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名将之心 > 第159章(第1页)

第159章(第1页)

导读(1)

导读:秦桧是金国奸细,可有根据?韩世忠闻听秦桧要诬陷他图谋重新夺回兵权,赶紧找到赵构,下跪哭泣哀告表白,这说明了什么,与岳飞之死又有何关系?岳飞身上究竟有无污点?牛皋与《岳飞传》中的形象有多大差别?一代名将狄青劳苦功高,最终却在朝廷的怀疑提防中抑郁而终,有宋一代,武将的命运实在令人感慨。  一个超前于时代的人,会有什么结局?在我看来无非有三:引领时代,独占鳌头;落落寡怀,抑郁而终;身首异处,报国无门。  有宋一代,骨气与血性都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朝廷变相压制的对象,因此举国上下严重匮乏,惟独岳飞骨气淋漓,血性贲张:人人皆欲自保,大帅独言恢复;上下只图偏安,少保戮力雪耻。毫无疑问,岳飞严重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具体数字是二十一年:如果他晚生二十一年,或者孝宗早登基二十一年,那么君臣同心,上下合力,将会是何等完美的结局,他何至于&ldo;忠无身报主、冤有骨封王&rdo;。  悲剧的发生不是源于时间差别,就是因为位置差别;而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对手差别。  当然岳飞并非没有死罪。假如严格执行军纪,他确实该被正法,而南宋小朝廷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会因此而彻底重写,因为那发生在早期。也就是说,岳飞的惨死和其真正的罪过,名不副实。他是典型的&ldo;死非其罪&rdo;,身负千古奇冤。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杭州西湖边的岳庙内,铸着四个下跪的凶手,他们应该对岳飞之死负责:秦桧及其老婆王氏、张俊、万俟卨。让他们长跪于此,承受无法抹去的千年骂名,对民众情感多少有点慰藉,也算是个好创意,但主持其事者,却有意无意地漏过主犯,难逃虚晃一枪、舍车保帅之嫌。上面那四个家伙‐‐我实在恶提其名‐‐手上确实沾有岳爷之碧血,但真正的幕后黑手,却是那个类似太监的假男人,宋高宗赵构。  赵构当然不会跪在那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能容忍其前任沦落至此。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想享受这等待遇。在他们眼里,第一皇帝永远正确;第二当皇帝错误时,参看第一条。古往今来,冤死鬼不可胜数,添一个岳飞毫不嫌多。修座岳庙,把奸臣拉出来跪下,是对昔日政治垃圾再巧妙不过的废物再利用:既可激励臣子效忠,又能维护最关键的核心利益皇权威严。故而自从南宋孝宗以来,元明清三代,都曾重修岳庙,但谁也没提赵构这茬儿。  在&ldo;皇上圣明&rdo;的时代,历史从来无理可讲。  岳飞保的是赵构的半壁江山,因何反遭后者毒手?岳飞不解,后世不解,历史亦不解。有关岳飞的史料可谓洋洋洒洒。除了《宋史》,以岳珂编辑整理的《金佗稡编》为主。为了给祖父洗清冤屈,岳珂潜心收集整理宋高宗御札、朝廷命令、札子,以及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等资料,编成此书,其中的&ldo;金佗&rdo;是地名,岳珂的别墅在嘉兴金佗坊。然而《宋史本传》也好,《金砣倅编》也好,读来读去,怎么也找不到岳飞必死的原因。因为他跟赵构的性格冲突,向来不曾引起史家的足够关注:赵构禅位时只有五十三岁,虽然宣称&ldo;今老且病,久欲退闲&rdo;,其实还很结实‐‐无法近女色么‐‐退位之后又活了二十五年,可为证据。人的精力总要通过某种形式宣泄出来,他老子一有书画,瘦金体留存史册;二有女人,李师师貌若天仙;可到了赵构身上,一无所有。刚开始尚可与秦桧勾心斗角,后来连这个乐趣也无,他竟然还能拖延如此之久,真是神&ldo;龟&rdo;虽寿;孝宗想找点事干,谋划北伐,他也要泼冷水:&ldo;大哥,等我百岁以后,你再筹划这事罢!&rdo;  由此可见此人的荷尔蒙分泌很低,大约属于抑郁质;而岳飞呢,虽然也不近女色,可心里总盘算着恢复河山,这事足以牵扯精力。荷尔蒙分泌即便不偏高,至少也是正常水平,不属于胆汁质就是多血质,总之跟赵构截然不同。  岳飞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合称&ldo;中兴四将&rdo;。这个列举法当然是对岳飞和韩世忠的莫名污辱:刘光世完全不靠谱,必须拿下;张俊也有点赖。也许应该换上吴玠或者刘锜。朝廷之所以如此列举,还是官场的老一套,论级别摆资格。这个姑且不说。上述四人中,仗打得越漂亮,结局就越落寞乃至悲惨。这是不是埋头苦干、死得难看的办公室政治怪圈之历史开端?  有个问题一直被人忽视:岳飞之死固然有冤屈因素,但不完全是冤案。一方面他死于政敌谋害,是被动强加,算是冤案;另一方面他死于自身性格,死于作战勇敢,是主动选择,或曰政治自杀。  这绝非耸人听闻。  陷害岳飞之前,秦桧肮脏的黑爪子首先伸向的是韩世忠。韩接到岳飞的警报,立即找到主要领导赵构号泣不止,&ldo;投地自明&rdo;,最终获得谅解。比起岳飞,韩世忠的资格更老官职更高,在赵构眼中的功劳更大,君臣情谊也应该更深。这样一位元勋,因何如此不顾体面?这其中大有深意,跟岳飞的政治自杀也深有关联。  如若不信,有史为证。

巡警滋事(1)

公元1103年二月十五夜里,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治安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的一户农民家中,父亲叫岳和。据说当时恰巧有大鸟在房顶飞舞鸣叫,他因而名&ldo;飞&rdo;,表字&ldo;鹏举&rdo;。名将大抵都有个卑微的出身。岳飞也不例外。他从军的道路非常曲折,先后四次吃粮当兵,最后一次才修成正果。  农民的孩子自幼便不缺乏力气,岳飞从小就在劳动之余,拜师习武,练就了一身功夫,主要体现在弓弩上。不满二十岁时,他便能挽弓三百斤,约合现在的一百六十公斤;用腰部开弩八石,约合现在的五百五十公斤。按照宋朝军制,&ldo;弓射一石五斗&rdo;,已算武艺超群,可选充&ldo;班直&rdo;,当皇帝的近卫。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纪录也只有三石。岳飞的武艺可见一斑。  公元1122年,岳飞首次投军,为&ldo;敢战士&rdo;。除了武艺,宋军遴选的主要标准是身高。根据身高不同,分别进入上中下禁军以及厢军,彼此待遇差别不小。一般而言,部队等级越高,身材要求也越高,步兵比骑兵高。如上等的天武第一军(步兵)须五尺八寸,龙卫军(骑兵)须五尺七寸,下等的神威军(步兵)须五尺四寸,威远军(骑兵)须五尺三寸五分。而从着名画家刘松年所作的《中兴四将图》上可以看出,岳飞头颅雄伟,方面大耳,眉宇开阔,眉毛较短,双目有神,身材中等偏高,极其壮实,充满雄赳赳的勇士气概。相貌出众更兼武艺超群,岳飞因此顺利地成为小队长,后来又被保举为从九品的承信郎,可惜父亲去世,岳飞不得不回家奔丧,而这支部队又属于战时临时组建,没有编制,不久就被裁撤,岳飞首次投军无果而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告诉我们,北宋工商业相当发达。当时各县以下都有不少商业网点,根据规模不同,分别称为市和镇。离开军队的岳飞为了生活,曾经到相州的某个市当过&ldo;游徼&rdo;,所谓&ldo;弓手&rdo;,相当于巡警。他在此期间还曾酗酒滋事,遭到母亲姚氏的斥责。  公元1124年,河北发生水灾,&ldo;民多流移&rdo;。灾年招兵是宋朝的惯例,理由是&ldo;不收为兵,则恐为盗&rdo;。招募军士,宋时称为&ldo;招刺&rdo;,因为要在脸部、手臂与手背等处刺字,标明番号,避免逃亡。脸上刺字是种污辱,所以《水浒传》里的林冲,被刺配沧州后愤愤不平。岳飞大约不愿受辱,便凭借自己的超凡武艺,投充&ldo;效用土&rdo;。南宋初年,军中战士分为使臣、效用和军兵三等。使臣为低品武官,因立战功而授官者甚多,统兵官名额有限,以致于有些正七品的武翼大夫到武功大夫,所谓&ldo;诸司正使&rdo;,比使臣的职位更高,也只能&ldo;执长行身役&rdo;,即作为普通战士。效用则出现于北宋中期,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军士长,脸上不刺字,或许要刺在手背上。  岳飞这次参加的是平定军。&ldo;军&rdo;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划,平定军在今天山西阳泉市南部的平定县。岳飞参军后,正好金兵南侵,进攻太原。他奉命率一百多名骑兵,前往太原府的寿阳、榆次等地,进行武装侦察,所谓&ldo;硬探&rdo;。行军路上,猝然与金兵遭遇,岳飞单骑突入,杀死几名敌军,将其击退,然后乘着黑夜,换上金军装束,潜入敌营。遇到击刁斗的巡逻兵,就说些女真话应付,最终走遍营寨,完成了侦察任务。  然而最终太原和平定军还是相继陷落。宋朝实行募兵制,不仅要养兵,还要养士兵的家属,因此个个拖家带口。平定战败后,全军溃败,岳飞也带着老婆孩子往家跑,据说渡河时丢失了&ldo;官告&rdo;,相当于今天的军官证或者士兵证,最终脱离了军队。  这是岳飞二次从军的经历。但《宋史》以及邓广铭的《岳飞传》都没有采信。邓先生认为这是岳珂的编造,理由是没有证据表明,岳飞会说&ldo;外语&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北境战神  她病得不轻  狂暴总裁的试婚萌妻  权少的冒牌娇妻  我喜欢的你都有  投喂病弱男配  嫡女重生记(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来互相伤害啊  穿越之妇道  风流校医  [七五同人]小侯爷的七年科举五年开封之路  捕风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  刚毕业校花就让我当奶爸  表妹万福  路人甲抱走虐文女主[快穿]  鬼咒  蔚蓝  童氏百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