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三国演义名将之死 > 第145章(第1页)

第145章(第1页)

尽心辅政(2)

国主新丧又遭内乱,显然不是用兵时机。后主陈叔宝立即遣使求和,并归还胡墅。  对于隋军而言,诸军进展顺利,形势一片大好,正是乘胜而进、直捣黄龙的大好时机,但高颎却突然以&ldo;礼不伐丧&rdo;为由,奏请杨坚停止伐陈,全军回师,得到批准。大军劳师远征,高颎怎么会以如此巨大的代价,来维护古礼?原因很简单,因为突厥犯边:他们联合原来的北齐营州(今辽宁朝阳)刺史高宝宁,攻陷临榆关(今山海关)。后方不宁,当然不能两线同时作战。  当时突厥实力强大,北方没有统一时,北齐与北周争相与之结好。&ldo;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氏西虞,惧周交厚&rdo;,突厥游走于两国之间,占尽便宜。他钵可汗甚至这样说过:&ldo;但使我在南两儿孝顺,何优无物邪!&rdo;将北齐和北周视为子孙。隋朝建立后,杨坚依旧结好,突厥也依旧犯边。公元582年春,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嫌隋朝礼薄,借口为千金公主的北周皇室报仇,尽其本部以及阿波等四位可汗的兵马,共计四十万,突入长城。年底时,四路大军分别进至武威、金城(今甘肃兰州)、天水、延安等地。突厥大军所至,烧杀抢掠,糜烂地方,六畜咸尽。  次年也就是公元583年三月,杨坚迁都大兴城,加封高颎为左领军大将军;四月,杨坚派卫王杨爽为行军元帅,兵分七路反击突厥。高颎参与行动,兵出宁州(今甘肃庆阳)道。  高颎这一路人马,战事较少。  杨爽督总管李充等四将出朔州道(今山西朔县),十一日与沙钵略可汗在长城以北的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西)遭遇。杨爽采纳李充的建议,率五千精骑发起突袭,摄图连连获胜,气焰嚣张,毫无准备,大败,千余人被俘;摄图丢盔卸甲,潜入草丛逃命。败逃之中,军中无粮,死者甚众;河间王杨弘出灵州(今甘肃灵武西南)道,击破突厥另外一部,歼敌数千;幽州总管阴寿领兵十万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一带),击败高宝宁,高宝宁逃往契丹,被部下所杀,隋军随即占领和龙地区(今辽宁朝阳);右仆射虞庆则出原州(今宁夏固原),指挥所部奋勇出击,其部将、名将韩擒虎的弟弟韩僧寿在鸡头山(今六盘山)大败敌军,另外一部也取得原州大捷。然而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虞庆则所部付出代价甚高,仅仅因冻伤&ldo;堕指者千余人&rdo;,部将达奚长儒指挥两千多骑兵,&ldo;死者十八九&rdo;。  四月二十一日,陈朝郢州(今湖北武昌)城主张子讥突然遣使请降。按照道理,这是占便宜的好时机,但杨坚却没有接受。他要全力应付突厥。  五月,隋秦州总管窦荣定率领步骑三万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与突厥阿波可汗相遇。这一仗打出了名将史万岁。史万岁出身北周刺史家庭,自幼好习弓马,武艺高强,十五岁从军,屡立战功。平定尉迟炯时,他反败为胜,受封为上大将军。后来因为一桩谋反案的牵连,被削职为民,发配到敦煌当戍卒。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队长骁勇异常,经常单骑深入敌境掠取牛羊,因此看不起初来乍到的史万岁,对他随意辱骂。史万岁没有发作,讨匹战马,带上弓箭兵器,冲入突厥境内,也满载而归。惺惺相惜。队长此后将史万岁引为同道,经常结伴而行,驱驰数百里骚扰突厥,名震北方。  窦荣定大军到达时,史万岁前往大帐求见,请求录用。窦荣定素知史万岁大名,慨然应允。有了猛将以为爪牙,他便对阿波可汗说:&ldo;士卒有何罪过,非要让他们厮杀搏命?不如各派一名壮士决斗。&rdo;阿波可汗不甘示弱,点头答应,指令勇士出战。此时史万岁纵马过去,手起刀落,便斩得突厥勇士首级,策马而回。情形不像历史事实,倒像《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  史万岁这一刀砍去了阿波可汗的锐气。他们不敢再战,拥兵而去。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还有后文:十七年后的公元600年,突厥达头可汗再度犯边,史万岁奉命出塞抵挡。两军相遇时,达头可汗询问对方主将是谁,下面回答是史万岁;达头可汗赶紧追问:&ldo;是否敦煌戍卒?&rdo;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勇气顿失,不敢交战,立即下令撤退。  回过头来还说当前。长孙晟当时也在窦荣定军中,他设计离间阿波可汗与摄图的关系,劝阿波联合达头,共同抗拒摄图,阿波可汗遂遣使入朝。摄图得知无比恼怒,带兵袭击阿波可汗的牙帐,将其母杀死,突厥正式分裂:达头可汗占据西部,号称西突厥;沙钵略可汗摄图生活在东方,是为东突厥。  阿波可汗联合达头可汗,与沙钵略可汗刀兵相向,双方都遣使到长安求援。杨坚乐得坐山观虎斗,一概不允。公元584年,杨坚派虞庆则出使东突厥,成功地说服沙钵略可汗向隋朝称臣,并于次年率部众内迁,寄居于白道。杨坚派兵击败阿波,但又保留其实力,以便牵制沙钵略可汗。  突厥问题解决,南下平陈便迫在眉睫。

中国统一(1)

除了陈朝,南方的江陵,还保留着一个政令不出都门的西梁,这是过去西魏和北周扶持的小政权。公元587年,杨坚兼并后梁,扫清南下障碍。此前的公元554年,西魏也曾兵进江陵,当时他们大肆掳掠,庾信就在那之后不久出使西魏,最终被扣留。当时的惨象深深地镌刻于诗人的脑海,是其诗风改变的重要原因。这一次,隋军要文明许多,高颎还奉命赴江陵安抚遗民,收罗人心。  当年十一月,高颎向杨坚献平陈方略:&ldo;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热,水田早熟。量彼收积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贼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竹茅,所有储积,皆非地窖。密遣行人,因风纵火,待彼修立,复更烧之。不出数年,自可财力俱尽。&rdo;  该方略的核心思想,是长期引弓不发,疲惫陈军,削弱其力量。杨坚依计而行,逐一采纳,开始全面的战争准备:  任命杨素为信州(今重庆奉节)总管,打造战船。杨素制造的巨舰,上面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前后左右有六个拍竿,高五十尺,可载战士八百,名叫&ldo;五牙&rdo;;较小的战船,也可容战士百名。造船留下的木屑竹头,东晋名将陶侃要一一造册入库,杨素却不。他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全部抛入长江,以打击陈朝军民的士气;  每到江南收获季节,隋军便调兵遣将,声言南下,等陈军集结部队做好准备,隋军又没了动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南朝农时。南部边境的隋军每次换防,都大张旗鼓,沿江射猎,人马喧哗,惊扰陈军。等他们做好战备,隋军却已经悄然收兵;  隋军还经常派遣士卒,渡江过去搞破坏,煽风点火,消耗其物资。贺若弼故意将老马卖往江南,买回船只,同时将好船隐藏至内湾,破旧船只陈列于江岸,故意示弱;  收集陈叔宝的二十条所谓罪状,抄发三十万张传单,散布于江南,以引导舆论;  公元588年十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作战;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统兵五十二万,分八路南下:  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今重庆奉节东),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此三路人马统由杨俊指挥,直指江夏(今湖北武昌),负责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出六合,贺若弼出广陵,韩擒虎出庐江,蕲州刺史王世积出蕲春,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由杨广统帅,直指陈朝都城建康。  当年十二月,各路大军集结于长江北岸,&ldo;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rdo;,气势极度雄伟。杨广虽为主帅,但终究不谙军事,&ldo;三军咨禀,皆取断于颎&rdo;,由高颎实际负责。他&ldo;区处支度,无所凝滞&rdo;,颇有名将风范。  沿江守军不断告警,朝廷重臣惊慌失措,但后主陈叔宝却泰然自若:&ldo;王气在此,齐兵来过三次,周兵来过两次,哪次不是失败?隋军前来,又能怎样?&rdo;照旧将贵妃张丽华拥于膝头,纵酒赋诗,寻欢作乐。为了欢庆元会,也就是春节,竟然命令镇守江州(今江西九江)、京口(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舰赶回建康。  尽管做了精心准备,开战之前主帅高颎内心依然绷着弦,于是便问行台吏部郎中薛道衡:&ldo;今兹大举,江东必可克乎?&rdo;薛道衡说:&ldo;克之。尝闻郭璞有言:江东分王三百年,复与中国合。今此数将周,一也。主上恭俭勤劳,叔宝荒淫骄侈,二也。国之安危在所寄任,彼以江总为相,唯事诗酒,拔小人施文庆,委以政事,萧摩诃、任蛮奴为大将,皆一夫之用耳,三也。我有道而大,彼无德而小,量其甲士不过十万,西自巫峡,东至沧海,分之则势悬而力弱,聚之则守此而失彼,四也。席卷之势,事在不疑。&rdo;这话对于高颎而言,想必是个不大不小的精神鼓舞。当然,他肯定不会表露出来。  年底,杨俊首先发起进攻。他率水陆两军十万甲士进驻汉口,陈将周罗睺驻扎江夏,与之对峙。杨素舟师直出三峡,沿江而下,刘仁恩率军由江陵西进,东西夹击,攻陷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峡口崎亭、延洲(湖北宜昌西北)等战略要点,然后顺流直下。陈荆州刺史陈慧纪见形势不利,打算率军从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东撤,被杨俊大军阻挡于汉口以西,无法前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鬼咒  她病得不轻  捕风  童氏百年  风流校医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权少的冒牌娇妻  表妹万福  北境战神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穿越之妇道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嫡女重生记(上)  蔚蓝  来互相伤害啊  我喜欢的你都有  投喂病弱男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