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棣叹了口气,他不再纠结于个人的偏爱与情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大明王朝的未来。
&esp;&esp;“知道了。”
&esp;&esp;朱高燧松了口气,但朱棣旋即又说道:“你陪朕一起去趟国师家中。”
&esp;&esp;朱高燧闻言,莫名地想起了一个典故——赵匡胤雪夜访赵普。
&esp;&esp;“愣着干嘛?”朱棣看着朱高燧。
&esp;&esp;朱高燧此时竟是脱口而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朱棣闻言一怔,忽然想起他倾向
&esp;&esp;暖风细雨中,朱棣下了马车。
&esp;&esp;他身披玄色大氅,步履沉稳而神情却带着几分疲惫,身后紧跟着三皇子朱高燧给他撑伞。
&esp;&esp;姜星火的府邸并不张扬,门前两株移来的古柏,岁月沉淀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esp;&esp;听闻皇帝来访,中门早已大开,朱棣却没什么心情,径直往里面走去。
&esp;&esp;他的脚步虽然坚定,但每一步都如同踏在云端,难以触及实地。
&esp;&esp;储君之选,这本该是皇室的喜事,却在他心中变成了难以承受的重担。
&esp;&esp;朱棣登基四年以来,虽然对内对外不乏动刀,称不上国泰民安,但如今随着大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好歹也算是初步有了盛世的模样,但储君之选,却如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这不仅仅关乎皇室血脉延续到哪一支作为主脉,更关乎大明江山未来的安宁。
&esp;&esp;门后,朱棣挥了挥手,示意姜星火不用行礼。
&esp;&esp;随后朱棣挥退了倒茶的仆从,关起门来说话。
&esp;&esp;“今日朕来,不为朝政,只为家事。”
&esp;&esp;朱棣的焦虑并未掩饰,几乎就是肉眼可见的。
&esp;&esp;姜星火眼中闪过一丝明了:“如今北直隶还有大半年的延期时间,陛下所虑,可是储君之选?”
&esp;&esp;朱棣点了点头,眉宇间透出一丝无奈:“朕诸子皆贤,却各有长短,难以抉择。”
&esp;&esp;朱高燧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esp;&esp;“诸子皆贤”这句话,对他而言未尝没有诱惑力,可朱高燧还是拎得清的,如果没有海外封藩的出路,那么他肯定是支持二哥朱高煦争储的,因为他跟二哥一向亲近,若是大哥当了储君,他肯定没什么好下场国内封藩就是如此,新皇登基,削不削爵、圈不圈禁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esp;&esp;但是眼下既然有了出路,能去海外,那自然是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才舒服。
&esp;&esp;就算是大明国内有什么变动,自己手里有兵有地盘,离得位置还远,朝廷想要武力削藩,也要掂量掂量会不会被拖入远征的泥潭。
&esp;&esp;所以,朱高燧还是冷静了下来。
&esp;&esp;他知道,父皇此言,实则是在试探姜星火的态度。
&esp;&esp;京营三大营离开南京的这两年,整个帝国的繁琐政务和发展政策,全都是姜星火和朱高炽两个人负责的,而随着施政的过程以及思想界的变化,支持变法的新晋官员,已经成了新鲜血液中的主流。
&esp;&esp;科举、大明行政学校、国子监、小吏破格擢拔这些成为官员的途径,基本都被变法派所掌握了。
&esp;&esp;而且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伪装成“四民皆本”的“重商主义”思潮,也逐渐蔓延到了士绅阶层。
&esp;&esp;士绅阶层中固然有一部分顽固不化的,但其中识时务者,尤其是沿海府县的,在看到了商贸的巨大利益后,很多都嘴上说着反对变法,实际上却半遮半掩地开始从事贸易。
&esp;&esp;毕竟,田产收益虽然稳定,但跟堪称暴利的海外贸易还是比不了的。
&esp;&esp;因此支持变法的人越来越多,以姜星火和朱高炽为代表的变法派力量也就越强大。
&esp;&esp;此消彼长之下,从洪武-建文时期走来的老人虽然在朝堂上依旧占据了主导,但根基却被挖空了。
&esp;&esp;最显而易见的事情就是,各布政使司、府、县的考试和教学,基本上都以改良后的新式思想为主了,荀子的地位得到提高,更多的实学思想被纳入到策论范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快穿白月光她拿了反派剧本 我的影子是我的灵魂 女帝锤炼史 待那风起时 证道诸天九界 她靠摆摊火了 持空间!御神兽!毒妇暴富爽翻天 陆程文冷清秋 无神猎人 万界大冤种 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 退婚之约 大道使徒 万界蛊尊 混在古代当王爷 全职法师之极寒冰帝 亚人娘补完手册 雁山湖畔再见 新婚夜要和离,竟惨遭暴虐王爷拒绝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