二品大员。张大人如此神态,难道是想让本官在皇上面前参你一本,说你目无上司?如果皇上知道张大人的人品如此低劣,怕是官位不保吧!&rdo;

张邦昌被赵构冷嘲热讽,又无力反驳,阴狠地看着赵构,心想;&ldo;你且不要得意,待我抓到你的把柄,看你还敢如此嚣张。既然你想要武举考试选举人才,我就偏偏让那些人才郁郁不得志,看你如何交差。&rdo;

赵构喝斥张邦昌,就像是骂孙子似的,看得张俊、王铎、宗泽三人目瞪口呆,他们三人算是见识到赵构的口才。张俊、王铎两人眼神交流了一下,彼此都露出惊讶之色;宗泽心里惊讶,却有些惊喜,反而觉得赵构所说非常的对。虽然宗泽没有参加过武举考试,身为军伍出身,也能明白武生的难处,有些家境的确不好,寒门学子多不胜数,故而赵构所做的一切,宗泽是举双手赞成。

半个时辰后,武举考试进行第二场,赵构身为主考官,坐在演武厅的大堂上。按照试卷的排序,命令旗牌官呼喊考生的名讳。率先进入演武厅的考生,名为刘琦,只见此人相貌俊美,身材纤弱,不像武将,倒像是文人。

赵构问道:&ldo;刘琦,你祖籍何处?&rdo;

&ldo;回大人,草民秦州成纪人氏,家父刘仲武!&rdo;刘琦不卑不亢的回道。

&ldo;刘仲武?&rdo;赵构低声细语一声,惊讶道:&ldo;你是当朝提举明道宫刘大人之子?&rdo;

刘琦点点头,道:&ldo;正是!&rdo;

&ldo;那你登记注册时,为何不是你父亲推荐,反而是县官推荐?&rdo;赵构看了一眼刘琦的推荐信,并非是他父亲刘仲武所写,而是成纪县令书写的推荐信。如果刘仲武亲自书写的推荐信,也不必参加武举考试,直接入朝为将。

&ldo;回大人,草民报考武举,父亲身在汴京不知,也不愿意依靠父亲的名声谋取一官半职,想要通过自己的实力取得。&rdo;刘琦躬身回道。

赵构心领神会,他知道刘琦的意思,是不愿意他人说他是借助自己父亲的名声取得功名,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赞扬道:&ldo;果真是虎父无犬子!既然你有此决心,那么本官就要考考你是否有真本事。&rdo;

刘琦点点头,做好准备。接着,赵构看着他写的试卷,上面的排兵布阵之法,并非按照书中记载所言,全部都采用实战的方式。于是,赵构将换来张俊、宗泽两人,低声问道:&ldo;二位大人,你们这篇文章,以为如何?&rdo;

虽然张俊中饱私囊,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将帅之才,也是武将出身,在军中的职位还不低。宗泽则是军中的泰斗级人物,历经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冲锋陷阵所向睥睨。他们二人听命前来,待看过刘琦所写,两人都情不自禁的赞扬道:&ldo;甚妙!&rdo;

&ldo;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战而必胜,胜而不死,得地而国不败。为此四者若何?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者,计数得也。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胜而不死者,教器备利,而敌不敢校也。得地而国不败者,因其民也。因其民,则号制有发也。教器备利,则有制也。法度审,则有守也。计数得,则有明也。&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蛮荒之貌美如花[系统]  指腹为婚,总裁的隐婚新娘  万历朝鲜战争  神经五院  老子就是拽  心动式直播  取代品  帝国战车  从都市到宇宙最强  女帝师  穿成炮灰后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老公总以为我是魔王  [原神]淑女笔记  权少秘宠:攻婚36计  [综英美]物种不同如何恋爱  伴郎  残隼  小狼奴  你是我的鬼迷心窍  修真之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