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说笑一番,有小丫鬟来报厨房已备好饭菜,韩老夫人忙叫人去前头叫了韩缜和顾运则回来。因人也不多,韩家花厅又宽敞,索性一桌坐了,热热闹闹用了饭。直到午后,顾家众人才上了马车往沔阳县城赶。
&ldo;妹夫说,晋哥儿和磊哥儿到了九月里除了服都要去北麓书院,到时他再托一托书院的先生,让浩哥儿也能进去。&rdo;顾运则酒量不高,略饮了几杯就微有些醉意,话也多了些。
孟素蓉安静地听着,淡淡道:&ldo;既这样,该给韩家送份厚礼的。&rdo;
&ldo;是该送。&rdo;顾运则呵呵笑了一声,&ldo;之前也托了几个人,都没个消息,还是韩老太爷的面子大,听说书院如今的山长,从前做过他的门生。&rdo;
孟素蓉对此事兴趣实在不大。她再贤良,也不过是不苛待庶子罢了,却也没那么热心肠去多过问庶子之事,便将话题岔开:&ldo;老夫人有意让嫣儿去韩家住着,跟表姐妹们一起读书。&rdo;
&ldo;哦?这是好事啊。&rdo;顾运则一听又精神了,&ldo;妹夫说了,韩家请的几个女先生都是在京城高门大户里教导姑娘们的,尤其有个教礼仪规矩的郑嬷嬷,据说原本在宫里呆过,出宫后还走过几个国公侯府,若不是韩老夫人托了人,还请不来呢。咱们家的姑娘,虽不说要像勋贵人家一般有那许多规矩,学学也总是好的。&rdo;
&ldo;是么?&rdo;孟素蓉本来是不舍得女儿的,听了这话倒有了些兴致,&ldo;这倒是难得的,只是不知道脾气如何。&rdo;宫里头规矩是最大的,若是连这一套都能学会,将来女儿到了哪里都不怕被人说不懂规矩。那些勋贵人家为何愿意请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自家姑娘,还不是为了给姑娘赚个好名声。孟素蓉倒不想着将来把顾嫣然嫁入什么高门,可是有了这个名声当然是有利无害。
&ldo;既是这样,我回去给嫣儿收拾东西,过了中秋节就送她过去‐‐虽说是附学,束脩也要仔细备下才是。&rdo;孟素蓉说着,已经开始盘算了。
顾运则看着她,讷讷的想说话又不好张口。孟素蓉抬眼看见他的神情,有些没好气地道:&ldo;老爷不必这样瞧着我,怡姐儿自然也跟她姐姐一起去学学。&rdo;
&ldo;太太‐‐&rdo;顾运则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摇晃着就想站起来给孟素蓉作揖,&ldo;太太宽容。&rdo;
孟素蓉却一转身把已经睡着的顾蔚然抱在了怀里,淡淡道:&ldo;老爷不用说这话,我是他们的嫡母,从来也没苛待过哪一个‐‐&rdo;顿了一顿,又补了一句,&ldo;肚子里的也一样。&rdo;
顾运则有些尴尬地又坐了下来,干咳了一声道:&ldo;我知道,我知道……&rdo;
第30章附学寄亲眷
回到家中,孟素蓉果然回过了顾老太太,就开始给顾嫣然姐妹两个收拾行装。虽说离得不远,又是亲戚家,但也有不少东西要带上。孟素蓉不喜占人便宜,姐妹两个的饭钱韩家是不会收了,别的却都该自己备下,先生的束脩更是半点不能马虎的。
&ldo;怎么瞧着不大欢喜?&rdo;孟素蓉转来转去地忙了一会儿,才发现顾嫣然一直没说话,&ldo;是不愿去?&rdo;
顾嫣然有些犹豫地摇了摇头。虽说只是头一回见面,她已然觉得韩绮与韩绢都不是平易近人的人,还有个太过自来熟稔的韩晋,她着实并不想去韩家。可是看母亲这样兴致勃勃说韩府的先生好,又答应了韩老夫人,怎好再因她出尔反尔呢。
&ldo;是舍不得家里?&rdo;孟素蓉却错会了女儿的意思,含笑摸了摸顾嫣然的头发,&ldo;放心。那边离家也不远,每旬有一日休假,娘就叫人去接你回来。再说不过几个月就到年下了,少不得还要回家来住。&rdo;
顾嫣然扯住她的衣袖:&ldo;我去了,就没人帮着娘管家理事……&rdo;
&ldo;不怕。&rdo;孟素蓉笑得更深,&ldo;浩哥儿大约九月里就能去北麓书院,一月里顶多也就回来一两日,到时候家里只有蔚哥儿一个,娘要操心的事儿就少多了。再说还有锦眉锦心两个,她们都能帮着娘呢。你放心去,好生向先生学习。&rdo;
顾嫣然把头靠在母亲身上点了点,忽然想起一事:&ldo;娘会抚琴么?&rdo;
&ldo;略知一二吧。&rdo;
&ldo;那我怎么从来没听娘抚过琴?&rdo;顾嫣然好奇地仰起脸看着母亲,却见孟素蓉神色之间有一丝怅然。
不过这怅然也只是一掠而过,孟素蓉随即淡淡一笑:&ldo;你祖母不喜欢琴声,说嫌听着太过凄清,所以娘就不抚了。倒是有一张琴带了过来,不是什么绿绮焦尾,却也可以看得。你好生去学,学会了娘就把这张琴送你。&rdo;刚嫁过来时久久无孕,她也曾抚琴以纾愁绪,却被顾老太太说&ldo;听着像哭似的,别人知道还当是谁薄待了你&rdo;,此后她就捐置不用了。
顾嫣然到底还是孩子心性,闻言终于褪去郁色笑了出来:&ldo;好。&rdo;
孟素蓉亲自坐车送了顾嫣然姐妹两个去韩家,先向韩老夫人道了一番叨扰,又带着姐妹两个去见过几位先生,一一致谢,送上束脩。
韩家的庄子不小,宅院更是宽大,姐妹两个就在韩老夫人的正屋旁边占了一个小院,里头大大小小也有十几间屋子,连带着丫鬟嬷嬷们也足够住了。因是来亲戚家,也不好多带下人,顾嫣然带了写意丹青二人,顾怡然带了花青,另有杨妈妈跟着也就罢了,至于院中那些洒扫的婆子和小丫鬟们,韩家早已备好。孟素蓉看了一圈,见万事俱备,这才又叮嘱了几句,方依依不舍地回了沔阳。
韩家因人丁稀薄,惯常早起孙儿孙女都齐聚韩老夫人处用饭的,也图个热闹。只是如今在孝中,韩老夫人自夫婿过世便持了斋,韩缜和孟素兰依礼也不得沾荤腥,就是韩晋等孙辈,按说一年孝期里也要茹素的。
只是如今规矩不如前朝时严,虽不能大鱼大肉,但也不必尽食青菜豆腐;尤其是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韩老夫人心疼儿子,更心疼孙子孙女,出了百日热孝之后便下令各院分食,只要用饭之后再去请安。如此一来,除了韩老夫人处,其余各院都可有几个荤菜补一补。
顾嫣然姐妹两个是客,自然更不必早起,也是在自己院子里用过早饭之后再去韩老夫人屋里略坐一坐,而后与韩绮姐妹一起去前头书房念书。
韩家请的这位先生乃是个饱学老儒,姓禇,少年之时便中了举人,书画皆精,只是文运消乏,之后连考十场都未能得中进士。转眼这就是三十年,禇先生也息了这仕进之心,只以书画自给。韩家就是看上他的书画,又看他年纪已经五十开外,才请来教导姑娘们的。横竖女孩儿家又不要赶考做官,只消诗书怡性也就是了。
上午念一个时辰的书,借着天光好,再去绣房学半个时辰的绣。绣房的黄师傅也是京都云锦坊退下来的绣娘,针线出众,不过韩家并不许女孩儿绣得太久,怕伤了眼睛,且韩家女儿将来少不了嫁个官宦人家,又有陪嫁做针线的丫鬟,也并不要她们自己操持全家人的衣物,只要针线拿得出手也就是了。黄师傅每次除了教她们绣花,倒是还要花些工夫教她们分辨各色衣料,这倒是大家子主母该学的东西。
午后用过饭小憩片刻,便去琴房跟朱先生学琴。朱先生是位女先生,据说是未婚夫婿过世,她便守了望门寡,立誓终生不嫁。后来父母双双因病过世,嫂嫂不肯白养小姑,幸而朱先生有一手好琴技,又有个贞节烈女的名声,便进了御乐坊做琴师。如今年长,自觉那等地方已不好存身,便应征来了韩家教琴。
顾嫣然学琴倒是极用心。她本来会吹笛,乐理相通,上手倒也不难,只是指法之事却是需大量练习,取巧不得,除了苦练别无它法。
韩绮学琴已经三年,颇能弹些指法较为繁复的曲子,时常引得韩绢赞叹。只是顾嫣然听了,总觉得韩绮技巧有余而情致不足,琴声听起来虽流畅优美,却不能打动人心。她自忖入门日浅,大概是自己听错了?然而每每瞧朱先生的神色,仿佛也并不觉得韩绮弹得好似的。
在琴房里也不过一个时辰,便有郑嬷嬷过来教导礼仪了。四位先生里头,顶数郑嬷嬷威严,就是禇先生一个大男人,因对着一群女孩子不好意思从严教导,也没有郑嬷嬷这么叫人畏惧。其实郑嬷嬷也不打也不骂,只是若哪里做得不好,她便让你重复再重复,直到做好了为止,有时一个福礼就要做上十几遍。往往一个时辰的教导下来,女孩子们都累得满头是汗,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
到得用过晚饭,这一天的课程也就算结束了,可以在韩老夫人房里说说话,玩玩女孩子们的游戏,或是回房自己看书也可。顾嫣然在家里也是自在惯了,初时觉得有些辛苦,但过了一段时日习惯了这般作息,倒觉得格外充实些。只是她从未离家过,免不了要想念孟素蓉,幸而每旬有一日休息,孟素蓉必早早派了马车过来接,母女两个一见,便总有说不完的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蚀骨销魂 我瓷真心甜 难眠之城 绿茶宗师 东宫美娇娘(重生) 娱乐圈之离婚以后 病弱白月光真的钓麻了 ADC还在撑人设[电竞] 太子!她下一秒要为你挡剑而死了 火影的春野桃 兽人之建设小康社会 逐出队伍后,我被强行绑定魔神队伍 我男主超甜 亲爱的王者小哥哥 这些年来 无限电影寻真 我和c恋爱了 团宠:给病娇王爷冲喜后我野翻了 我今天也被宠到了 大荒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