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1)
真是前仆后继。葛荣军败后,邢杲又在北海(今山东潍坊西南)起事,旬日之间,便聚集部众十多万户,一度攻占光州(今山东莱州)等地。尔朱兆和元天穆,只得继续北上灭火。 这种形势成就了另外一位名将,南朝的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四十一岁才开始独立领兵。他身体文弱,&ldo;射不穿札,马非所便&rdo;,不善骑射,但却富有韬略,善抚士卒。领兵之前,他一直侍从宫廷,陪梁武帝萧衍下了二十多年棋:&ldo;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rdo; 北朝手忙脚乱,南朝便想插一竿子,于是派陈庆之带领七千骑兵,护送叛逃南来的北魏北海王元颢,赶回洛阳争夺王位。区区七千骑兵,竟然势如破竹,最终拿下洛阳。这种孤军深入的远征,深深折服一位后世伟人:毛泽东一生喜欢读史,多次阅读陈庆之传记,并做了这样的批注:&ldo;再读此传,为之神往&rdo;。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用兵如神,能入其法眼的将军,当非等闲之辈。 那么我们就要看看,陈庆之到底有何能耐。 面对陈庆之的攻势,北魏内部曾有争论。多数人认为:&ldo;(邢)杲众强盛,宜以为先。&rdo;于是决定派元天穆等人先定齐地,回头再收拾元颢。如此以来,中原空虚,元颢与陈庆之正好得便。他们先拔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魏将丘大千带领七万部众‐‐其中包括从事后勤保障的平民,分筑九城抵挡。陈庆之挥师进攻,一天之内攻克三座堡垒,丘大千开城请降,元颢便在那里宣布即帝位。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率领两万羽林军进驻考城(今河南兰考东部)遏制。考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陈庆之&ldo;浮水筑垒&rdo;,攻破城池,生擒元晖业,&ldo;获租车七千八百辆&rdo;。 此时,北魏派东南道大都督杨昱镇荥阳,尚书仆射尔朱世隆镇虎牢,侍中尔朱世承镇崿岅(今河南偃师东南),陈庆之面前障碍重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荥阳,那里面驻扎有七万人马。魏军兵锋甚锐,更兼荥阳城固,南军久攻不克,偏偏上党王元天穆已经平定邢杲,大军即将南下,不日可至,已经先遣尔朱吐没儿率五千胡骑、鲁安率夏州步骑九千,前来增援。 也就是说,三十万魏军即将对陈庆之展开合围。 内有坚城,外有重围。如果不赶紧拿下荥阳,必将全军覆没。危急时刻,陈庆之这样做战前动员:&ldo;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掠人子女,亦无算矣。天穆之众,皆是仇雠。我辈众才七千,虏众三十馀万,今日之事,唯有必死乃可得生耳!虏骑多,不可与之野战,当及其未尽至,急攻取其城而据之。诸君勿或狐疑,自取屠脍!&rdo;将士们受此激励,人人皆有必死之心;陈庆之亲自擂鼓指挥攻城,最终在敌军合围之前拿下荥阳,将杨昱手下的三十七员部将,全部&ldo;刳心而食之&rdo;。 战场形势顿时为之一变。陈庆之以荥阳为立足点,击败北魏援军,鲁安阵前缴械,元天穆和尔朱吐没儿只身逃窜。消息传出,尔朱世隆弃城而逃,陈庆之兵不血刃便进据虎牢;相形之下,占领洛阳更是轻松:守将元延明等人,直接开城请降。 至此预订战役目标已经全部达成。在此期间,陈庆之&ldo;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皆克&rdo;,完成了神话般的远征。他和部下都穿白袍,洛阳城中随即流传起这样的童谣:&ldo;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rdo;。 元颢占据洛阳,很多人前来归附。此时他们跟陈庆之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说到底,陈庆之只是个工具。当然,元颢也是工具。此时如果梁朝继续发兵增援,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但元颢不愿意。他得琢磨琢磨,打下来的江山归谁。陈庆之建议调集精兵,继续平定州郡,但元延明提醒元颢:&ldo;庆之兵不出数千,已自难制;今更增其众,宁肯复为人用乎!大权一去,动息由人,魏之宗庙,于斯坠矣。&rdo;元颢闻听,不仅拒绝陈庆之所请,还派使者告诉梁武帝萧衍:&ldo;今河北、河南一时克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rdo;制止了后续援兵。 这是尔朱荣欢迎的消息。他从容组织部队,南下围攻。陈庆之说到底只有区区七千人,而且又是长期远离后方作战,最终&ldo;军士死散略尽,乃削须发为沙门,间行出汝阴,还建康&rdo;。但无论如何,他已经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南朝史书多有夸大溢美,对北魏兵力或有夸张,可即便如此,他以七千人横扫中原,攻下的城池都摆在那里,行军道路也摆在那里。可以说,他完成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以毛泽东之将略见识,又怎会&ldo;为之神往&rdo;?
乱世枭雄(2)
赶走了陈庆之,尔朱荣对朝政的控制越发紧张有力。普天之下,谁都得看他的脸色。这等权臣都想当皇帝,登上宝座也不是什么难事,那么这个尔朱屠夫,会成功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 其实河阴之变早已注定了尔朱荣的败亡。此等屠夫若能赢得四海人心,岂非咄咄怪事?董卓虽然号称残暴,也不曾制造如此规模的集体屠杀。究其原因,尔朱荣内心深处一定有强烈的文化自卑感。北方六镇长期遭受文化漠视,对他的心理想必有强烈冲击。那种自卑,经常以过分自傲的方式表达出来,直至高举屠刀;对他而言,屠杀一定具有强大的缓解快感。 尔朱荣不是没想过篡权,但他先后四次铸自己的铜像,用这种传统的方式向上天请命,结果都没铸成,这说明他不能得天下‐‐当然,科学的解释是当时的铸造工艺还不过关;找来最信任的人占卜,结果是&ldo;当今人事未可&rdo;。尔朱荣大受打击,甚至&ldo;精神恍惚,不自支持&rdo;,只好作罢。 尔朱荣在北方发家,一直把北方视为当然的老窝。当时他是所谓的太原王,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如果老老实实地呆在太原当土皇帝,也许还能多活两年,偏偏他又不肯,非要申请入朝;如果他拥立的孝庄帝甘心充当傀儡,二人也许还能相安无事,就像汉献帝与曹操‐‐当然这有点贬低曹阿瞒‐‐偏偏孝庄帝也不肯。他&ldo;勤于政事,朝夕不倦&rdo;,一心图谋复兴。 如此以来,矛盾必将激化。 孝庄帝决心除掉尔朱荣,于是召集心腹密谋商议。保密工作其实大有疏漏,风声四起,但尔朱荣怎么着也不肯相信,孝庄帝会有这等胆量。这个双手沾满鲜血浑身尸臭的屠夫,从来没把那个玩偶皇帝放在眼里;如今官场小说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某某自我检举,自写匿名信。这个创意的灵感,应当是尔朱荣的同党尔朱世隆。他派人在自家门口写个匿名贴子,声称皇帝正与朝臣密谋,要杀掉尔朱荣,然后装做毫不知情的样子,揭下贴子呈给尔朱荣。 尔朱荣一笑置之,南下决心不变。 当时的随行人员,就有高敖曹。不过其身份特殊,没有人身自由。 见了面孝庄帝先发制人,质问尔朱荣道:&ldo;外面都在议论,说您要杀我,可有此事?&rdo;尔朱荣无言以对,只好收敛姿态,以后入朝觐见,卫士不过几十人,也不带兵器。公元530年九月,孝庄帝设好埋伏,同时遣使飞报尔朱荣,假称其女儿尔朱皇后刚刚生下太子。文武百官不知内情,纷纷赶往尔朱荣府上道贺,尔朱荣很高兴,立即入宫。见到孝庄帝,还没来得及开口道喜,忽见有人提刀跑进殿内。刀锋的寒光惊醒了屠夫。尔朱荣一跃而起,直奔御座,想挟持孝庄帝,然而孝庄帝膝上早已备好一口宝刀,尔朱荣扑向刀锋,血溅满地,被蜂拥而上的侍卫,当成烂白菜一顿乱砍。其亲信元天穆和十四岁的儿子尔朱菩提,也一同丧命。 如此政治资源重新洗牌,很多人从中受益,高敖曹也获得了自由。高乾则在第一时间赶往洛阳。尔朱荣虽然一命呜呼,但其同党林立,尔朱世隆首先发难,进逼宫阙。形势危急,孝庄帝以天子之尊,亲临大夏门坐镇指挥。此时高敖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顶盔罩甲,手持长矛,带领侄子高长命,奋勇拼杀,所向披靡,击退叛军,围观者无不动容。 危难只是缓解而非消解。孝庄帝随即委任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赐帛千匹,令他们回乡招兵买马,以为外援。他亲自将高氏兄弟送到黄河边,饯别时举酒指水说:&ldo;卿兄弟冀部豪杰,能令士卒致死,京城倘有变,可为朕河上一扬尘。&rdo;孝庄帝可不是要制造粉尘污染。他希望关键时刻,黄河边上能飘扬起高乾哥儿俩的军旗。高乾与天子有旧,于是垂泪受诏,高敖曹也持剑起舞,誓以必死。 高氏兄弟回了信都(今河北冀县),宇文泰与高欢又何在呢? 时值匈奴人万俟丑奴纵横关中,朝野震动。当年春天,尔朱荣派尔朱天光为主帅,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为副帅,率兵前往镇压。尔朱天光深通将略,小胜之后便停兵不前,声言:&ldo;今时将热,非可征讨,待至秋凉,别量进止。&rdo;万俟丑奴派来的谍报人员落网后,尔朱天光和颜悦色地询问一番,全部放还,一个不杀。于是那些话接二连三地传到了万俟丑奴耳边。谎言多次重复,万俟丑奴信以为真,便分散军队,据险立栅,且耕且守。尔朱天光闻听敌军兵力分散,趁势发动进攻,关中一举平定。 在此期间,宇文泰一直以步兵校尉的身份,跟随贺拔岳作战。山高皇帝远。他已经摆脱尔朱荣,但高欢还在其手下。尔朱荣并非简单的笨蛋,他对宇文泰和高欢都早有警觉,曾经询问左右:&ldo;一日无我,谁可主军?&rdo;大家异口同声地说:&ldo;尔朱兆!&rdo;尔朱荣不以为然地摇摇头:&ldo;兆不过将三千骑,多则乱矣。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浑耳!&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权少的冒牌娇妻 北境战神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穿越之妇道 鬼咒 我喜欢的你都有 嫡女重生记(上) 风流校医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表妹万福 捕风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她病得不轻 投喂病弱男配 来互相伤害啊 童氏百年 蔚蓝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