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年间储位变动那几年,因她年纪小,在此事上可以说是纯纯旁观。但正因当时年纪小,有件事给她的震撼倒是很大:城阳姐姐的驸马,都因为储位变更之事,被父皇杀掉了。
这让新城公主觉得权力之争,真是如履深渊之旁。
因此,比起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新城公主的性子更为平和而安逸无争。她觉得在公主府内,时不时开个诗会,赏花宴,每日优哉游哉度日就很好。
但平和如她,这次,都发火了——
这件事戳中了新城公主的旧日隐痛:先帝驾崩前,新城公主已经被指婚给长孙家了,然而还未及行大婚之礼,先帝就龙驭宾天。
因先帝生前是记挂幼女大婚筹备了一半的,待到永徽元年,丧仪完毕国除之后,皇帝就让礼部继续预备公主的出降礼。
结果很快就被礼部谏了个灰头土脸,什么‘无宜例随情改’‘惟违于礼经’‘于国礼不合’。
新城公主当年就委屈的不得了,在哥哥跟前哭了良久。
父皇驾崩,她当然不急着出嫁,也明白兄长让人筹备出降礼仪的疼爱之情。但被礼部这么一议论,本来是哥哥照拂她的事儿,被朝臣们‘谏’的,仿佛他们兄妹俩多么无礼无义似的。
总之,当年她的婚事,还成为了礼部‘直言上谏’的年度典范事件。
这是新城公主一直难释怀的事儿,有种别人摆弄被人利用之感——明明是皇室公主,却成为了某些臣子彰显自己存在的阶梯。
“那也是皇兄刚登基的几年了。”朝臣们觉得年轻的天子‘仁厚柔弱’,正该借着些礼法事,先声夺人,正大光明的压一压皇权。
皇帝怎么了,也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得‘讲道理讲规矩’!
不过,自从皇帝改立皇后,而长孙太尉都得去黔州‘种葡萄’,数位宰相被发落描边后,朝上这种礼法谏言立刻就少多了。
新城公主当年能体谅皇兄刚登基时候的为难和不容易,但现在又是怎么个情况?
时隔多年,公主出降礼仪,竟然又要被礼部议论?而且不光是她,整个大唐公主群体,都要被拉出来议一遍。
“有什么可议的?又能议出什么好来吗?”
这日子怎么还越过越倒退呢?
一向安逸温柔的新城公主,此番气的一针见血讽刺道:“平时不让他们议论的时候,许多朝臣还非要顶着风‘谏一谏’。如今倒好,东宫发了尚方剑了,他们还不敞开了议论?”
*
姜沃捧着杯盏而坐,心中很清楚:新城公主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因她昨日已经与礼部尚书许圉师,私下细谈过此事。
礼部的风向已经很清楚了——
世家一脉的朝臣简直是提前过年了,当即引经据典,开始编纂礼法。
而礼部尚书许圉师简直恨不得一夜秃顶。
礼部不是没有聪明人,比如许尚书就看的很明白,从先帝和皇帝过去各种逾越礼制偏爱几位公主的行为可以推断,帝后要修的‘公主出降礼仪’,一定是想要通过礼法,着实抬一抬公主的尊贵。
在许圉师这个从事礼部尚书工作多年的人来看,倒也不是不行:就避开孝道妇德不谈,从‘天地君亲师’的角度来论嘛。
君大于亲。帝王之家先君臣后父子,那皇室公主与公婆间自然也可以这样论。
若是皇帝发话,他们礼部就好这样去修,去扒拉这方面的典籍,呈上一篇花团锦簇,看起来很有礼法依据的礼仪。
但问题是,现在是放开了议论。
礼官中,依旧是世家朝臣为主(实在是他们的长项),他们主抓的大脉络也很清晰:“无论家国,皆是孝理天下!”
“昔圣人制礼,曾道:夫妇之道,人伦之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伪造上神 农女不强天不容 漂亮炮灰[无限] 巨星进化史[娱乐圈] 真太子回虫族宫殿后[星际] 他是不是在撩我 武朝:带着全家去逃荒 [综英美]超人营业指南 灼华 过气爱豆开餐馆爆火[美食] 退下,让朕来 快穿:她干翻了各路大佬 全网黑后我考研清华爆红了 小宫女想上位 娱乐圈之游戏玩家2 蛇蛇能有什么坏心思 和黑红亲弟上慢综爆红 柯学漫画家又在改剧情 图书馆店员 我在修仙文中练习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