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三国演义名将之死 > 第137章(第1页)

第137章(第1页)

辅佐大业(2)

攻克邺城后,高敖曹又进军黎阳,闰三月带领乡人部曲三千多人,与高欢会合。当时大兵压境,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和尔朱仲远四路大军号称二十万,已经兵临城下。尔朱兆先派三千骑兵突袭西门,没能得手,便沿着洹水(今安阳河)列阵,准备一口吞掉掉高欢。此刻见到援军,高欢非常高兴。不过还是有点担心,因为高敖曹部下全是汉人。于是他说:&ldo;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rdo;高敖曹说:&ldo;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rdo;  高敖曹心里憋有一股气。他就是不信这个邪,不信汉人的战斗力不如鲜卑兵,因此拒绝了主帅的好意。不要忽视高欢的担心,也不要忽视高敖曹的拒绝。这其中其实都蕴含着高敖曹的死因。此为后话,暂且放下。  却说高欢,吩咐封隆之留守邺城,自己亲率主力屯兵紫陌(今河北临漳西南),准备接战。说是主力,其实可怜得很,战马不满两千,士兵不过三万。敌众我寡,高欢的办法简直匪夷所思:他把无数牛驴摔在一起,堵住本军退路,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一带摆成圆阵迎敌。  这是韩信背水一战的翻版。但到底能不能行,只怕高欢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尔朱兆立马阵前,高声责骂高欢三心二意。这个高欢不怕,他有现成的武器:&ldo;本来我们一同辅佐皇帝,现今天子何在?&rdo;尔朱兆狡辩道:&ldo;他枉杀太原王,我杀他是为了报仇!&rdo;高欢怒声呵斥:&ldo;从前我们都在尔朱荣帐下,你劝他造反的事我都清楚。况且帝王杀大臣,何报之有!&rdo;  骂不解恨,也不解决问题,还是得打。两军分别敲响战鼓,开始交战。高欢自领中军向前突击,高敖曹指挥左军,高岳带领右军。高欢中军遭遇顽强阻击,被迫后退。尔朱兆随即全军压上;高岳赶紧率五百骑兵加入战斗,斛律敦也收拢散兵,重振旗鼓,杀向尔朱兆背后;正在相持,又一支生力军从天而降:高敖曹指挥一千多骑兵,突然从栗园中驰出,横向冲击,对尔朱兆的军阵拦腰一刀。尔朱兆阵型被冲散,大败。无奈之下,只好带领身边的亲信匆匆逃走。临走前,他对慕容绍宗捶胸大叫:&ldo;不用公言,以至于此!&rdo;慕容绍宗倒是不乏大将风度,挥动令旗吹响号角,收拢败兵,从容西撤。  高敖曹勇猛,其弟季式也不甘示弱。见尔朱兆逃走,立即带领七个骑兵紧追不舍,翻过野马岗,与尔朱兆相遇。尔朱兆脑子不好,但身体很好,也是有名的勇士。高昂看看不见高季式的踪影,大哭道:&ldo;丧吾弟矣!&rdo;夜深人静时分,高季式这才回来;人还活着,但&ldo;血满袖&rdo;。  尔朱兆一跑,尔朱家族随即作鸟兽散。墙倒众人推,尔朱家族残暴不仁,早已引起公愤。大都督斛斯椿等人抢先一步回到洛阳,将尔朱氏党羽全部剪除。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天光相继被拿住斩杀。尔朱兆劫掠并州后,退回老窝秀荣川。大势已去,尔朱氏立的节闵帝派人慰劳高欢,以为试探。萝卜快了不洗泥。此时高欢才觉得,当初匆忙间扶持起来的元朗与皇室血缘太远,不足以号令天下,就派人前去&ldo;面试&rdo;节闵帝。面试结果是节闵帝神采高明,但结论又是不宜拥立:太有本事,便难以控制。高乾也认为节闵帝是尔朱氏所立,其名不正。高欢于是将其幽禁于寺庙,然后挑来拣去,选中了平阳王元修。元修跟散骑常侍王思政关系不错,正躲在他家中;见王思政带着士兵前来,元修以为末日来临,吓得面无人色:&ldo;您出卖我了么?&rdo;答案当然是否定;元修心里燃起一丝希望,又问:&ldo;那能保我平安吗?&rdo;王思政实话实说:&ldo;世事难料,我确实没把握。&rdo;  王思政肯定无法预料元修的结局。谁也无法预料。  四百骑兵簇拥着元修来到高欢军中。高欢下拜陈述衷曲,泪下沾襟,元修回拜表示不敢。就这样,元修摇身一变,成为北魏孝武帝。  当年五月,三十五岁的节闵帝被毒杀。随后,曾经为帝的安定王元朗、东海王元晔也相继被杀。孝武帝纳高欢之女为皇后,高欢晋升国丈。  此时尔朱兆还在秀荣川苟延残喘。他分兵据守险要,一时难下。这个钉子高欢当然要拔。他多次声言征讨,但连续四次又都没有出兵,尔朱兆的神经逐渐放松。春节期间少不了大摆筵席,高欢便掐着点儿派窦泰率领精兵,强行军一日一夜,赶路三百里,他自带主力跟进。公元533年正月,窦泰杀入尔朱兆的老窝。当时士兵忙着喝酒宴会,部队无法召集,尔朱兆只得逃跑;窦泰紧追不舍,追到赤洪岭,尔朱兆见大势已去,便杀掉战马,一根绳子自悬于树,伸腿儿见了上帝。此时高欢忽然想起他们是把兄弟,下令厚葬。慕容绍宗带领尔朱荣的妻子以及余部投降,高欢也没有为难。  当然,这绝非因为他还记着那笔旧账:三百匹战马。

北方分裂(1)

北魏分裂的缘由在于天子西奔,天子西奔的缘由在于高欢与孝武帝交恶,高欢与孝武帝交恶的导火索则是高乾之死。  灭掉尔朱氏之后,高欢在晋阳建立大丞相府,从此独柄国政。擒杀多个尔朱氏成员的斛斯椿,自然心怀不满。于是便与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以及王思政合谋,劝孝武帝除掉高欢。斛斯椿重新安排宫内都督人选,增加侍卫数量,精选数百骁勇武士宿卫宫中;孝武帝也多次以出猎为名,与斛斯椿演兵布阵,并联络拥兵在外的贺拨岳、贺拨胜兄弟,准备内外响应。高欢的心腹孙腾本来与斛斯椿同在门下省供职,见此情形担心受害,立即弛奔晋阳。  父亲高翼去世时,军国草创,天下未定,高乾就没有为父亲守孝。孝武帝新立,天下初定,他便上表请求解职,守制三年。本来只是做个姿态,没想到还真被批准:免除侍中职务,依旧带司空名号,封长乐郡公。名位虽在,但已无法参与朝政,心里未免郁闷。这就给了孝武帝可乘之机。有天在华林园宴会,结束后他单独留下高乾,要跟他结拜兄弟。事出突然,高乾无法拒绝,只好说:&ldo;臣以身许国,何敢有二?&rdo;  高乾当时并不知道孝武帝的图谋,也就没告诉高欢。孝武帝呢,也以为真正结了个腹心。后来高乾有所察觉,立即密告高欢,劝他夺取帝位。高欢何等聪明。虽然早有异志,但时机尚未成熟,对谁也不表露。于是以衣袖遮住高乾的嘴:&ldo;勿复言。今启叔复为侍中,门下之事,一以仰委。&rdo;  高欢虽然多次上表为高乾求官,但孝武帝就是不予答复。他的人,高欢要拉回去,怎么能行!高乾夹在中间,非常难受,担心惹祸,于是又请求外放,结果被高欢保举为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三徐军事、徐州刺史。  孝武帝得知高乾与高欢的密谋,既怒且惊。为了争取主动,他派人告诉高欢,高乾已与自己结盟,但反复无常。这个消息太突然,高欢无法接受,便把高乾所有的信件全部交给孝武帝;孝武帝当着高欢使者的面,召来高乾质问究竟。  毫无疑问,高乾只有死路一条。  高欢与孝庄帝要想摆出无辜的姿态,都必须力主处死高乾。孝武帝杀掉高乾,又派人前去杀高敖曹。这哥儿俩的结局,倒有点像伍尚跟伍子胥。高敖曹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设下埋伏拿获使者,从其衣襟中搜到诛杀自己的密诏,便带十几个人杀奔晋阳。高欢见了高敖曹,与他抱头痛哭,摆出完全无辜的样子,大叫&ldo;天子枉杀高司空!&rdo;  公元534年,孝武帝以南伐梁国为名,下诏戒严,征发河南诸州兵马在洛阳郊外阅兵;同时密诏高欢,托辞要攻打宇文泰和贺拨胜。  随着尔朱天光的离开,关中呈现两雄并立格局,侯莫陈悦与贺拔岳都拥兵自重。尔朱氏覆灭后,宇文泰曾受贺拔岳之托,前去晋阳谒见高欢,探听虚实。高欢跟宇文泰说起来同根同源,都起自六镇。他见宇文泰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双手过膝‐‐这说明宇文泰跟刘备一样,都是上身长而下身短‐‐甚是器重,想留在手下任事,但宇文泰婉拒不从,告辞而去。宇文泰走后,高欢很是后悔:这样的人只有两条路,要么为我所用,要么被我所杀;可派人追赶,宇文泰已经远走高飞。  后来高欢支使侯莫陈悦杀掉贺拔岳,再派侯景过去摘桃子,结果在宇文泰跟前碰了钉子:&ldo;贺拔公虽死,我宇文泰尚存,卿欲何为!&rdo;好汉不吃眼前亏。侯景赶紧自找台阶:&ldo;我犹箭耳!唯人所射。&rdo;说完便灰溜溜地回了关东。从此宇文泰统领贺拔岳余部,攻杀侯莫陈悦,平定秦陇,成为事实上的关中王。至于贺拔胜,在南方任荆州刺史,是孝武帝刚刚培植起来的外援。  高欢当然明白孝武帝的言外之意。立即上表,声称属下五路兵马二十四万大军已经出发,要帮助皇帝征讨不臣,并清除奸佞;孝武帝更明白高欢的弦外之音,赶紧令中书舍人温子升以自己的名义,给高欢写信。温子升本是东晋名将温峤之后,与邢邵、魏收并称&ldo;北地三才&rdo;,文笔了得,因此这封信写得非常好,在文学史上很有名气。然而文章再美,终究难当刀兵。所以三十年前,邱迟凭借一封文辞俱佳的书信而成功招降陈伯之,能成为千古美谈。高欢当然不是陈伯之。他令高敖曹带领五百骑兵为先锋,星夜南下,步伐不止,只是不断上表,屡数斛斯椿等人的罪恶。中军将军王思政是孝武帝亲信,他建议避高欢兵锋,前往关中依附宇文泰。东郡(今河南滑县)太守裴侠比王思政看得更透彻:&ldo;宇文泰为三军信服,位处关中形胜之地,已握权柄,怎会轻易让权于人?匆促前去投靠,岂非避汤而入火?&rdo;王思政反问该怎么办,裴侠说:&ldo;与高欢交战有眼前之忧,西奔关中有将来之虑。可先往关右一带,暂且观察观察再做决定。&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嫡女重生记(上)  鬼咒  投喂病弱男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捕风  穿越之妇道  权少的冒牌娇妻  她病得不轻  来互相伤害啊  蔚蓝  童氏百年  北境战神  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表妹万福  风流校医  我喜欢的你都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