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鸿小说网

京鸿小说网>美国的建国史简述 > 第136章(第1页)

第136章(第1页)

美国的生活方式‐‐其联邦制度、其新型的基层社会、其数目众多的立法机构、其好几种体制的法院以及其定期和经常举行的选举一一使得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说的必要性和机会都成倍地增加。美国没有悠久的传统,美国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文件非常之少,这都使那几次大辩论,韦伯斯特与海恩辩论、林肯与道格拉斯辩论等等)对促进这个国家政治上的自我发现起了特殊的作用。塞缪尔&iddot;洛伦佐&iddot;纳普在他的《美国文学讲座》(一八二九年)一书中这样写道:&rdo;在这个国家,学习和显示辩才的机会确实不少。&ldo;这是第一本企图描述美国的文学的书。正如纳普所指出的,美国的二十四个州部设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平均每个州都拥有一百五十名以上的议员,他们每年至少要开会两个月以上。纳普夸耀说,从公元前十三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rdo;雅典培养出来的辩论家和修辞学家不超过五十四人。我们在半个世纪内就大大地超过了这个数字。&ldo;

不管我们是否赞同奥蒂斯、亨利、韦伯斯特和卡尔洪的口才远胜于古代的培里克里斯和德摩斯梯尼这种说法,我们无法否认演讲已成为美国政治制度中一个主要形式。有些独立后迅速建立起来的辩论制度已成为美国生活方式中如此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致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制度还需要有人来创造。例如,总统的就职讲话。联邦宪法从未提到这点,也没有因此而规定什么就职仪式。宪法只规定总统在就任前必须举行一项宣誓或代誓的仪式。宪法只要求总统&rdo;不时向国会提交国情报告&ldo;并提出他认为适合的措施供国会审议。自杰斐逊之后直到威尔逊之前,没有一个总统亲身发表他的年度国情咨文。关于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世界上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先例可循(最近似的可能就是英国君主在新选出的议会开幕式上的国王敕谕),但是,从乔治&iddot;华盛顿开始,历届美国总统都抓住就职的时机发表讲话。

与英国的情况不一样,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不是对国会的有限听众发表而是对公众发表的。在礼节繁重的英国君主加冕仪式中,并没有君主本人宣读讲话这一项。在美国这样一个缺乏传统仪式的新兴国家里,一篇就职演说填补了这个空白。总统的就职演说,就象新英格兰清教徒在礼拜仪式上宣讲教义那样,成了群众注意力之鹄的。到了一八三二年以后,形容词&rdo;就职的&ldo;(augural)已经被当作名词来使用,用以表示总统的就职演说。同样的仪式也成为州长、大学校长以及其他人士就职时的例行公事。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政党开始举行全国总统提名大会以来,各个政党和各个政党所发起的群众运动为公开发表政治演说提供了成千上万次的新机会,从总统候选人接受政党提名时所作的正式演讲到竟选期间短暂逗留时的临时发言,不一而足。这一年代的美国还有另一种演讲制度,就是选拔毕业班成绩最佳的两名学生,在毕业仪式上发表告别演讲和致敬演讲,用这种办法来表示认可他们两人是毕业班的最优秀的学生。&rdo;致告别辞的毕业生代表&ldo;(valedictorian)和&rdo;致致敬辞的毕业生代表&ldo;(satatorian)这两个字早在独立革命年代就已经出现。由于大学成倍增加,而许多大学又热衷于把他们自己同当地的社会联系起来,这两个字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现在这种习惯做法已经向下扩展到了中学,后来甚至扩展到了小学。

演讲在美国也是一种娱乐形式。在新兴的城镇里,剧院常常不为人们所知,或者甚至是正经人不去的地方,于是那些四出游荡并具有吸引力的&rdo;树桩演说家&ldo;便成为十九世纪美国式的吟游诗人和民谣歌手。缺乏一种共同的宗教仪式,或者缺乏一个古代充满感情的教堂作为他们礼仪程序的终点和他们宗教仪式的中心,美国人就把演讲者的讲坛作为替代。在每个历史性场合,例如彼士顿惨案周年纪念日,共同分享演讲人的言论本身就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市政当局和其它公众团体每次也都指定其正式的&rdo;演说家&ldo;,他们还设立&rdo;城镇演说家&ldo;(或者叫&rdo;市演说家&ldo;)办公室。约翰&iddot;亚当斯在一八一六年指出,&rdo;在我们当中举足轻重的人士,很少不是通过三月五日(波士顿惨案纪念日)的演讲作为自己政治生涯的的&ldo;。詹姆斯&iddot;斯皮尔&iddot;洛林长达七百页的名人传记着作‐‐《一七七○至一八五二年市政当局和公众团体指定的百名波士顿演讲家》就是这个城市政治生活中的名人录。七月四日国庆日,典型的庆祝重心总是放在&rdo;国庆节日演说家&ldo;身上。

由于传教士控制着新的教派学院,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口语化了。许多&rdo;教授&ldo;除了传教的经验以外没有任何&rdo;教学&ldo;经验。通常都是由高等学府的校长占据&rdo;精神和道德哲学&ldo;这把交椅,课堂则成了劝人为善的场所。丹马克学院是艾奥瓦准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一八四三年),在其大学学年行事一览表里宣称:&rdo;教育所包括的内容应该是培养不断成长发展的人,既包括其德育也包括其智育的发展。教育决不是把无数事实和数据填塞人的头脑。&ldo;美国的高等院校也是在人口迅速流动的基础上扎根的。需要创立另外一种学校:一种毋需宿舍和课堂的教育模式,既无图书馆,也不设固定的系,更没有严格的课程表。&rdo;美国讲学社&ldo;可以确切提供这种教育模式。这是一种训练演讲术的教育体制。首先在新英格兰盛行的讲学社运动表现出一种改革精神。这种讲学社在美国各地突然取得成功,全是由于它特别适于为新兴城镇服务。它的作用相当于报纸和基础知识手册,只不过主要是通过口述的方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炽耀  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  昭华未央  神打开无限游戏的方式  那时纨绔  我家老宫失忆了[娱乐圈]  唯一的小宇  萤火  重生之酾酒有衍  现代锦衣卫  橘络  偏执美人在无限游戏称王  一线大腕  师门不幸的我  娇宠农门小医妃  我家老宫失忆了  东来莫忘  两清  论万人迷如何拯救世界[系统]  每次醒来都在当渣妈[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