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利刃出击演员表 > 第417章(第1页)

第417章(第1页)

----------------------------------------------------

歼-8原型机出厂东风107113

一九五八年,我国开始了&ldo;东风&rdo;107歼击机和&ldo;东风&rdo;113高速歼击机的自行设计。这两种飞机后来都遭到了中途夭折的命运。&ldo;东风&rdo;107是沈阳飞机设计室设计的超音速全天候歼击机。它的设计指标是:最大速度为音速的18倍,升限2万米;装两台发动机。该机从一九五八年八月开始设计,一九五九年五月投入试制,六月对原设计做重大修改,十一月研制中止,集中力量进行&ldo;东风&rdo;113飞机的研制。

&ldo;东风&rdo;113是一个军事工程学院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指标是:最大速度为音速的25倍,升限25万米。该机于一九五八年底开始设计,一九六?年制造出一部分零件。由于设计指标过高,从材料,成品、武器到发动机都是全新研制的,缺乏继承性,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也脱离了航空工业实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搞出来。飞机的设计速度要求过&ldo;热障&rdo;,而国内当时对气动力热和热应力问题,从理论上和试验手段上还都没有解决,必要的航空科研试验手段也还没有建设起来。当时国内不具备研制这种高指标歼击机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因此,一九六一年不得不中止研制。

&ldo;技术摸透&rdo;

世界航空史表明,任何国家的飞机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飞机研制历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是难免的。问题在于:能否真正从中吸取教训,为后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航空工业通过高指标歼击机研制的失败开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自行设计的根基不牢。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ldo;一是尚未建立专业配套的科研设计机构和科研试验条件;二是设计队伍本身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必要的设计储备。&rdo;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五十年代后期建设跨、超音速风洞和飞行研究所的基础上,一九六一年又组建了航空研究院,陆续建立了一批专业设计研究所,专门进行飞机、发动机、仪表、电器、附件、武器的设计研究;还建立了一批科学研究所,从事空气动力、结构强度、救生、光学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其中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集中了国内从事飞机设计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分设了总体、气动力、强度等13个设计室,3个试验室,1个实验工厂,为自行设计歼击机做了组织准备和技术准备。

与此同时,狠抓设计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从一九六一年开始,便组织飞机设计技术人员对前苏联米格-21飞机进行系统的&ldo;技术摸透&rdo;工作。

一九六二年五月,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工业局联合下达指示,对模透米格-21飞机的工作做了部署。航空研究院院长唐延杰多次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讲解&ldo;技术摸透&rdo;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科研设计人员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为自行设计先进的歼击机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ldo;技术摸透&rdo;的步骤,首先是根据仿制需要,摸清主要的生产技术问题,包括技术关键和材料;其次是给合仿制,通过必要的试验研究,摸透其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技术特点。不仅做到&ldo;知其然&rdo;,而且要&ldo;知其所以然&rdo;。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对米格-21飞机的&ldo;技术摸透&rdo;中,完成了飞机强度计算报告的校核、机头锥强度计算、机翼的强度与刚度计算、飞机战斗性能分析、空气动力特性校验计算等39项课题;进行了27项3,300次高低速吹风试验;安排了进气道、飞机共振、座椅地面弹射、飞行等64项试验。通过这些计算和试验,一方面补充和校核了设计技术资料,同时也学习和掌握了原设计的方法,为自己积累了经验。

锻炼提高设计队伍技术水平的另一途径是开展对西方国家飞机的分析研究,兼收并蓄,吸取诸家之长。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前后对5种歼击机和高空侦察机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报告,绘制了部分图纸,搜集整理了某些飞机可供借鉴的技术。实践证明,用三年时间对米格-21飞机进行&ldo;技术模透&rdo;的决策是正确的。&ldo;技术摸透&rdo;的过程,对设计人员来说,是养精蓄锐、技术练兵的过程;对试制人员来说,则是熟悉、掌握新机制造技术的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ldo;技术摸透&rdo;为水到渠成地进行自行研制歼击机,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

自行设计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

经过几年的认真准备和反复酝酿,航空工业拉开了研制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的序幕。一九六四年五月,航空研究院在新机改进改型方案会议上提出,要在米格-21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性能更好的歼击机。同年十月,新型歼击机开始方案论证。在论证会上,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提出了飞机装单台发动机和双台发动机两种方案。前者是全新研制的大推力发动机的方案,后者是采用成熟发动机(涡喷7甲)进行改型试制的方案。在航空研究院院长唐延杰主持下,会议确定采用双台发动机方案。这个正确的选择,稳妥,可靠,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是歼8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前提。一九六五年五月十七日,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了新歼击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飞机命名为歼8。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之全民女神  时光善意,固有良辰  满级归来:那个病秧子我罩了  死亡摇一摇  剃头匠  齐天传  我竟撩了我的豪门死敌  穿成豪门作精后  明撩他呀  抗妻成魔  我们在哈瓦那的人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云过天空你过心  城池营垒/春风十里不如你  山河为歌  求饶  我捡的鲛人怎么会咬人  太空堡垒之南十字军  若你爱我如初  天王的专属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