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出身洛阳城郊寻常百姓之家,做出一种新式脚踏织机的女娘,黄棉棉。
也巧,她出生在棉花入大唐之后的五年。那时候,朝廷为了区分绵布(蚕丝品)跟棉布,已经开始用木字旁的棉了。
果然,大司徒介绍了这位女娘与她改良的织机。
作为位极人臣的宰相,在这上阳宫的开学典礼上,在皇帝与百官之前,她郑重其事地介绍了一位改良织机的普通女娘。
*
之后,大司徒还单独对女校的小娘子们温和笑道:“你们身上的校服,就都是新式织机所织出的布,是不是很好?”
杨小藜低头看向自己的校服。
余光也看到,许多小娘子(她此刻还是不太习惯叫同学),都下意识低头去看,去抚摸自己的棉布校服。
然后她们再抬起头来,看向站在东台上的黄棉棉,自然就多了几分憧憬和好感——原来是她改进的织机和织法啊!
而且,纺织原本是许多女娘必需做的活计。
但她们今日忽然意识到:原来,在这上面做好,做精,竟然也是可以上报纸,而且能与宰相站在一处,能够被陛下看到和嘉奖的!
*
如果说旁人看着此时的黄棉棉,有羡慕有惊讶。
那么姜握,倒是别有一种难言的伤感。
她依旧是想起了一个,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人。
一个在中国纺织史中拥有不可磨灭地位的女子,一个在后世被外国历史学家都认定为13世纪最杰出的棉纺织技术改革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她列入世界级的科学家的女子——
可,依旧是一个连真正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女子。
时人只称呼她为黄道婆。
这位被后人誉为‘衣被天下’,是真正促进了华夏棉纺织业进展的女子,在正史中却毫无记载。
黄道婆,是宋元交际年间的人,而元史、以及之后的明清正史,却都没有提过她只言片语。
倒是记载过,松江布名满天下,甚至成为了贡于宫中的贡品。
然,没有记载,松江布是因为谁而何名满天下。
黄道婆的故事,只见于如《辍耕录》之类的地方志和笔记小说中。
据记载,黄道婆的一生过得很苦,颠沛流离。她打小被家人卖做童养媳,不堪公婆虐待而流落海南,跟随当地的黎族人学了些棉纺织术。后来又辗转回到了家乡,将学到的并自创的改良棉纺织术无私的传于家乡人。
自此,改变推动了整片长江流域甚至整个华夏的棉纺织业的发展。
也好在,有这些笔记小说,能够让后人,不至于完全追寻不到这位传奇女子的过往。
“天下人心浩荡。”
观风殿内,姜握再次说出了这句话。
因除了笔记小说,黄道婆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还有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自发建造的祠堂与为她编写的歌谣——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那歌谣,至今传唱。
好在黄道婆在千年后,得到了部分公允的评价。
但有更多的‘黄道婆’,都在历史长河中,失去了名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农女不强天不容 小宫女想上位 真太子回虫族宫殿后[星际] 灼华 退下,让朕来 [综英美]超人营业指南 武朝:带着全家去逃荒 漂亮炮灰[无限] 和黑红亲弟上慢综爆红 图书馆店员 伪造上神 他是不是在撩我 巨星进化史[娱乐圈] 柯学漫画家又在改剧情 蛇蛇能有什么坏心思 我在修仙文中练习心眼子 过气爱豆开餐馆爆火[美食] 全网黑后我考研清华爆红了 快穿:她干翻了各路大佬 娱乐圈之游戏玩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